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0:15
妙的梦想,“上帝竟然对他说了话,”希望你的梦想能够实现。“
他后来果真娶到了一位温柔美丽的妻子,有着乌黑的长发,但她的眼睛却是褐色的。她也不会弹钢琴,歌也唱得不好,但能做一手好菜。
为了照顾自己的生意,他住在城里的高楼大厦中。他的大门前没有石狮子,也没有开满鲜花的花园。但他可以从自己的窗口,看到波光粼粼的大海,以及城市夜晚闪烁的灯光。
他一个儿子也没有,却有三个美丽又可爱的女儿。三个女儿都非常爱他,她们会和他一起去公园玩飞盘,而小女儿就坐在旁边的大树底下弹吉他,唱动听的歌曲。
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过着富足、舒适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他从梦中醒来的时候,突然记起了多年前的梦想。他觉得很遗憾,并开始不停地抱怨起来,完全听不进别人的劝说。
他终于抑郁成病。一天夜里,他躺在病床上对上帝说:”还记得我是个小男孩时,对你讲述过我的梦想吗?“”那是个可爱的梦想。“上帝说。”你为什么不让我实现自己的梦想呢?“他问道。”你已经实现了。“上帝说,”只是我想让你惊喜一下,给了你一些你没有想到的东西。“
他在黑暗中静想了一夜。他觉得自己超额完成了梦想任务,因为他已拥有了许多不曾梦想过的东西:一位温柔美丽的妻子,一份好工作,一处舒适的住所,三个可爱的女儿。
一位哲人说得好:”只要你愿意享受快乐,快乐就会粘上你。“乐观者怀着感恩的心情去享受现实,而悲观者则会把手中的幸福和快乐随意抛弃,而后满世界寻找幸福和快乐。
”知足常乐“是一种处事态度,是一种释然的情怀。”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仅为升斗。“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生时拥有再多,死时也带不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宁静悠然的心态,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最高心境。
■ 管理般若功 ■
在大企业中划分出小企业
小国寡民,即国土狭小、人民稀少。它是老子理想中的社会形态。对此,很多人认为”小国寡民“是古代农村理想化的生活情景,是”桃花源“式的乌托邦,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很明显,这类人倾向于大国众民。这不禁使人想起企业管理中的”规模经济“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规模越大,产品成本越低,利润越高,竞争力越强,规模越大越”经济“。因此,企业规模大小,便成了”强“、”弱“的一个具体表现。这直接导致了经济界、企业界长期存在着的一种倾向:企业规模越大越好。
以这一理论为指导,西方国家大型、特大型、超大型企业迅速崛起。为了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兼并是最快捷的途径之一。于是,企业兼并之风也愈刮愈烈。但后来,西方企业界却渐渐发现,大型企业存在众多弊端。他们将其统称为”大企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管理越复杂。人员增多,产品繁多,目标市场庞杂等,逼得企业只能增设管理机构、增加管理人员。而企业越大,管理层次越多,员工间的交流就越少,企业内聚力就越小,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忠诚感也就越淡薄。
第二,管理层次的增加,使信息传递既费时又易失真。企业高层领导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决策容易失误。同时,决策在执行前,又要层层贯彻,又必然使决策信息在贯彻中失真。这样,执行决策就会”走样“。
第三,组织机构繁杂,必然滋生官僚主义、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等”副产品“。
第四,机构复杂化,管理层次增多,还导致企业应变能力下降。由于机构庞杂、层次过多,每次应变要层层请示、修改、审批。这样,应变就不可能及时,又可能由于某个层次利用权力乱加干扰、修改而使应变失误。
第五,消费品个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商品”多品种,小批量“的呼声日高。与此相对应,价格竞争日趋淡化,规模经济已不是制约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大企业在商品生产上缺乏足够弹性,难以适应个性化的要求。这样,大企业就与时代的需要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面对”大企业病“,应该如何应对?一些人从大、小企业的对比中发现,大企业的弊病,在小企业中并不存在。换句话说,大企业的弱势所在,正是小企业的优势所在。于是,在西方企业界发出了”小就是好“的声音。
”小就是好“,并不意味着将大企业解体。其主要内涵,是在大企业中进行体制改造,把小企业的机制引进大企业,用小企业的活力来焕发大企业的青春。其中,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大企业内划分小部门,并使它们相对独立,自主经营,成为大企业中的”小企业“。美国约翰逊父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
约翰逊父子公司当时的资产达50亿美元,由8个集团组成,集团下属150个独立的部门,平均规模3000万美元左右,这些也称”公司“,由一位”董事长“领导。这些”公司“虽然并未真正独立,却拥有一些主要的管理职权,包括产品研制、财权和人事权等。因此,各”公司“的”董事会“工作都很活跃,并且在管理上很少受到总公司的干涉。
在大企业中划分出相对独立的”小企业“,必然使得大企业的管理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出现了”内企业家“,即大企业内的”小企业“领导者。其次,由于大企业内各部门相对独立,总公司的具体管理业务大大减少,机构精简,人员也大减。再次,由于机构精简,官僚习气大减,办事效率提高,决策更及时,应变能力增强。
在企业管理方面,由”大就是好“到”小就是好“的这一转变,再次提醒人们: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在当今管理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我们应当不断开拓其运用领域,充分发挥它在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