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0:14
致富之道也显得单纯、直截了当。曾有人这样评价山东商人:有思想但并不狡猾,有经商的能力却不爱耍阴谋,有文化却不善于辞令。
山东商人虽然淳朴、敦厚、善良,但在生意场上却不落人后。相反,他们讲求商业道德,做生意货真价实、从不欺诈,并且服务周到,对客户礼貌有加,这些都是现代商业领域不可多得的优秀商业品格,使他们的经营更具有竞争优势。
在山东商帮的历史上,清末章丘县旧军镇孟家开的“八大祥”绸布店曾闻名天下。他们对学徒入店后的第一次考核就是看其对顾客的服务态度怎样,是否能做到和气生财、热忱服务,这是考核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
山东商人在经营上向来是以质取胜的。质优价廉、讲求信誉,是他们在能够稳立市场经济潮头的法宝。为了生产优质的商品,他们不惜出高价到远方购买原料,绝不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哄抬物价,这是他们典型的经营特点。
这种优良的商业作风,一直延续至今。山东临沂的东方企业集团公司,以生产绞肉机、钢镐著称。他们就一贯坚持以优取胜、以信为本,凭借良好的商业信誉赢得了外商的信赖。
有一次,外商急需一百台绞肉机装船。当时该公司的一个关键设备还没安装好,为了不耽误绞肉机出口,他们便连夜将毛坯运到江苏加工。第二天又运回厂,领导和员工奋战一昼夜,按时完成了任务。后来一算账,每台亏本40元。但他们却认为,“暂时亏本是小账,守信用赢得客户信任,才是一笔大账。”
后来,山东省外贸公司安排他们在20天内完成50 000件钢镐的出口任务。这项任务本就超过了该公司的生产能力,更何况在生产过程中,又追加了15 000件,真是难上加难。但为了维护企业信誉,他们发动员工加班加点,踏实苦干,终于按期将货物发往青岛港。
现在,该公司凭借质量高、价格优、讲信用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绞肉机、钢镐生产厂家。由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山东商人任劳任怨、讲求质量的精神和作风。
已经进入了世界500强的青岛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取得成功,与其重质量、讲信誉的经营作风密不可分。著名的“铁锤砸冰箱”事件就是最好的明证。
海尔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总厂。当年,该厂只是一个集体小厂,年销售收入仅348万元,亏损达147万元。由于经营状况不佳,厂里的600名员工可以说是在守着一个烂摊子,因此人心涣散。由于该厂已经“病入膏肓”,虽然连换三任厂长,但仍回天乏术。直到35岁的张瑞敏“临危受命”,由青岛市家电工业总公司副经理调任该厂厂长,情况才发生改变。
张瑞敏认为,企业发展应首重质量,并且一定要讲信誉。以此为出发点,他一上任就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以这种思想为指导,张瑞敏带头把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全部砸烂。
那一锤,所砸出的不仅是质量意识,还砸出了一种崭新的观念。从那时候起,质量意识结结实实地烙在海尔人的心中。直到今天,“铁锤砸冰箱”事件,以及海尔科技馆里的那把“闻名遐迩”的大铁锤,仍旧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传奇故事。
海尔非常珍视企业的信誉,以优质的产品和优秀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现在,海尔已站到世界家电产业的前列,其产品如繁星落地,洒满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以说,山东商帮不以智经商,走的是实实在在、稳稳当当的致富大道。其经商秘诀,概括起来无非两点:以质取胜和诚信经营。
■ 管理般若功 ■
不以智巧伪诈来治国
老子说,以智治国,国之贼。即靠智巧伪诈来治理国家,那是国家的祸患。老子是希望人们不要被智巧、伪诈搞得心迷神乱,不要泯灭原始的质朴、淳厚的人性,要顺应自然。
老子生逢乱世,感觉到世事纷乱的根源,就在于大家攻心斗智、竞相伪饰。因此,他呼吁人们扬弃世俗价值的纠纷,返璞归真,并期望执政者能够导民以“愚”。与老子不以智巧伪诈来治国的观点相对应,《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庚桑楚是老子的弟子,且独得老子真传。他居住在北方的畏垒山中,善用“以愚治国”的管理之道。如果奴仆中有人炫耀才智,他就打发其离去;如果侍婢中有人标榜仁义道德,他就让她们远离自己。他只和敦厚朴实的人住在一起,只用任性自得的人作为他的役使。他在畏垒山居住了三年,那一带便获得了大丰收。
因此,那一带的人民纷纷相互传言:“庚桑楚刚到畏垒山时,我们都略感吃惊、诧异。现在,我们按天计算收入虽还稍嫌不足,但计算一年总的收益却富足有余。庚桑楚恐怕就是圣人了吧!我们何不一起像供奉神灵一样供奉他,像对待国君一样敬重他呢?”
大家的谈论传到庚桑楚耳中后,他坐朝南方,心里很不高兴。弟子们感到很奇怪。
庚桑楚说:“你们对我有什么感到奇怪呢?春天阳气蒸腾,百草生长;秋天庄稼成熟,果实累累。春天与秋天,难道是无所遵循就能够这样的吗?这是自然规律运行与变化的结果。我听说,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像没有生命的人一样淡泊宁静地生活在斗室中,而百姓放任自流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如今畏垒山一带的百姓私下议论,想将我当做贤人来加以供奉,我难道希望成为众所瞩目的人吗?我正因为遵从老子的教诲,而对此大不高兴。”
弟子说:“不是这样的。大鱼无法在小水沟里回转身体,可是小小的泥鳅却能回转自如;大的野兽无法在小山丘上隐匿躯体,可是妖狐却正好能在那里栖身。况且尊重贤才、授权能人,以善为先给人利禄,从尧舜时代起就这样了,何况畏垒山一带的百姓呢?先生您还是顺从大家的心意吧!”
庚桑楚说:“小子你过来!口能含车的巨兽,一旦独自离开山野,就难以免于罗网之灾;口能吞舟的大鱼,一旦被荡出水流,连小小的蚂蚁也能让其困苦不堪。所以鸟兽不厌山高,鱼鳖不厌水深。善于保全本性的人,隐匿自己的身形,不厌幽深高远。至于尧、舜二人,又有什么可值得称赞和褒扬的呢?尧、舜那样明辨世上的善恶贤愚,就像是在胡乱地毁坏好端端的垣墙,而去种上没有任何用处的蓬蒿。拣选头发来梳理,数着米粒来烹煮,计较于区区小事,又怎能有益于世事啊?尊贤重能,百姓就会相互伤害;任用智巧,百姓就会相互欺诈。这种种做法,都不能给百姓带来好处。人们向来都十分迫切地谋求私利。为了私利,有儿子杀父亲的,有臣子杀国君的,有大白天抢劫的,有光天化日之下在别人墙上打洞的。我对你说,天下大乱的根源,肯定产生于尧、舜的时代,而其流毒和遗害又一定会留存到千年之后。千年之后,甚至还会人与人相食呢!”
正如老子所认为的,政治的好坏常系于执政者的用心和做法。执政者真诚质朴,才能导出良好的政风。有了良好的政风,社会才能趋于稳定。如果执政者机巧黠滑,就会产生败坏的政风。政风败坏,人们就相互欺诈、彼此贼害,而社会也就没有安宁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