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0:14
,再请同事一起吃个饭,感谢大家的照顾和帮助……这才是漂亮的离职。不过,能否漂亮地离职,绝不取决于最后的一瞬间,而是源于你一贯的工作作风!
事实上,“慎终如始”只是一个题目,而“持之以恒”才是这个题目的解法。每一个职场人士都是在跑一场马拉松,跑得赢的关键就是:从开始到结束,都保持谨慎的态度不松懈。
■ 商海逍遥游 ■
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错的,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千里的远行,确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财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从事商业活动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老是梦想着一夜暴富。
成功属于一生走个不停的追索者。所以,大卫?史达?约旦说:“这世界退立两旁,让任何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并走个不停的人豪壮地通过。”
做生意的人,无不希望自己能成为商界巨子,像李嘉诚、迪斯尼等人那样把生意做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但首先需要知道,李嘉诚也是从一个小小的橡胶作坊起家的,迪斯尼最初只能在车库里画他的“米老鼠”,生意都是从小做大的。梁伯强也是从很不起眼的小小指甲钳入手,做成了遍布全球的大生意。
梁伯强在老家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的聚龙集团,专做工艺品和小五金产品,在这个珠江三角洲的名镇,他也算是一号人物了,与乐百氏的创始人何伯权等人几乎同时创业,可年利润却只有2000多万元。
2001年下半年,梁伯强在小榄镇一下子圈了300亩地,他想把小榄镇打造成全球的指甲钳制造中心。在他看来,这是中国加入WTO给他这个小老板的机会,但对这样一个大的投资决策他多少有点紧张。
1998年5月的一天,梁伯强偶然从报上看到一篇《说话指甲钳》的短文,从中得知朱镕基总理1997年曾以指甲钳为例,要求轻工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小小指甲钳能在总理心中挥之不去,可见这绝非易事,这里有市场的空白点,也是企业发展的机遇。一想自己在工艺品、小五金行业做这么多年,什么赚钱做什么,结果也没干出什么大名堂,梁伯强觉得是该有所专攻了。他决定在小五金行业做单一产品、做品牌,而不再做那些低档的产品,梁伯强把宝押在了指甲钳上。
经过考察和攻关,梁伯强生产出第一款命名为“圣雅伦”的新一代指甲钳。经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称霸国际指甲钳市场的韩国产品,而价格仅是韩国产品的60%。这让当时中国轻工行业协会既吃惊又兴奋。
2001年8月,梁伯强收到了全国日用品标准化中心委托函,委托聚龙集团起草指甲钳行业的国家标准。目前,“圣雅伦”在国内指甲钳的高档市场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在国际市场,“圣雅伦”已经进入东南亚和欧美市场。2002年销售额已达到6000万元,梁伯强走出了第一步。
梁伯强还有更远大的理想,在“中国小五金之乡”小榄镇打造一个全球最大的指甲钳制造基地,新建六条现代化生产线,年销售额达到6亿元;在中国小商品集散地、全国物流中心浙江义乌与合作伙伴利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推出一个新品牌——利中牌指甲钳,占领国内中档指甲钳市场;与广东另一家指甲钳企业进行战略结盟,组建中国指甲钳集团,在全球打响指甲钳“中国造”的口号。
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梁伯强的指甲钳生意,实实在在地印证了“不舍小利无以积大富”的经营法则。
在人生的旅途上,阴霾永远无法完全散去,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是最好的拨云见日的方法。成功,总是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之后出现。一步一步地走,永远做一个拥有希望和成功、充实和欢乐的“苦行僧”,你的未来必定是一片宏阔的图景,你的心灵也必将会因不停地前行而更加健康和充盈。一步一步,步步为营,走向成功……
■ 管理般若功 ■
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老子指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从而得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结论。就是说要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妥当,要在动乱尚未出现时就控制到位。如果等到事情来了再去应付,那就太迟了。
的确,一般而言,土壤在霜冻来临之前,最容易翻动;事态在比较平稳的时候,最容易把持;不祥的征兆在还没有出现之前,最容易防范。但实际上,在管理中缺乏远见的人比比皆是。从下面故事中的这只青蛙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
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一个“青蛙试验”。把一只青蛙扔进一锅煮沸的水中,青蛙会本能地从锅中跳出。但把这只青蛙放在一锅常温下的水中,然后将水缓缓加热,一开始青蛙游得自由自在,待水温缓缓升高,青蛙想跳出去,却已没了力气……
青蛙在安逸的环境下没有觉察到危机的临近,等水已经热到它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却为时已晚。这就启发管理者,需要着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思想上的远见,以及把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的智慧。
对于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管理者应积极主动地把握时机去解决;相反,抱任何的侥幸心理都是有害的。翻开历史看看,那些大的动乱,如“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不都是在经历了长久的太平盛世后爆发的吗?太平日久,执政者便会认为不会有什么大危机发生。于是,享受的享受,争宠的争宠,夺权的夺权,喝酒的喝酒,看戏的看戏。而在朝野上下都掉以轻心的时候,大的危机就来了。
所以,在事态安稳时,管理者要想到危险发生的可能,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管理者要在矛盾还没有彻底激化之前,就提前加以疏导。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成本最低的危机管理方式。而有些管理者心存侥幸,缺乏危机管理意识,往往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当一篇声称微波炉存在对人体有害的辐射的新闻稿刚刚在一些地方小报纸上露面时,格兰仕根本没有把这篇报道放在眼里。谁知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这条消息已经在全国达500家平面媒体上发表。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格兰仕微波炉的销售有如庐山瀑布,呈垂直角度下掉,市场份额迅速缩水,下降了40%。
孟子曾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代管理语言来说,就是要有“危机意识”。华为公司的总裁任正非在企业蒸蒸日上时曾告诫员工说:“我们今年可能活不成了。”坚固的防守才是防范危机的根本途径,妥善地解决问题固然可喜,把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才是全胜。
有多少看似非常强大的企业在一夜间成名,叱咤风云三五年,却往往在遭遇到一两个似乎很小的麻烦后,便一泻千里,不可收拾。三株、秦池、爱多等这样一些曾经中国响当当的明星企业都是如此。
当年,杜邦公司的“特富龙”不粘锅被疑含有致癌物质,但他们没有及时向各媒体发送对于此事的声明。后来,在全国大范围内出现国内大量媒体跟进报道的情况。如果杜邦公司能够抓住时间,将事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其结果肯定要好得多。杜邦“城门失火”,殃及整个不粘锅行业。部分超市不粘锅销量甚至下降了50%,众多商场甚至停售杜邦不粘锅。
今天的危机,明天的灾难。今天的全球500强,如果不进行危机的管理,明天也许就是全球500差。但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今天的危机,处理得当,也可以转化为明天的优势。
绳子为什么能锯断树木?滴水为什么能穿透石板?因为,量变到质变总是从点滴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一粒沙子很微小,一口气就能把它吹跑,可是要是很多沙粒淤积起来,就足以淤塞河道或形成沙尘暴。
高明的管理者,要有见微知著、预见事态发展趋势的智慧,有做好有效的应对计划并严格执行的能力,而不是想当然地抱着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