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0:14
老鼠提出:“给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猫走到我们附近的时候,铃铛就会响。我们听到铃声,不就可以及时跑掉了吗?”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可是,怎么样才能把铃铛挂在猫的脖子上呢?又由谁去挂呢?这些细节问题根本无法解决。于是,“给猫挂铃铛”就成了空话、笑话。
“关键因素存在于细节中”,任何一个战略决策和规章法案,都要考虑细节、重视细节。那些好高骛远、不能踏踏实实地做工作的人,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从小事做起,付出自己的热情和努力,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得尽量完美。
宾馆服务员每天做的,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咨询、打扫房间之类的小事;士兵每天做的,就是进行队列练习、战术演练、巡逻排查、擦拭枪械等小训练;公司职员每天做的,就是打打字、接接电话、整理整理文件、制作一些图表等小事。如果一个人能很好地做好这些小事,将来就很有机会成为国家柱石、商界翘楚、职场精英……
阿基勃特就是一个特别注意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的人。在他还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个小职员时,无论是出差住旅馆,还是平时给客户写信,他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面附带着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的字样。同事们都因此笑称他为“每桶4美元”。
公司的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高兴地说:“竟然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的产品,我要见见他。”于是,他特意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阿基勃特接任洛克菲勒成了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附带着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的字样。在一般人看来,这完全是一件小事,并且这件小事还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范围之内。但是,阿基勃特不但自觉地做了,还将这种小事做到了极致。
成功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凡事必须从小做起,只有做好小事情,才能成就大事业。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平步青云的背后大多是扎扎实实的努力。别以为自己的步伐太小、无足轻重,要知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其实,只要将每一步都踏稳,就能逐步实现目标、攀上成功之峰。
追求细节,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它要求你必须付出数倍于人的努力。追求细节,还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有了这颗平常心,做任何事就都不会好高骛远,就能耐心踏实地去做好眼前每一件小事。
■ 商海逍遥游 ■
价格5美分的薄荷口香糖
古人说,一屋之不扫,何以扫天下?仔细想想,这天底下的大事,哪一件不是从细微的地方着手把它干成的?干不得小事,不屑于从细处做起,终究难成大器!
很多有大成就的商人,从来不标榜自己是干大事的人。相反,大家都不愿去生产的小零件,都不屑于去占领的小市场,他们反而能在其中淘到真金。所以,商人也好,企业也好,都宜抱着精细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
美国的贝尔特拉摩公司就是通过在细节上下工夫,从而获得顾客青睐的。下面这个发生在贝尔特拉摩公司的酒店里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天,一位顾客来买一箱酒,以备晚宴的时候用。付款的时候,顾客递给售货员一张美国运通公司的信用卡。谁知电话那头运通公司业务繁忙,售货员花费了三四分钟时间,才获得该公司对信用卡的证实。为了表示对耽误顾客时间的歉意,售货员在把信用卡还给顾客的时候,随手从柜台里的糖果盒中取出一枚5美分一条的薄荷口香糖送给顾客,并说:“实在抱歉,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要知道,我们非常看重您的惠顾。希望您再次光临!”
很明显,刷卡慢并不是售货员的过错。但售货员主动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并通过道歉和赠送小礼品的细微举动,消除顾客心中的焦躁和不满,赢得了顾客的信任!类似的贴心的细节服务在这家店里比比皆是,对这家店心生好感的顾客也越来越多,其销售额也不断攀升。
贝尔特拉摩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善于从小事上赢得顾客的信任。由此可见,要想在商海中独占鳌头,就一定要意识到“服务中的细节”的重要性。要知道,购买商品的是顾客,而做好细节上的服务是最能打动顾客的,也能很好地营造持久的竞争优势。
世界上,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固然难得,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也不易得。我们身边生活有很多小事,纵然它们都微不足道,但从这些小事中能充分体现一些企业家成功的秘诀——为大于细。
当初中国从日本进口缝衣针,很多人都感到奇怪。一个针还要买日本人的?看到了日本的针才发现,一般的针是圆孔,而日本的针是长条孔,这是为照顾眼花的老人而设计的。
国际名牌POLO皮包凭着“一英寸之间一定缝满八针”的细致规格,多年立于不败之地;德国西门子2118手机靠着附加一个小小的F4彩壳而使自己与众不同……
日本SONY与JVC在进行录像带标准大战时,双方技术不相上下。两者的差别仅仅是JVC一盘带是2小时,SONY一盘带是1小时。结果,用SONY的录像带看一部电影常需换一次带。就是这个小小的不便,致使SONY的录像带完全败下阵来。
这是一个细节制胜的时代,细节已经成为商业竞争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这正应了一句歇后语:针尖上打擂台——拼的就是精细。
■ 管理般若功 ■
“最后一英里”的限制
任何对细节的忽视,都可能导致管理决策的失误。美国电信决策失误,导致宽带网未能及时进入居民家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美国是全球因特网革命的领导者,但有一段时间宽带在美国家庭中的普及率却不高。当时,韩国有将近2/3的家庭拥有宽带接入,平均速度达到每秒3兆,是绝大多数美国宽带速度的2倍左右;日本也有40%左右的家庭在2003年底采用了宽带上网,速度可达每秒12兆。而美国当时接入宽带的用户只有15%,大多数因特网用户仍在拨号上网,速度慢得像蜗牛爬。
很多人可能会猜测,这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的。但事实上,美国在宽带上发展缓慢的原因并不在于此。其实,当时美国80%到90%的人口都处于宽带接入的覆盖范围,只是宽带接入却在进入用户前的“最后一英里”阶段遇到了障碍。
原来,美国以1996年颁布的新《电信法》为基础的宽带政策规定:美国各地方电话公司必须将其网路拿出来供宽带运营商共用。本意是想通过这样的管制,鼓励ADSL(数位用户线)等采用电话交换系统参与宽带业务领域的竞争,以大大降低“最后一英里”的连接费用。然而,由于这一政策忽视了一些细节,以致成了阻碍宽带网入户的罪魁祸首。
之前几年,网络建设大热时,美国曾出现“跑马圈地”的宽带建设热潮。出于对电信容量将迎来爆炸式增长的期待,电信业投资旺盛,然而宽带业务却一直未能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结果导致电信资源过剩。电信业入不敷出,投资难以收回,日子十分难过,世通、环球电讯等电信巨头甚至申请破产。
在“最后一英里”政策的影响下,大量闲置的宽带主干网络未能接入家庭。由于宽带入户需要投资比窄网更多的设备,所以,美国各地方电话公司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出钱铺设线路,却让宽带网运营商坐享其成;而宽带网运营商则因网络泡沫破灭,本来就自身难保,也无力拿出大量资金。此外,宽带政策中的混乱与不统一,也造成宽带无法最大程度地进入居民家庭。例如,对于以有线电视方式提供宽带服务的运营商,政府就不要求其与竞争对手分享网络设施;而整个宽带业务行业与影视娱乐业等内容供应商之间也存在矛盾。
总之,正是由于忽视细节造成的决策上的失误,导致了美国宽带业务发展缓慢。美国在宽带建设上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眼高手低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到位。
细节决定未来企业竞争的成败。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加入WTO、APEC,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等一系列大事件以后,国际化进程大大提速,国内大、小企业也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市场格局。
如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今后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企业只有注意细节,在每一个细节上下足工夫,建立“细节优势”,才能保证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