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15
个美丽的树篱;在远处也不应该有,因为那样就会阻碍你的视线,使你从树篱的拱门望过去时,看不到那些灌木.
至于大树篱之内园地的布置,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过有一个忠告是,不论你怎么设计它,首先不要过于雕琢.就我个人而言,我就不喜欢在桧树或别的园林树木上雕刻出什么形象,因为这些东西是给小孩玩的.小而矮的树篱,修成圆圆的边,有些还带着漂亮的小尖塔,这些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我觉得园中的通路也应当宽阔别致.两旁的空地上,可以有较窄而有棚的小径,但在正园中,却不能够有这种小径.在花园的正中心,我想还应该建一座漂亮的假山,上面有三层脚梯,每一层上都留出一段可以容得下四个人并肩前行的位置;我想,这些路段应该环绕着小山,旁边不要有什么保护或凸出来的建筑物.假山应该有30英尺高,山上建有一个宴会厅,里面应该布置一个很精致的壁炉,窗户上没有太多的玻璃.
至于喷泉的形式和喷水的样式,那是不必过分强调的.
对灌木林区的设计也不容忽视.我的想法是风格不妨粗犷一些.我不主张多种大树,而应该多栽丛林.里面还可以种一些野藤和有香花的灌木.形态要自然和多样.地面不妨让它略有起伏,这样就会有层次感的效果.对这里的植物也要经常修整,不要任其自然生长.至于园中的空地,可以修建一些小路.要幽静、要遮阳,并且还应当能够避风,方便主人散步.路上可以铺上卵石,但不要生满杂草,以免晨露打湿人的鞋袜.沿路边应当栽种果树.还可以在沿途堆砌几座假山,这样我们登上山时就能俯瞰整个园林和田野.
这就是我理想的园林设计.这些论述有的是出于我的想象,有些是出于我的规划,不可能完美无缺,这只是一个粗略的轮廓.在这方面,我也没有考虑节约成本的事,钱对王公大人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他们大多采纳匠人的意见,七拼八凑出一个花园,不一定比我所说的省多少钱;况且,他们有时还要修建雕像之类的东西,追求那种富丽堂皇的效果,这些东西对园林的趣味没有丝毫的意义.
47 论谈判
一般说来,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交谈要比写信的效果好,由第三方从中斡旋要比亲自处理好.一个人如果想收到由书信作出的答复,或者在事后出示自己的书信便可以为自己进行辩护,或者想避免因为谈话被打断而听得支离破碎所带来的危险,在这样的时候写信就是有好处的.
一个人从外表上就会让人产生尊敬的感觉,长官在下级面前通常就是这种情况;或者在微妙的局面中,此刻看见对方的表情就会让他知道还能说多少话;而且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想保留否认或者说明的自由,那么在这些时候,亲自交涉就会有好处.在选择交涉人的时候,选择天性老实的人,比选择狡诈的人要好;老实人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办,并忠实地汇报结果,而狡诈的人则会设法从别人的劳动中为自己捞取一些好处.
处理事情要让委托人满意,同时要让那些受雇佣的人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这种喜欢会对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要量才用人,例如用大胆的人去进行规劝,用说话彬彬有礼的人去说服,用机灵的人去打探和观察,用刚愎自用而又任性的人去处理经不起仔细检查的工作,而让那些运气好的人,去从事那些容易获得成功的工作;因为那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信心,而且他们也会努力维持他们被认为是幸运的资格.
谈判时最好先委婉地探询对方的意图,不要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除非你是想给对方来个出其不意.要知道有求于人的谈判对手是很容易对付的,而无所欲求的谈判对手则是难以对付的.如果一个人与对方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协议,那么应该由谁先履行协议就成了关键的问题,而如果想要合情合理地要求对方先履行义务,那么通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该协议的性质需要对方先履行义务,二是能够使对方相信他在另外的某件事情上还需要他的合作,三是能够证明自己是最讲信用的人.谈判的全部策略技巧就是要观察对方并利用对方.人们暴露自己的时候往往是受到别人信任的时候、兴奋激动的时候、疏于防范的时候、万不得已的时候、或者当你想做某件事情而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的时候.如果你想左右对方,那么你就必须了解他的习性癖好从而引诱他,或者了解他的目的意图从而引诱他,或者是了解他的弱点短处从而迫其就范,要么就是了解到能够影响对方的人和事,从而对其加以控制.
与狡诈的人谈判必须能够判断他的真实意图,从而正确地理解他的言语,在这种人面前应该少说为佳,而且说的话要尽可能的出乎他的意料.在谈判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但必须为谈判的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来等待达成协议的时机逐渐成熟.(In dealing with cunning persons,we must ever consider their ends,to interpret their speeches;and it is good to say little to them,and that which they least look for.In all negotiations of difficulty,a man may not look to sow and reap at once ;but must prepare business,and so ripen it by degrees.)48 论随从
不要宠信那些要要为之付出高昂代价的随从,因为一个人使自己的裙裾变长的时候,就会使自己的羽翼变短了.(Costly followers are not to be liked;lest while a man maketh his train longer,he make his wings shorter.)所谓代价很高,并不仅仅是指那些要用钱包来付费的人,而是指那些令人厌烦、胡搅蛮缠地提出请求的人.一般情况下,随从所要求得到的条件,不应该超过得到赞扬、受到推荐和免于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更不应该喜欢那些爱拉帮结伙的随从,他们之所以追随其后,并不是出于对自己所追随的人的感情,而是出于对某个人所怀有的不满;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大人物的交往中间看到那种不祥的误解,就是这样产生的.同样,喜欢吹牛的随从,吹嘘他们所追随的人是如何赞赏自己,也会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因为他们会由于没有保密而给工作造成危害,他们从主人那儿带走的是荣誉,给主人带回来的却是嫉妒.
还有几种随从也同样是危险的,因为他们实际上就是间谍,他们喜欢打听主人家里的秘密,并把主人家里的隐私传闻散布出去.然而这样的人,却往往最受宠爱,因为他们过分殷勤,而且通常也和别人交换隐私和传闻.
作为一个随从,跟随在一位伟大人物的身边,只要不过分张扬或者过于受到民众的拥戴就没有关系.最值得尊敬的一种追随行为,就是那种认同主人任人唯贤的品质,而去追随的.
在找不到德才兼备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时,与其选用一个能干的人,还不如选用四平八稳的人.但事实是,在一个人心不古的年代里,上窜下跳的人比品性正直的人更受欢迎.在管理上,对待同一资历的人,最好是要一视同仁.因为,破格优待一些人,就会使被优待的人变得骄横,而招致其他人的怨恨,因为他们有相同的资格,就应该得到相同的待遇.但是豢养门客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在用人上最好是明晰亲疏之别.因为这样可以让被器重的人更加感恩戴德,而让其他人更为勤奋.因为一切的机会都是来自主人的恩德.明智的做法是,对于任何人都不要一开始就过分优待,因为那样到以后就会难以为继.
被个人所支配,是不安全的;因为这会显得你心肠软,并让丑闻和坏名声得以自由传播;因为那些不直接说别人坏话的人,却会更大胆地说那些深受主人宠爱的人的坏话,结果也就损害了主人的荣誉.然而如果被多个人搞得不知所措将会是很糟糕的.接受少数几个朋友的忠告毕竟是体面的,"因为旁观者往往比当局者看得更清楚;就像山谷总是能够把山峰显露出来一样."古代的哲人所高度赞扬和推崇的那种友谊,世界上非常少见,在地位平等的人之间更是绝无仅有.世间的友谊,大多是在上下级之间,因为他们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49 论请托
很多人在做了坏事之后又在背地里托人求情,这样就会损害公众的利益.(Many ill matters and projects are undertaken;and private suits do putrefy the public good.)而许多好事却因此落在了坏人的手里.说到坏人,我不仅是指败坏的人,也包括狡猾的人在内,就是那种心口不一的人.有些人欣然接受了请托,但却从没打算认真地办理那些请托;但是当他们看到,这件事情通过某些手段可以做到,这时他们就会满足于获得感谢,或者再次获得酬金,或者最起码是利用投诉者的希望.有些人出面请托,只是为了有机会能与某个人作对;或者是为了把某件事情张扬出去,否则他们是没有适当的借口的,在达到这个目的以后,也就不会在乎请托会有什么结果了;或者说,把别人的事情变成一种占据或者分散人们思维的东西,为的是为自己谋取私利.
不仅如此,有些人之所以接受请托,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请托垮掉,为的是取悦于敌对的一方或者对手.在每一个请托中,都有一种权利:或者是要求公平合理,这是关于争议的请托;或者是要求公正对待功过,这是谋求升迁的请托;如果在评判的时候,个人的好恶导致一个人偏袒了错误的一方,那么他就应该用他的行为让双方通过互让来解决争端,而不是把事情做绝了.如果个人的好恶导致一个人偏爱那些才干不出色的人,那么他就应该做到不去诽谤或者贬低那些才干出色的人.
对一些请托的事情,如果自己也不了解的话,最好是去请教一位可靠而见多识广的朋友,让他看看此事能否体面地处理.但是在选择请教的对象时要小心谨慎,否则就会陷入完全受人牵制的局面中.
托情人对那些办事拖拖拉拉和喜欢玩花招的人是深恶痛绝的.所以,应该老老实实地对待托情的事,如果不想办的话,在开始时就应该明说;想办的话,就把具体进展实情相告;事成之后也绝不要在应得的酬谢以外另有所求.这种作风发展到现在,是得体的和受人尊敬的.
试图抢先把握重大商机而进行的请托,及早进入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但托情人的信任,是应该考虑的,也就是说,这个事情的内情,如果没有托情人的透露,是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得知的,因此不应该白白占有托情人的信息;但托情人自己可寻求其他门路,来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补偿.
不了解托情的分量有多重是无知的,就像不了解是非所在是无良知的一样.对托情的事予以保密是一件事情成功的关键,因为事先就大声张扬,可能会让一些托情人死心;不过,也会让另一些托情人抓紧办事并保持警惕.但是把握好托情的时机才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时机不但要合乎你所请托的人的时机,还应该避开可能会反对此事的人.
在选择托情的渠道时,选大官不如选负责实际工作的官员;选总管不如选专管.如果请托被回绝,那也不要沮丧不要气馁,从头再来的时候就会达到和初次托情一样的效果.当一个人有得到关照的资本时,那么,"学习最优秀的,会从中受益",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规律.但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到关照的资本时,那么最好在托情时,从小事到大事逐步进行,因为,人不怕拒绝一个新来的托情人,却不一定会拒绝一个曾经关照过的托情人,因为他们怕这样就会失去昔日托情人的感激和爱戴,使得自己以前对托情人关照一笔勾销.
得到大人物的一封推荐信,被视为再简单不过的请求,不过,如果这封信名不正言不顺的话,那么就会使写信人的名声受到损害.那些无论什么事都要替人张罗,对一切托情的事情大包大揽的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因为他们就是妨害公务的毒素和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