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培根论人生

第2章

书名:培根论人生 作者:(英)弗兰西斯·培根 本章字数:8733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15


第2章

  5 论逆境

  "人们总是希望得到顺境的好处,但同样也会赞美逆境的好处."(Bona rerum secundarum optabilia;adversarum irabilia.)这是塞涅卡的一句非常高明的话.的确如此,如果奇迹是超乎寻常的,那么它常常是在对逆境的征服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塞涅卡还说过一句更加深刻的格言:"真正的伟大,就在于拥有脆弱的凡人的躯体却具有不可战胜的神性."这是宛如诗句的妙语,这其中的境界意味深长.

  奇迹一直是诗人们乐此不疲表现的东西,因为它实际上就是古代诗人奇思妙想的表现,似乎不无神秘,而且,他们的举动还有一些接近基督徒的情况.古代诗人所描写的赫拉克勒斯坐在一个瓦盆里渡过大海,去解救因为盗取火种给人类而遭到惩罚的普罗米修斯的事,也生动地描绘出基督徒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作为舟,渡过人世间的惊涛骇浪的勇气.

  面对幸运我们所需要的美德就是节制,而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则是坚韧,就道德修养方面来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难得.所以,《圣经》的《旧约》把顺境看作是神的赐福,而《新约》则把逆境看作是神的恩赐.因为上帝正是在逆境中才会给人以更大的恩惠和更直接的启示.如果你聆听《旧约》诗篇中大卫美妙的竖琴,你所听到的那并非仅仅是颂歌,还会伴随着同样多的苦难声音.而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的记载远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生动的多.

  顺境也同样会有许多的恐惧和烦恼,而逆境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慰藉和希望.我们在针织品和刺绣品中可以看到,在一个又深又暗的底色衬托下,可以看出一个鲜艳的花样,比用一个明亮的底色来衬托一个深色的令人感到悲伤的花样会更为让人感到喜悦:因而,那就凭借着目光的欢乐来判断心中的欢乐吧.不可否认,美德就像名贵的香料,在燃烧或者碾碎的时候才会散发出芬芳;顺境最能够显示邪恶,但逆境却最能够彰显美德.

  6 论掩饰

  掩饰在一些人看来,仅仅是一种懦弱的计策和智谋.因为,要把握说真话和做实事的时机,就必须做到头脑清晰,心志刚强.(Dissimulation is but a faint kind of policy or wisdom;for it asketh a strong wit and a strong heart to know when to tell truth,and to do it.)所以,政治家中的弱势者,就是那些最善于装腔作势的人.

  塔西佗曾经说过:"里维亚兼有她丈夫的机敏和她儿子的深藏不露.她的机智来自奥古斯都·恺撒,而深沉则是提比留斯的优点."塔西佗又说,当莫西努斯建议菲斯帕斯进入维特里乌时,他这样说:"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敌人,既不具有奥古斯都明察秋毫的智慧,也不拥有提比留斯那种深藏不露的深沉."所有这些例子都是在区分着两种素质--谋略与韬晦.而对于这两种素质,确实是应当认真加以区分和辨别的.因为如果一个人拥有那种敏锐的判断力,能够看出什么事情是应该公开的,什么事情是应该隐藏起来的,什么事情是应该若隐若现的展现,而且应该清楚要向谁展现和何时展现.那么对这个人而言,掩饰的习惯其实就是一种障碍和一种并不明智的手法.但是一个人如果不能获得那种判断力,那么一般说来也就应该让他谨慎从事,成为一个掩饰者了.因为当一个人面对困境却又不能随机应变的时候,那么采取一种看起来最安全最稳妥的做法也就是最好的,就像视力不好的人走路却很稳当一样.

  事实证明,古往今来的豪杰做事都是光明磊落的,都具有诚实守信的名声;然而他们就像训练有素的骏马,前进时能够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停步,什么时候又应该迂回;而在这种时候,也就是当他们认为某些事情必须隐瞒不可,并真的将它们隐瞒起来的时候,他们一般都能瞒过世人,因为他们坦荡诚实的名声早已声名远扬,这往往会使他们的欺瞒行为几乎不被人们察觉.

  进行自我掩饰可以有三种方式.

  首先,就是沉默,因为沉默会使别人没有办法得到探悉秘密的机会.

  其次,就是故意施放烟幕,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只暴露事情中真实的某一方面,目的却是掩盖真相中那些更重要的部分.

  第三种方式就是散布谎言.也就是故意设置一些假相,用来掩盖真相.

  关于第一点,经验表明,善于沉默的人,常常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品质被称作牧师的美德.因为严守秘密的牧师肯定有机会听到最多的忏悔.因为有谁会乐于对一个多嘴多舌的人敞开心扉,向他展露自己的隐私呢?

  就好象真空能吸收空气一样,沉默者能够吸纳很多人深藏于内心的隐私.人的本性使人只愿意把话向一个他认为最能够保守秘密的人倾诉,以求减轻自己心灵的负担.因此,可以说,善于沉默是能够更多的获得他人隐秘的手段之一.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赤裸裸的暴露总是令人感到害羞的.而一个善于沉默的人,则显得非常有尊严.所以说,善于沉默是一种修养.我们可以发现,那些饶舌的人都是空虚可厌的人物.因为他们不但会议论他们知道的事情,而且还会议论他们所不了解的事情.还应当注意,沉默不仅应当节制语言,而且应当控制表情.通常在观察人的时候,最容易显露内心的地方,就是他的嘴部线条.表情是内心的显露,其引人注意和取得信任的力量有时甚至会超过语言.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方式,也就是施放烟幕,这种策略通常是用在有重要的秘密需要保守的时候;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严守秘密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善于施放烟幕的人.因为世人太狡诈,不容许你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不容许你把秘密深藏在心中而不向任何一方透露.他们会向你提出一大堆问题,还会设法引诱你开口说话,总之他们就是想方设法地挖出你心底的秘密,结果,你如果想要避免一种违情悖理的沉默,那么总会在某句话中透露出一些信息;也就是说即使你坚持三缄其口,他们也可能从你的沉默中品出味道,就如同从你的话语中可以探出口风一样.至于支吾搪塞,闪烁其词,那只能暂时掩人耳目,而并非长久之计.所以如果不学习使用一下施放烟幕的才能,任何人都难以保守秘密;也就是说烟幕毕竟是秘密的一件外衣.

  掩饰有三大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对手丧失警惕而又可以出其不意.因为,如果一个人公开他的动机的话,那就等于发出了警报,把所有反对他的人都召集了起来.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为自己留下一个相当大的退路.因为一个人如果是用一个明确的宣告把自己给约束起来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么成功,要么垮台.第三个好处就是,可以更好地看透别人的心思.因为一个暴露自己想法的人,人们很难向他提出相反的意见,而是恰恰会让他继续下去,并把他们的言论自由变成思想自由.因而西班牙人所说的"撒一个谎也许就可以发现一件事情的真相",就是一个既精彩又精明的谚语,好像只有通过作伪才能发现真相似的.

  作伪与掩饰也有三个不利的地方,这与那三大好处就可以相互抵消了.首先,通常在作伪与掩饰时会由于心理的不安而表现出一种恐惧,而不管在什么事情中,这都会让箭上的羽毛都竖立起来,使得箭不再是直接飞向猎物的.第二就是,作伪与掩饰使得许多人在思想上困惑茫然,否则的话,我们也许是会与他合作的;因而作伪与掩饰可能往往会使一个人独自走向他本人的目的地.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作伪与掩饰剥夺了一个人的最为主要的行动的工具,那就是信任和信赖.

  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好的气质和性情,就是拥有一个坦率的名声和保密的习惯.并且适时地使用掩饰,在没有办法可以补救的情况下,就应该拥有作伪的能力.

  7 论亲情

  父母在子女面前不得不隐藏他们的快乐、烦恼与恐惧.他们的快乐是无须说,而他们的烦恼与恐惧则是不能说的.因为子女使他们的劳苦也变得甜美,但也会使他们的不幸变得更加痛苦.子女增加了他们的生活负担,但却减轻了他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虽然世界上的动物都是传宗接代,延续有继的,但却只有人类才有希望青史留名和建功立业的想法.但事实是,许多没有子女的人成就了许多非凡的丰功伟绩,当他们肉体的影像无法再现出来时,便需要努力把他们心里意念上的影像表现出来.因此,那些没有后代的人才是最关心后代的.成家早于立业的人,对他的子女是非常溺爱的,他们不但把子女视为自己家族的继承人,也把子女看作事业的继承人;因此,他们便会对子女非常溺爱,而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也就会放任自流了.

  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往往不是非常均衡的,甚至有时是非常不恰当的,尤其是母亲.正如所罗门所说的:如果儿子聪明那么他的父亲就会喜笑颜开,如果儿子愚笨,那么他的母亲则会感到羞愧难当.世人都认识到,如果一户人家有众多的子女,那么在他们当中往往是年龄最大的最受到重视,年龄最小的最容易受到纵容,而年龄居中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最容易受到忽略,然而往往都是这些居中的孩子最有出息.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零花钱上过分吝啬那将会是有害无益的,那会使孩子变得卑劣,学会欺诈哄骗,甚至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而且等到将来有钱时便会挥霍无度.所以最好的经验是:父母应该在保持其权威不被损害的前提下,还要保持他的钱包不会瘪.成年人都喜欢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在兄弟之间展开竞争,而这种做法却往往会造成他们成年之后的失和,从而破坏了家庭的和睦.

  意大利人在子女和侄子、外甥或者亲戚之间不分彼此,只要他们是一个家族的人,即使不是自己亲生的,也不会在意.也就是说,在秉性上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以至于我们会看到,有时一个侄子在脾气上会更像他的叔叔或者亲属,而不是像他自己的父亲.父母应尽早为子女选择他们想要让子女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的道路,因为那时他们最具可塑性;父母也不可过分关注子女的意向,认为他们最想做的事情,子女也会非常喜欢.的确,如果子女的爱好或者倾向性是非同寻常的话,那么最好是不要否定它.不过一般说来,下面的这句格言对于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是有益的:"选择最好道路,因为习惯会使它变得令人感到愉快和容易."(Optimum elige ,suave et facile illud faciet consuetude.) 在一个家庭的众多兄弟中,弟弟通常会获得成功,而哥哥被剥夺继承权的情况,则是非常少的,或者说是从未发生的.

  8 论婚姻

  一个建立了家庭,拥有妻子儿女的人,也就等于给命运女神送去了人质,因为妻子和儿女是事业走向辉煌的障碍,不管那是大的善举还是大的恶行.不可否认的是,对公众的最好的和最有功德的善行,大都是产生于未婚的或者没有子女的人们中间,因为他们在感情和金钱上,就如同是娶了公众或者是把自己的嫁妆给了公众.然而那些已经有了子女的人,却有充分的理由去关心自己的未来,他们必须向未来许下最珍贵的诺言.

  有一些人,他们更喜欢过独身的生活,所以他们也就只关心自己,并且认为未来

与自己是无关的.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人,他们把妻子儿女仅仅看做是要去偿还的账单而已.甚至,还有一些富有而愚蠢的守财奴竟以没有后代来继承他的遗产而感到自豪,因为他们认为那样就可以更加富有了.他们在听到有人说"某某是个大富翁"时,就会极力地反驳说"是又怎样,他的儿女很多,所以他的负担也会很重",就好像在说是子女削减了他的财富.

  但喜欢独身的人通常却是为了自由,这在某些自鸣得意的而性格古怪的人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这些人对任何一种约束都是极其敏感的,以至于他们会认为腰带和袜带也变成了束缚自己的镣拷枷锁.独身者往往是挚友、恩主或义仆的代名词,但并不完全都是忠顺的臣民,因为他们无牵无挂,可以远走高飞,而且浪迹他乡的人差不多都是独身.僧侣和修士们很需要过独身的生活,因为如果他们首先把爱给予了自己的家人,那么他们就很难再普度众生.各级法官是否独身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如果他们很容易被人左右并贪赃枉法的话,那么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多半是幕僚而不是妻子.至于士卒兵丁,我们会发现将帅激励部下时总爱让他们想到自己的家庭和亲属;同时也可以看到,土耳其人对婚姻的不尊重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因为这使得他们的士兵变得更为卑劣.毋庸置疑,妻室儿女是对人性的一种磨练.

  对家庭的责任心不仅是对人类的一种约束,也是一种训练.那种独身生活的人,他们对待金钱往往是挥霍无度的,但实际上他们在对待需要帮助的人时却往往是一付铁石心肠,因为他们不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一种好的风俗,能教化出情感坚贞严肃的男子汉,就像尤利西斯那样,他曾经抵制美丽女神的诱惑,而保持了对妻子的忠贞(Vetulam suam praetulit immortalitati.).

  一个独身的女人常常是骄横无忌的,因为她需要显示,她的贞节似乎是自愿保持的.

  如果一个女人为自己丈夫的聪明和优秀而感到自豪,那么这将是使她忠贞不渝的最好保证.但如果一个女人发现她的丈夫是嫉妒多疑的,那么她将绝对不会认为他是聪明的.

  在人的一生中,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所以在人的一生中,只要有合适的对象可以选择,那么任何时候结婚都是有理由的.

  然而却有这么一个人,在关于人应该什么时候结婚这一问题上,他的回答是:"年轻的时候还不应该结婚,年老的时候则根本不应该结婚."而他被认为是那些聪明人当中的一员.我们常常会看到坏丈夫却有一个非常好的妻子:这或许是因为,她们的丈夫偶尔很体贴,所以也就显得格外难能可贵,或许是因为,做妻子的为她们的耐心而感到自豪.但这一点是绝对错不了的,也就是说坏丈夫是她们自己选择的,而不管她们的家人和朋友们同意与否;这样一来,她们就一定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9 论嫉妒

  在人类的各种情欲中,有两样东西最能够使人的心智被迷惑,这就是爱情与嫉妒.这两种感情都能激发出强烈的欲望,创造出虚幻的意象,并且足以蛊惑人的心灵--如果真有巫蛊这种事的话.

  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圣经》中把嫉妒称为"邪恶之眼".占星术士则把不吉的星象叫作"凶象",以致于世人似乎直到现在还认为,当嫉妒行为发生时,嫉妒者的眼睛会变红或者说红眼.而且有人则更为明察秋毫,竟然还注意到红眼在被嫉妒者正踌躇满志或春风得意之时是最严重的时候,因为那种得意劲儿会让嫉妒的火眼燃烧得更旺.另外在这种时候;被嫉妒者的情绪最溢于言表,因此也就最容易遭受打击.

  抛开这些看似玄妙的说法,让我们先来谈谈哪种人最容易嫉妒别人,哪种人最易被别人嫉妒,以及在公事上的嫉妒和在私事上的嫉妒有什么分别.

  没有道德的人必定会嫉妒有道德的人.因为人的心灵如果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汲取养料,就注定要从别人那里寻找缺点来作为养料.而嫉妒别人的人往往是自己没有优点,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的人,因此他只能用破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使自己得到一丝安慰.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好的品德的时候,他就一定要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好品德,以寻求在心理上实现两者的平衡.

  爱管闲事且又爱探听别人隐私的人,通常是爱嫉妒别人的人.因为之所以想知道别人的大量的事情,不可能是因为那些忙乱全都会与他本人的荣辱有关;因而,其中的原因一定是,他在观察别人时运好坏的时候,获得了观看戏剧演出时才会有的那种欢乐.只管自己的事情的人,也不可能找到许多值得别人嫉妒的事情.因为嫉妒是一种游荡的激情,它在街上闲逛,而不呆在家里:"爱打听别人隐私的人,也必然是心怀鬼胎的人."(Non est curiosus,quin idem sit malevolus.)世袭贵族明显是嫉妒新贵的飞黄腾达的,因为两者间的距离改变了;而这一切,有如视觉上的错觉一样,明明是别人往前来了,而看上去却还以为是自己在后退.

  宦官、老人、残疾者和私生子都是爱嫉妒别人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来弥补自身的缺陷,所以他们就要千方百计的给别人也造成缺陷,除非有上述缺陷的人具有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有志于把自身的固有缺陷变成自己赢得荣誉的一部分.这样人们就会说:一个宦官或瘸子竟能够作出如此巨大的成就;如同宦官纳西斯以及瘸子阿偈西劳和帖木儿曾努力创造了奇迹般的荣誉一样.在经历了大苦大难之后得到升迁的人也好嫉妒,因为他们就像时代的落伍者似的,以为别人如果受到伤害那么就可补偿自己曾经经历的苦难.

  经历过巨大的灾祸和磨难的人,也容易产生嫉妒的心理.因为这种人乐于把别人的失败,看作是对自己过去所经历痛苦的一种补偿.那些想在很多事情上超过其他人的人,由于他的轻浮和虚荣,也就总是会产生嫉妒.因为在那些事情当中的某一项上,必然会有许多人要强于他们,所以也就总是有一些可以使他们产生嫉妒的事情.哈德良皇帝就是这样的性格,他对诗人、画家和工匠嫉妒得要死,因为他总想在那些工作中表现得出类拔萃.

  还有一种是近亲、同事以及一同长大的同伴,人们非常容易在同辈中有人出类拔萃时产生嫉妒.因为,同辈人的突出成就,就会引来针对他们运气和能力的评论;这些东西在他们的记忆中又常常是挥之不去的,而且还同样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这样的事,加上谈论和传闻的添油加醋就会带来更大嫉妒.该隐对其兄弟亚伯的嫉妒,是更可耻、更恶毒的,因为当亚伯的献祭被上帝所悦纳时,并无旁观者在场.关于哪些人最容易嫉妒别人的话题就先谈到这里.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那些或多或少会遭到别人嫉妒的人.首先,有德行的人步入老年后很少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因为他们的幸运已经让别人觉得不过是他们应该得的报偿,而应该得到的报偿是谁也不会嫉妒的,世人只会嫉妒过于慷慨的奖赏和施舍.另一方面,嫉妒常常会在与人攀比的时候产生,也就是说没有攀比就没有嫉妒,因此君主是不会被其他人嫉妒的,除非嫉妒的人也是一位君主.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卑微的人在发迹的最初阶段是最容易遭到别人嫉妒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嫉妒会逐渐减弱;但与此相反,道德品质都很高尚的人则会在他们的好运连续不断时最容易遭到别人的嫉妒,因此,他们的优点虽然依然如故,但已不像当初那样耀眼,后起之秀的作为已经使他的优点黯然失色了.

  出身高贵的人在晋升的时候,不会受到别人过多的嫉妒,因为那似乎是由于他们的出身而应该得到的.除此之外,这似乎没有给他们的好运增加多少东西;而嫉妒就好像阳光,阳光照射在堤岸上或者陡峭不平的地面上,比照在平地上要热得多.而且由于相同的原因,那些逐级提升的人,也不会像那些突然地、跳跃性地提升的人那样会遭到他人的嫉妒.

  那些经历过劳苦、忧患或冒险才得到荣誉的人,是极少受到别人嫉妒的.人们认定他们赢得的荣誉是来之不易的,是他们努力拼搏奋斗的结果也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报偿,因此,有时甚至还会可怜他们,而怜悯之情永远是可以治愈嫉妒的良药.所以,你应当留意那些老谋深算的政客,他们在官运亨通时,还总是向别人诉苦,哀叹自己过的是什么日子,简直是在活受罪这类腔调.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感觉真的是这样、而是要为了减轻别人对自己的嫉妒.不过要清楚,这种哀叹是针对那些由别人添加的事情而言的,而不是指自己请求做的那些工作,因为最能够让嫉妒增强的事,莫过于多手多脚又野心勃勃地大权独揽了.而最能够使嫉妒消除的事情,莫过于大人物让他的下属拥有充分的权力和突出的地位.凭借这种手段,就在他与嫉妒之间树起了几重屏障.

  因为大富大贵而趾高气扬的人是最容易遭到嫉妒的,因为这种人不炫耀他的富贵就会感到不舒服,结果他们或这是在举止言谈上神气活现,或者是要压倒一切反对意见或竞争对手.可是聪明的人则宁愿吃点亏而给嫉妒者一点实惠,有时会故意在某些与自己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的事情上让对手占了上风.但是尽管如此,以下事实仍然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以直率坦荡的态度来对待富贵比用虚伪狡诈的态度会更少的遭到别人的嫉妒,只要那直率坦荡中没有傲慢与自负的成分;因为有后一种态度的人从来都不否认自己的幸运,而那会让人觉得他自己都感到他不配享受富贵,因此正是他自己在引导别人来嫉妒.

  最后,我们来给这一段论述作个总结:我们在文章的开头就说过,嫉妒的行为多少是有点魔力在里面的,因而要祛除嫉妒,惟一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祛除魔力,也就是说,只有除去那个"符咒",并把那个符咒放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那些更加聪明的大人物总是把某个人推到舞台上,而让那些本来应该落在他们自己身上的嫉妒落在了那个人的身上,有时是落在侍从和仆人的身上,有时是落在同僚和同事的身上;而甘愿充当这样的角色往往是那些天性莽撞而又有事业心的人.那些人,只要能够得到权力和职务,是不吝惜付出任何代价的.

  此外,我们还应该谈谈与私妒相对的公妒,它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公妒不像私妒那样一无是处.公妒的事,可以抑制那些拥有太多权势的人的所作所为.所以,它对大人物是一种防止他们越轨的约束和有效措施.

  这种公妒或公愤,有时候只是针对某位执政者个人的,而不是针对一种政治体制的.但是请记住这样一条定律:如果这种民众的公愤已扩展到几乎所有大臣的身上,那么这个国家的体制就必定将会面临倾覆的危险了.

  最后我们再说说关于嫉妒的感情问题.在人类的所有情感中,嫉妒是一种最纠缠不休的感情,因为其他感情的生发都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只是偶尔出现;所以古人说得好,嫉妒是从不休假的;因为它总是在某些人的心中作祟.世人还应该注意到,爱情和嫉妒的确会使人变得憔悴和消瘦,而其他感情却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其他感情都不像爱情和嫉妒那样随时随地都可以存在.嫉妒也是最卑劣最堕落的一种感情;因此它是魔鬼的固有属性;魔鬼就是那个趁着黑夜在麦田里撒播稗种的嫉妒者;在通常的情况下,嫉妒也总是在暗地里施展诡计,偷偷地损害麦黍之类的粮食作物.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培根论人生》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