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第七十二章

书名: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作者:老聃 本章字数:1034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9


第七十二章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1]其所居,无厌[2]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3]不自见[4],自爱不自贵[5].

  故去彼取此.

  【注释】

  [1]狎:逼迫、胁迫.

  [2]厌:欺压、压迫.

  [3]自知:了解自己,自知之明.

  [4]见:自我表现.

  [5]自贵:自己抬高自己,看重自己.

  【译文】

  当老百姓不再惧怕政府的威迫和镇压时,政府就会面临巨大的威胁.

  不要过分地压榨百姓,侵扰他们的住所,干扰他们的生活.

  只有不过分的欺压百姓,百姓才不会起来反抗政府的统治.

  所以圣贤之人,很有自知之明但不自我表现,懂得自尊自爱,却不把自己看得娇贵.

  所以要摒弃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阐述】

  通常人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做大、做强,老子给了我们智慧的启示要做得更扎实、更持久.再强再大如果不能有扎实的基础,都可能在瞬间灰飞烟灭,所以做实做久更不容易.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贵德"而行,才能保持永久的胜利.

  "自爱不自贵",一种美好的品德,也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圣人往往但求自爱而不求自显高贵.这里的自爱有清静寡欲之意

,自贵即多欲多念.一般意义上的自爱自惜,就是爱惜自己的羽毛,懂得自尊.自爱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度,因为过度就会陷入自恋当中,时时以为自己娇贵高贵.

  老子说的自爱,其实是想人拥有一颗平常之心,清静寡欲平等待人.所以,圣人要去掉自见、自贵,保持自知、自爱.自爱的分寸把握得当的话,与会放射出谦虚的光辉.这一光辉应用到人际交往当中,就是所谓的亲和力.

  其实,无论什么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必要骄傲,因为你的短处也许正是别人的长处,也正是你要去学习的地方,推而言之每个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不求自我表现,也是需要克除掉的人性弱点.人生在许多境遇当中需要当退则退,且要退得从容,甚至优雅,这是深通世故者克服困难的妙招.即使身陷迷宫也照样能镇定自若,讲出最优雅的笑话,大笑之后,周身放松,然后再不紧不慢地寻找出路安然脱身.

  自我表现、自我表扬是之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是很"弱智"的一件事情,就是因为自我的张狂和彰显是要靠行动和实际成果来说话的.

  赞美的语言也要掌握分寸.老子曾告诫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孔子也说,君子当"讷于言而敏于行".古代修身处世的大师都在教诲说,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尽量少说话.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