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第六十六章

书名: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作者:老聃 本章字数:1449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9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1],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2],必以言下之;欲先民[3],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4],处前而民不害[5].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6].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

  [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江海能成为众多河流汇集的地方.百谷,山谷中自然形成许多泉流、小溪,它们顺着地势向下流,所以"百谷"指的是百川.王:指百川流向的地方.河上公注:"江海以卑下,故众流归之,若民归就王者."

  [2]是以圣人欲上民:所以圣人想要统治人民.上,动词,使地位在……之上.河上公注:"(圣人)欲在民上,法江海处谦虚."

  [3]先民:领导人们.先,在……之前,领导.

  [4]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重,负重,压迫.河上公注:"圣人在民上为主,不以尊贵虐下,故民戴(爱戴)而不以为重."

  [5]处前而民不害:害,妨害、为害.河上公注:"圣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后,民亲之若父母,无有之心也."

  [6]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推,推崇、爱戴.厌,厌烦.

  【译文】

  大江、大海能汇集山川百谷的溪流,是因为甘愿在最低处,所以才能使百川溪流归顺它.

  所以圣贤之人想要居于万民之上,必须要言辞谦下地对待他们;想要成为领袖,领导众人,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面.

  所以圣人高高在上,人们不会感到那是沉重的负担;站在前方,领导民众,百姓不会觉得有妨害.

  百姓很乐意拥戴他,而不会厌烦.因为他不争强好胜、计较长短,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阐述】

  老子在开篇即以江海比喻人的处下居后.山谷之中的多是些小溪、泉流,

而江海却能将这些小溪、泉流汇集到一起,形成浩浩荡荡的气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往低处流是自然本性,而江海正是因为处在低下之处,所以能成为百川的集大成者.

  李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飞将军",平时很少说话,和人聚在一起就谈论兵事,在地上指画排兵布阵;喜欢饮酒和射箭,常常根据射箭行列的密集或者宽疏来定罚谁来饮酒.这是平日里的累积.李广带军有自己的路数:在缺粮断水的时候,每当发现水源,士卒每个人喝完后,李广才去喝;士卒都吃饱后,李广才去进食.李广对待手下宽厚和缓而不苛刻,所以,每个士兵都乐于为他效命.

  应该来说,在对待手下军兵的问题上,李广是善于处下居后的.即便在李广拔刀自刎身亡之后,他的部下僚属都为他的死痛哭了一场.百姓得知消息后,认识李广的和不认识李广的,无论老少都为之落泪哀叹.李广虽然在统治者"不得势"终身没有获得封侯,却赢得人心,赢得了历史的尊重.

  左思《咏史》诗中有:"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一心想着居于人先高高在上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们往往放大自己的优点而无视别人的优点.认为自己才华出众,有别人比不了的能耐,好像哪里都缺不了他.因而他觉得自己这么了不起,应当有配得上自己的地位,接受万人景仰,实则不然,不过是"位置"高而已,自身其实只是"径寸茎".

  圣人因为恬淡无为,清静自然,领导人民时不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而使百姓感觉不到在被统治.这样的人百姓都愿意让他来领导自己,并且永远不会厌烦他.想要成为百姓的领袖,就不能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不跟别人去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之相争.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