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9
对立的因素,不就有向"福"靠近了吗?
老子告诉我们,人生的幸福不来自孟浪唐突的虚名浮欲,更不可用物质财富来衡量.幸福首先取决于自己的心灵对世俗、对外物的定位.如果能做到不强求,不贪私,不属于自己也不贪心,懂得知足常乐,那么一定会有幸福感.老子对幸福的尺度,可以帮那些苦苦追求幸福的人引导方向.
美德可使我们得到加倍的回报,而邪恶只能带来惩罚.在恶念中度日,生命虽然可以长久却无比短暂,而且质量可疑;行善积德之人才能够获得幸福,在精神上获得永生.精神力量远比一般人所认为的要强大,它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使我们既幸福又健康.
在这里,老子提出"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所以有人把老子说成是阴谋家,认为老子此章是在教统治者使用愚民政策,与暴力镇压相比,这种政策更能维持统治.但其实老子所说的"愚",并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愚蠢、傻,而是淳朴敦厚,没有尔虞我诈.这是最高境界的品德,可使万物都融入自然的规律,回归本来纯真的本质.万物都依照宇宙运行的规律发展,天下自然就可达到大治.他倡导人们不要去学习那些机巧、伪诈,损害淳朴的本性.
不用聪明机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之福.在老子看来,"慧智出,有大伪",治理国家就不会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了.智巧治国会使人言不由衷、弄虚作假、败坏风气,民无宁日,国家就不会安定了,想要长治久安就更别提了.
在一个企业里,领导者以智巧来审查人事,人们自然就用智巧来应对;他喜欢操控权术,实现个人利益,上行下效自然就会形成这种风气.领导越是任用那些耍弄阴谋诡计,投机取巧的人,下属就会越狡猾.领导者轻诺寡信,朝令夕改,企业内部的风气就越是阴险狡诈.长此以往,企业的员工全都向往狡诈虚伪,淳朴的品格则被人笑话,遭人鄙视.人们上班就是为了相互利用,人情冰冷,没有温暖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