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9
意祸患的根由在何处,应该在祸患发生之前做预防性质的工作;凡事皆是由小到大,要有耐心和毅力,一点点去完成工作.圣人做事从不违背客观规律.要培育出参天大树,就从小树芽开始细心照料;要想建摩天大厦,就要一层一层楼去搭建.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打算要远行的人,心何尝不焦急躁动呢?本来就该一步一步地走,不强行冒进,也不偷懒,心为何还如此不安呢?这说明心修炼得还不够.
只有懂得依照客观规律做事,才可以有条不紊顺藤摸瓜地去做事.在细微之处看到事情未来的走向征兆,率先把握住先机,这是最重要的.古人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老话.这是说人们往往都会轻率地开始,但并没有几个人能坚持到最后.做事虎头蛇尾的,大有人在.其实,越是到接近成功的最后阶段,越不可懈怠,应该像刚开始时那样认真、谨慎,才不至于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应该是各行各业应该遵循的心理运行轨辙,放在心上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好.说到经济领域的经营管理,不能不提到白圭——中国古代经营管理之祖,用司马迁的话就是"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即天下言及经营谋生之事,都会祖法于白圭.白圭,名舟,周人,魏文侯时为国相,他曾这样自豪地表达自己的经营之道:"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商道上的白圭,如同治国安邦胸怀韬略的大政治家,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军事家.白圭对于挣钱时机的把握,就像猛兽凶禽捕食一样突然迅捷.
对于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白圭尤其强调四点:"智"、"勇"、"仁"和"强"."智",足以知权变;"勇",可以做到当机立断;"仁",能取予适度;"强",有所坚守.如果一个人的智慧不足以随机应变,勇气不足以干练果断,仁德不能正确施行,坚强却不能持之以恒,想在他那里学到什么经商致富之道,是根本不可能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白圭善于观察时机的变化,常采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商策略,做到心里有谱.五谷丰登的年月,就大量购进粮食,并抛出此前贮藏的蚕丝和生漆;在蚕茧产出的时节,就成批买入丝帛,卖空手头的粮食.白圭有仰观天时的本领.
他发现,当太岁星处在太空的卯宫时,预示着天下将会大丰收,但第二年就会衰恶;运行至午宫,会发生大旱,但第二年就会丰收;行至酉宫,粮食会丰收,但第二年又会变成恶年;行至子宫,必大旱,第二年就雨水充足,又会丰收.所以,当太岁星处在卯宫的位置时,白圭囤积的粮食就会是往年的两倍.
要使价格上涨,就买入下等的粮食;要使每斗每石粮食的重量增加,就买进上等的种子.
白圭虽然很富足,但身上的衣物却非常节俭.他也不怎么讲究吃喝,经常忍耐并抑制自己的欲望和爱好.他还能做到与仆人们同甘苦,共患难.应该说,这位商道之祖的胆略是超出常人的,他有着无所畏惧的冒险精神.
司马迁感慨说,想必白圭有所尝试吧,能够尝试才能有所成就,这并非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