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第六十章

书名: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作者:老聃 本章字数:1296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9


第六十章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1].

  以道莅天下[2],其鬼不神[3].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注释】

  [1]小鲜:小鱼.河上公注:"鲜,鱼.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扰,恐其糜也.治国翻则下乱,治身烦则精散."王弼进一步解释道:"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家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

  [2]莅:以草铺地,作为人的坐席,引申为来临、出席.

  [3]其鬼不神:鬼,隐藏在心中人的自私、邪恶的一面,因此是邪恶力量的代表.神,显神通.

  【译文】

  管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烹饪小鱼,经常翻动,鱼就碎了,所以不能经常扰民.

  以道的原则治理天下,人心中邪恶的意念就不会发作.只有那些自私、贪欲不发作出来,人们活动的时候才不会伤害到别人.人心中的恶念不伤害人,当然圣人也不会去伤害别人.

  百姓和统治者互不伤害,从上到下的德行一致,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阐述】

  "治大国,若烹小鲜",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总统里根看到这句话,被深深感动了,并把这句话写进了他的国情咨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理再大的国家就好比烹饪一条小鱼一样,搅动过多就全都碎了.老子强调的是统治者的无为而治,对国家政事的安静无扰——"民忘于政,若鱼忘于水".

  其实,一个统治者,一个管理者,不必把自己的作为看得太重,一定要像庖丁解牛那样,"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以无

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人人可各随天性禀赋好好干活,相安无事的.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公司,如果频施"暴政"、"虐政",处处表现得都太有为了,必然会有灾祸降临.统治者顺其自然,不去侵扰百姓,百姓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王弼是这样解释的:"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家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突出地强调"静",这正是老子的本意所在.

  进一步而言,老子的哲思告诉我们的,就是时时要保有一颗平常心.不要以为国家很大,就看得很严重,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政策,要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以平常心看待,国家就能安定无恙.不管什么事发生在我们面前,躁进妄为就会限制自己,导致什么也做不好.不管这件事有多么不寻常,多么崇高,如果时时惦念着它的伟大、崇高就不能有所突破.

  老子在这里还是在说治国之道,其实他所讲的道理可以推广到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这里只是拿治国来举例说明罢了.不多事琐碎,不横生枝节,以平常心对待一切,这就很好.聪明的人绝不因为聪慧明敏,就去做干扰别人的事.

  王弼云:"道洽,则神不伤人;神不伤人,则不知神之为神.道洽,则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则不知圣人之为圣也.夫恃威网以使物者,治之衰也;使不知神圣之为神圣,道之极也."任何相对待而存在的事物,互不干扰,各自干各自的事情,比如人和鬼,圣人和俗人,这样就可以达到和谐了.一般意义上的鬼神观念,在老子这里并不存在,他认为,祸患全在人为.为人处世最需要讲求的就是得当恰切,这样祸患就无从降临人世.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