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作者:老聃
本章字数:1291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9
相近——提前积厚德,早作准备.
一般而言,节俭过度就成了人们常说的吝啬.在此章,"啬"更主要的是说人要谨慎,培蓄能量,积蓄力量.所以,"啬"讲的是善于积蓄,善于调度使用的守道大法.人之处事当有知有见,应该像农夫对待自己种植的庄稼一样:要做到不浪费,在满足了基本的需要之后,就把剩下的积蓄起来."啬"在这里又有不轻易地散去,不乱挥霍之意.这是合"道"的第一步.
厚积薄发,积攒力量,使自己在关键时刻不至于没有准备.
从养生的角度来理解,调养身体,涵养天性,最重要的就是爱惜自己的精气神.精神内敛就不会产生贪念,摒除了贪念就不会过度消耗精气神.多做好事,坚持锻炼,就可使体内的气血依照规律运行;积攒体力,打下深厚的根基,就可以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可使百病不侵,健康长寿.懂得节俭、收藏,养生就可以保养元气,治国就能使国家繁荣富强,从而无往不胜、无事不成.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会有不可估量的力量,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修身养性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治理国家便能长治久安,对于自己可以安享天年,关键就是要懂得节俭,积蓄.这个道理和树木的生长一样,根深才能高大,高大才能枝繁叶茂.所以国家的安定发展、个人安享天年都要懂得节制,甘于淡泊,不断地积蓄力量.
"道"是本体,"德"是外用,遵循"道"的规律,守本和知末要同时兼顾,不可有所偏废.遵循道的规律,守住万物的根本,这样"德"的发挥才能留有余地,保有"外用"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所以能够善于积"德",谨慎用"德",就没有事情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