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9
.万物自然而然即共处于天地间,这就是和谐.婴儿代表一种最原初的状态,把有道的人比喻为婴儿,是指他能归于至朴,永远不偏离根本,总是顺其自然地发挥能动性.
赤子之心就是人之本心.有人就说,要听从你内心的声音,特别是当心是坚强有力的时候,更应如此.不要与自己的本心背道而驰,因为它能预先敏感到很多事情.它是你与生俱来的先知.有许多人,总是为一些事情所惊扰,满怀恐惧;然而,他们却并不设法预防,只是听凭命运的捉弄,可是,这样无所作为的内心,恐惧又有何益?有的人不是这样,恐惧之心总是给他们预示,长鸣警钟,在他们失败之前挽救他们.
刚出生的婴儿,不知世界为何物,心灵至纯,阴阳调和,所以怎么啼哭嗓子也不会嘶哑.婴儿的状态就是"和之至也",就是最和谐的状态.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正常状态.要想养生也要经常保持和的心态,努力创造与大自然和社会相和谐的生活环境.《黄帝内经?素问》在谈到养生方法就非常推崇"和":"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牢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白数."这和老子的养生思想一致.
人的一生都是在元气的消长、调和中度过的.所以要达到养生的目的,就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元气.出生之时,遗传了父母的元气,那是先天之气;成长的过程中也会从饮食和空气中补充能量,那是后天之气.如果父母是身体健康、乐观开朗的,子女就会获得充足的先天元气.如果父母就有病或营养不良,子女就会先天不足,体弱多病.健康的婴儿出生时,精气是最充足的,虽然也会补充后天之气.但是随着他的成长,他就会去感知这个世界,去经历,去拼搏,心智不断地成熟,精气却在不断地消耗,等到元气耗尽,他的生命也就终结了.要想健康长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可能地少消耗元气.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相结合才能长久,所以要善于积蓄,补养后天之气是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
老子说,不合乎大道的,很快就会完蛋.过分强大就会衰老,贪生纵欲是不会长久的,无论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