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8
个打扮艳丽的侍女,上完厕所还要换一套新衣服.后来他得罪了赵王伦,身陷囹圄,他还以为顶多就是被流放,等上了断头台才大梦初醒:"他们是要谋取我的家财啊."押送他的人说:"早知道财多害命,如果早早都散去,何至于此."可这时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老子早就洞悉了"多藏必厚亡"的道理,所以也给出了解决的办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不领悟"大道",淡泊宁静,就会追逐世俗的功名利禄,为了追名逐利就要压抑自己的真心,扭曲自然的本性,被这些东西牵绊,就会丧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深有感慨地说:"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并且他告诫自己也警醒别人说:"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百年归丘陇,用此空名道".为了如浮烟的虚名,就要放弃自尊对别人阿谀奉承,这样活着太累;为了虚名,抛弃自我,指跟从别人的脚步,实在是不值得.就算人们懂得了这个道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因为知足表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意味着放弃,在奢侈享乐的洪流中,有的人为了获得满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怎么舍得主动放弃.正因为这样,那些知进退,懂得舍得的人才难能可贵,并且像老子所言"可以长久".
所谓"舍得",有舍弃才能有所获得,只是你要选择什么才是心中最重要的.在张良几次获取赏赐却又总将它们放弃的同时,他其实是在选择:舍弃"金百镒,珠两斗",得到了忠于职守;舍弃三万户的封邑,得到了谦虚和别人的信任;舍弃功名利禄,得到了世人永远的敬仰和自己的久安.天生富贵的张良不惜千金寻求刺客为国家复仇,金银财宝、爵位俸禄在他心中的分量很轻,可以潇洒地弃置在一旁.如此虚静澄澈的心境,是针砭得失之感的最佳选择.
在资源稀缺的世界上,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一些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是相应地放弃其他物品的价值成本.其实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精力等各种资源.这就要求每个人理性地判断选择哪种资源更有价值,让决策的机会成本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