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第四十三章

书名: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作者:老聃 本章字数:1070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8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1]天下之至坚.

  无有[2]入无间[3],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4]及之.

  【注释】

  [1]驰骋:本指马奔跑的样子,这里指自由穿梭,不受阻碍.

  [2]无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比如水.

  [3]间:间隙、缝隙.

  [4]希:同"稀",很少.

  【译文】

  世间最柔弱的东西,在最坚硬的东西间来回穿梭,而没有任何阻碍.

  没有固定形状的东西可以进入没有间隙的东西,我由此知道了任其自然的好处.

  无声胜有声的教化,任其自然的好处,天下很少人能达到.

  【阐述】

  老子在此章中论说了"无为之有益"的思想原则.至柔攻至坚,柔弱胜刚强,此乃自然之理.圣人因之,继续重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论调(第二章).

  大自然不会开口说话,但是会用现实教育人类.人类如果对森林乱砍滥伐,就会出现反常的气象;人类如果破坏植被,土地就会变成沙漠;人类如果污染了江河湖海,就会有大批鱼类死掉.大自然自有他的规律,按照这个规律运行,就会很有益处.行为做事不违背规律,言传身教不违背真理,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所以,我们主张言教和身教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尊重客

观规律.

  领导者的最好状态是,时刻不忘给下属提供帮助,但又不让下属过分依赖他.领导者的责任是你在执行领导的责任,并不让人觉得会产生干扰性的"动作".团队前进的方向和每个人心里想的都一致,让人感觉不到管理者时时刻刻在施加影响.

  "不言之教",意谓靠行为、行动去实际地教育、感染和影响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不言之教"的真谛.

  《国语?鲁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季文子虽官居鲁国宰相,但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责问:"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形象吗?另外你不怕朝廷上百官耻笑你吝啬吗?"季文子答曰:"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敢让全国父老姐妹食粗饭穿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而且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能代表国家的形象,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马就会给国家争光了吗?"孟献子听说后,很生气把仲孙幽禁了七天.仲孙得到教训,也开始学习季文子的节俭.很快消息不胫而走,在季文子的影响下,鲁国朝野出现了俭朴的风气.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