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第四十章

书名: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作者:老聃 本章字数:1602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8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1]道之动,弱者道之用[2].

  天下万物生于有[3],有生于无[4].

  【注释】

  [1]反者:同"返",反复,循环,周而复始.

  [2]用:用途,应用.

  [3]有:有形的,看得见的.世间万物都是有形体的.

  [4]无: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

  【译文】

  循环往复是道运行的规律,因为物极必反,为了防止过于强盛,会转向衰落,保持一定程度的弱势,是道的规律的应用.

  天下万物都是从有形之中产生的,而有形的东西是从混沌虚无中产生的.

  【阐述】

  本章字数虽少却概括了道的运动规律,即对立统一这一辩证法,这是理解《道德经》的关键."反"是这一章的中心,就这一个字便可将老子五千言说尽了.王力先生《老子研究》说:"老子之道,以自然为源;以无为体;以反驶处柔为处世之方.此数句乃全书纲领,洋洋五千言,莫能外也."

  在老子书中,"反"字含有返本归真,回到始基,退回零点的意思.全文说"反"、说"归"、说"复"的地方有很多处,如第十六章中,"夫物芸芸,各复归根"和第二十章中,"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意思差不多相同,都是回到原初,回到根本.事物回到根本后,又会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一年之中,有四季的循环;一月之中,有月儿阴晴圆缺的循环;一天有日出日落的循环.这是这些循环让大自然的万物生生不息.

  "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但"无为"不是目的,目的是"无不为"."无不为"又是"无为"的自然的结果,不是刻意所能得来的."弱者道之用",万物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强势而有压迫力的,它们总是呈现出柔和、自然,和其他的事物不相排挤.只有"弱"才能为变"强"留有余地.陈黻宸说:"道本不计强弱,而唯弱才可以反强.反者,自然而然者也,是绝无丝毫求强之心存乎其间,然而天下之道莫大乎是."世界万物都是从"无"中生"有"

,"无"就是柔弱,由此可以生成万物,并使之刚强.苏辙说:"世之不知静之为动,弱之为强,故告以物之所有生者".初始时都是很弱小的,一段时间后,不断地发展完善,慢慢地才会强大起来,而强大到极点就又会衰弱.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只看到强大,对自身也是,总是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加以利用.其实"强"只是"弱"的变化,并且弱点也并不完全是弱点,换个角度看,并善于加以利用,示弱往往会为自己赢得机会,成为突破口.

  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使越国报了灭国之仇,是大家熟知的故事.可是勾践是怎样在仇家的身边得以存活的呢?就是不断地示弱.

  当初,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后,勾践就以割地、献宝、送美女为条件表示投降,最终使夫差同意越国投降.后来勾践夫妇作为俘虏被押到吴国.勾践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弄得蓬头垢面,根本就不像一个君王,而且他从来不会抱怨,好像已经甘心当下人了.夫差囚禁了越王,但还是对他不放心,时常派人去看他.回来的人报告夫差说,苻坚夫妇生活艰苦,劳动勤快,很老实.

  夫差还会叫底下的人故意侮辱勾践,可是勾践也都承受下来,好像已经麻木了.

  有一次,夫差染病,宫中的大夫束手无策,夫差只能在宫中调养.勾践听说后,就面带焦急的神情去探望.他进去的时候,正赶上夫差大便完.勾践就走上前,打开马桶盖子,看了看,还问了问,最后甚至抓起来尝了尝.然后他对夫差说:"恭喜大王,您的病很快就会好了."夫差有震惊又糊涂问:"你怎么知道?"勾践回答说:"大王粪便呈黑色,奇臭,尝了一下有苦味.说明您排除来的都是毒物,毒物排尽,大王的病自然就好了."夫差很感动,承诺病好后,放他回国.几天后,夫差果然病愈,并遵守诺言,放他回国.回国之后的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了吴国.

  试想,如果勾践沦为阶下囚后,以硬碰硬,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怎会有后来打败吴国,并称霸诸侯呢?适当的示弱是为了麻痹敌人,为图强留下余地和可能性.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