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第三十一章

书名: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作者:老聃 本章字数:1964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8


第三十一章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1],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2].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3]为上.

  胜而不美[4],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5],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注释】

  [1]不祥之器:不吉祥的东西.河上公注:"祥,善也.兵者惊精神,浊和气,不善之器."

  [2]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平时以左边为尊贵,战争时,以右边为尊贵.古人以左为阳,以右为阴,阳生而阴杀.

  [3]恬淡:安静,淡然.不因操控军队,就自鸣得意.

  [4]胜而不美:战争取得胜利,而不扬扬得意.

  [5]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偏将军坐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上文提道,"用兵贵右",用兵时右为尊贵.河上公注:"偏将军卑而居阳者,以其不专杀也.上将军尊而居右者,其言主杀也."

  【译文】

  军队用的,是战争的武器,很不吉祥,不用说人,自然界的花鸟虫兽都因受到危害而厌恶它,所以遵循大道之人都不愿使用它.

  君子平时以居于左边为尊贵,战争时右边才是尊贵的位置.

  战争会预兆凶年,不是君子应该提倡的,如果迫不得已要发动战争,要淡然处之.

  不要因为取胜了,而扬扬得意,那些胜利后的得意之人,是那种喜欢杀人的人.

  喜欢杀人的人是不会显达于天下,受人称颂的.

  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贵,凶丧的事情以右边为贵.

  战争中,偏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这是在按照丧礼的样子在行事啊.

  战争中杀了太多的人,要以悲伤沉痛的心情来对待,打了胜仗,也要给战死的人举行葬礼.

  【阐述】

  战争会衍生出仇恨、暴力和恐怖,动辄血流成河、横尸遍野,将人类辛苦的社会财富化为乌有,使国家贫困、凋敝,所以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既然它是那么的不吉利,当然要谨慎地对待.但老子对战争也不是一概否定的,他反对战争是因为怀有一颗悲悯之心,想要保护民众.战争有它不同的性质,和不得已而存在的理由,比如,保卫战争都是为正义而战.所以,老子的观点是,不是不可以用兵,是"不得已"时才用.

  墨家的代表墨子是个有名的反战派,他的主要主张就是"非攻",他

将战争分为两类:一种是讨伐无道的战争,是正义的,比如周武王伐纣的战争;另一种是"攻无罪"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比如战国时期各国的混战.

  诸葛亮为了替蜀汉平定后方,曾六破蛮兵七擒孟获.在一次和孟获的军队对决时,他曾用地雷和烈火,火烧孟获主将兀突骨和他的三万藤甲军,使得敌方的军队在盘蛇谷中纷纷相拥被活活烧死.

  诸葛亮从山上往下看时,看到被烧的那些蛮兵伸拳舒腿,头脸被大炮打得血肉模糊的惨状,并且闻到道遍布山谷的尸体散发的恶臭.这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庆功邀赏,而是对杀戮同类的深切愧疚和痛苦,流泪叹息道:"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并且以凶丧的仪式处理胜利,得到了被征服的南方人民的尊敬,被称为"慈父".诸葛亮对自己的国家尽忠职守,对人类的苦难也有深切的怜悯和同情,不愧为"心存正道合神明".

  春秋无义战,诸侯争霸的战争都是为了掠夺土地和人民.可是,要在群雄中长盛不衰,就要更加谨慎地对待战争.当时,卫国和晋国相邻,卫国经常受到侵略,实力逐渐转弱.迫于形势,卫灵公为了自保,不得不依附晋国.但卫灵公为了不长久受晋国摆布,就和齐景公结盟,叛离了晋国.晋国得到消息后,非常震惊.晋国将军赵简子,刚毅勇猛,为维护晋国的霸主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晋非常赏识他.知道卫国叛变后,他立刻调动军队,想以武力征服卫国,攻打卫国的国都帝丘.

  但是赵简子并没有意气用事,盲目出兵.为了了解卫国的情况,他派一个叫史默的亲信,去探听敌情,让他一个月内把卫国的情况摸熟,回来报告.他准备在报告回来之后,再决定是否出兵.赵简子一边练兵一边等史默.可是一个月后,史默也没回来.这时有人沉不住气,认为卫国是弱国,抵挡不了晋军,劝赵简子发兵.可是赵简子很冷静,认为卫国既然敢叛变,肯定是做好了准备的,而且史默没回来,可能有意外的情况,他坚持要等史默回来再作决定.又过了很长时间,史默才回来.不过,他带回来的消息,正如赵简子预料.卫国现在政治清明,任贤用能,人才济济,并且国民都同仇敌忾,要和晋国决一死战,如果强行攻打,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赵简子听说卫国的情况后,果断决定按兵不动,并面奏国君,取消了攻打卫国的计划.

  赵简子在实力超过对方的情况下,能够按兵不动,冷静分析,为后人传颂.正是因为他的冷静使卫、晋两国的一场恶战消失于无形.试想,就算晋国战胜,结果也只能是两败俱伤.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