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8
国,并天下,秦王嬴政称帝,即秦始皇.李斯劳苦功高,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夺得天下,就要治理天下.作为丞相,李斯辅佐秦始皇修明法令,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对外平定四夷,秦朝版图得到了极大的延伸.但作为国家重臣,李斯现在想的不是如何劝阻秦始皇的暴行,而是怎样保住自己的权势名利.
李斯多年辅佐朝廷,事事顺着皇帝的心意,因而享有他人没有的宠信.大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的郡守,几个儿子娶的都是秦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李由请假回咸阳探亲,李斯在家里摆酒设宴,百官都前来捧场祝贺,门庭车骑数以千计.此时的李斯登上了富贵的顶峰.
李斯本来是楚国上蔡的一介布衣,现在位极人臣大富大贵,心里不能不有一丝惶恐,因为李斯心里很明白,物极则衰,不知道漫漫前途会是怎样.果不其然,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秦始皇在外出游时驾崩,李斯一下子失去了依靠.中枢府令赵高密谋废嫡子扶苏而立庶子胡亥,并让李斯一同参与.赵高此时一下子扼住了李斯的喉咙,他非常清楚李斯想要什么.
屈于赵高的胁迫,也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和财货,李斯失去了立场,失去了做人臣的轨辙,他开始一步步退却.
胡亥继位,成为秦二世皇帝.赵高升为郎中令,常在宫中侍奉皇帝,由此掌握了大权.而李斯对赵高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于是,赵高开始布局,陷害李斯谋反.痛苦的挣扎,无谓的反抗,对李斯的折腾整整持续了将近一年.李斯最后被腰斩于咸阳集市之上,夷灭三族.
就在李斯走出牢狱时,李斯看着一同押解出来的小儿子,说道:"我还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追逐狡兔,还能办得到吗?"显然是不可能了,政治敌手对他欲杀之而后快.父子两人深知此理,相对痛哭不止.生命至此,方才露出李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心愿——活下来,与家人尽享天伦之乐.
大千世界品物繁多,包括人在内,每个事物都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和逻辑逐渐发展,直至"至善至美"的境地.只要还没达到顶峰就会一直发展下去,不断地得到外界的补充和助益,一旦达到顶峰无可发展,没有余量就会转而萎缩、衰落.这是铁的规律.
人的业绩和作品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可以说是寥若晨星.真正知晓并理解世相的人,能够欣赏每一件臻于完美的东西,却并不求其完美.如此品位的欣赏方式,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达到;即使有人略通一二,也难以深切体味其中的神髓.
在高处,想想怎么走下来,不然会摔下来,很疼.在低处没关系,慢慢往高处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最好.看问题时,多关注那些即将走向完美的;做事情,尽可能趋向完美,但尽量不要把事情做绝.还是那句老话,把握好时机,做到八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