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8
,马上答应前去.伍子胥为人刚正不阿,能够忍辱负重,深知如果听命前往,父子三人都会死掉,于是劝哥哥不要前去,和自己一起逃跑,等将来有机会再为父亲报仇.伍尚不听,说你可以离开,如果你能够报杀父之仇,我可以去死.最后的结果不出伍子胥所料,伍奢、伍尚父子遭到杀害.伍家父子何等显贵的家族和出身!转眼之间就成了刀下之鬼,这难道就是忠臣的结局?
伍子胥逃命离开楚国,听说太子建在宋国,就直奔宋国而去.刚到宋国,正值该国政局变乱,于是和太子建又逃奔到郑国.还好,他们在郑国得到了礼遇.不久,又来到晋国.晋顷公说:"太子在郑国得到很好的接待,说明郑国人相信太子.如果太子能够利用郑国的信任,做我的内应,里应外合必定能灭掉郑国.到那时,我就可以把郑国封给太子."太子建禁不住晋顷公的诱惑,马上答应下来,并再次来到郑国.但没有不透风的墙,郑国人很快知道了太子建的阴谋,当即杀死了他.伍子胥得知太子建在郑国被杀,就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胜逃往吴国.
忠臣伍子胥再次踏上亡命之路.伍子胥带着胜走到昭关,差点被官兵抓住,好不容易才徒步跑到江边.后边有官兵在紧追,前面又有大江拦路,几乎已经不可能脱身活命了.此时,江上出现一条渔船,渔夫见伍子胥有难,便将他们引渡过河.伍子胥还没有抵达吴国就生病了,他忍受着病痛和饥寒,靠讨饭活下命来,总算护送着胜来到了吴国.
伍子胥在吴国安顿下来,不用再四处逃命.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和太宰伯嚭的辅佐下,攻占了越国很多土地,又大败楚国,在诸侯国中渐渐确立起霸主地位.后来,吴国军队击败楚军,攻入郢都,新即位的楚昭王只得外逃,伍子胥便掘开楚平王的坟墓,对着楚平王的尸体鞭打了三百下,算是为死去的父兄报了仇.
这只是忠臣义士的暂时胜利,伍子胥最终没有逃脱乱局中的宿命.吴王阖闾病死之后,太子夫差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得以继位.伍子胥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意复国,劝夫差除掉勾践以免后患,但夫差不听.吴王夫差最信任的是太宰伯嚭,伯嚭在夫差耳边说的都是好听的,为争权夺利开始肆意诋毁伍子胥.吴王逐渐疏远了伍子胥,并把他派到齐国去.伍子胥深知吴国的命运堪忧,就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朋友然后独自一人回吴国复命.
最终,吴王夫差派人赐伍子胥一把剑,让他自杀.临死前,伍子胥仰天长叹道:"我为吴国的霸业尽心尽力,现在大王却听从小人的谗言而让我自杀."于是告诉门客:"待我死后,请把我的眼睛悬在吴都的东门之上,我要看着越寇入侵、灭掉吴国."说完就自杀身亡.吴王听到伍子胥的遗言,愤怒异常,命人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革袋子抛入滔滔的江水之中.
伍子胥父子是历史的正面,让人感佩不已;历史的反面又是正面的底色,否则正面的美名无从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