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第十五章

书名: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作者:老聃 本章字数:1336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8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1]兮,若冬涉川;

  犹[2]兮,若畏四邻;

  俨[3]兮,其若客;

  涣[4]兮,若冰之将释;

  敦[5]兮,其若朴;

  旷[6]兮,其若谷;

  混[7]兮,其若浊.

  孰能浊之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止?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注释】

  [1]豫:犹豫不决,引申为保守小心.

  [2]犹:警惕,警觉.

  [3]俨:恭敬,谦让.

  [4]涣:宽松,使人不紧张.

  [5]敦:敦厚,朴实.

  [6]旷:宽广,博大.

  [7]混:混沌,不明事理,在此指大智若愚的样子.

  【译文】

  古代那些善于遵循"道"的自然法则的人,能够见微知着,领悟玄妙、深奥的道理,他们所达到的高深境界,是一般人认识不到的.

  就是因为普通人难以认识,所以要勉为其难,将他们的状态描述出来:

  他们行事保守,考虑再三,就好像冬天从结冰的河面上走过,谨慎小心;

  处事警惕,警觉性高,就好像周围危机四伏;

  态度恭敬、谦卑,好像时时都在别人家里做客;

  宽容和蔼,就好像春暖即将融化冰凌;

  敦厚朴实,好像浑然天成,未经雕琢;

  心胸宽广,就好像能容纳万千的山谷;

  看似愚钝,不经世事,好像浑浊的河水.

  怎样能使混沌不清停止?沉静下来,浊物自会沉淀还原本来的清澈.怎样才能使安定长久地保持在一定的状态?变化总会悄无声息地生发出来.

  掌握了这样的规律的人,永远都

不会自我吹嘘.正是因为他们不会骄傲,所以虽然已经陈旧的思想,却能推陈出新,不断提高.

  【阐述】

  涉大川,就是过大河,假使你不是开着车走大桥,而是步行过桥,或乘船横渡,游泳穿越,即便是在今天,也需要我们内心戒惧,动作谨慎,不得躁急,想好了再去作为.这是大自然的力量,它会给身在其中的人以压迫性的势能,挤出人性人心蕴涵的端绪来.如果是冬天过河,那就需要更加小心翼翼,不能遽然前行,要试探,要落实,不能出差错有危险.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提高警惕才行.

  今天,涉大川的机会是少了很多.记得,在都江堰景区走过一次吊桥,长长的,一走一晃悠,低头看就是奔腾不息浪花翻滚的岷江,举目四望是若在手际的青山.不敢大声喧哗,不敢杂念丛生,心绷得紧紧的,只求江水自流,只求我行其上别出差错.虽然知道走这座桥的人已经有很多了,一切都应该是安全的,但心还是紧张,紧张到有面临危境的诡异的说不清楚的幸福感.

  得道之士应该也有同样的一种感觉吧.

  道体,恍恍惚惚不可捉摸,如何把这个难以讲清楚的对象讲清楚、讲透彻就是一个大难题,大挑战.老子说,我勉为其难描述一下.这一章老子透过体道之士的状态,进一步绕圈子为我们论说道体.老子罗列出体道者的容态和心境:慎重,戒惕,威仪,宽和,敦厚,博大,浑朴,愚钝.

  谁都有头脑发昏的时候,关键是能意识到自己在"混账",并改正过来.老子所谓的"善为道者"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慢慢地澄清;在安定中变动,慢慢走向进步.体道者有很多特点,我们其实可以一个个来学,尝试着学会一个就长进一点.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