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7
稣大一岁)一直是个非常严谨的孩子,很早就离开了自己的家庭,走进死海边的孤寂荒漠,思索神圣的问题。
施洗者约翰在荒漠他远离农庄和工场的喧嚣,他深思着尘世间的种种邪恶,不过说实话,关于那个世界,他其实什么也不知道。
他本身对生活没有私欲。
一件由骆驼毛制成的旧衬衫成为他仅有的财产。
他所吃的,是仅够维持生存的最简单的食物。
除了犹太祖先写下的东西,他什么书都不读。对近在咫尺的文明的西方人的所言、所思、所为,他一概不知。
他坚定不渝地绝对信奉耶和华,很快就开始自比为以利亚、耶利米和其他本民族的优秀领导人物。他本性是善良的,也希望整个世界都能够分享到他的美德。所以,当他看到老希律和他的可恶的儿子们所制造的危害、注意到自己的同胞对父辈的律法缺乏热忱时,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告诉犹太人某些他们本该了解却好像已令人遗憾地忘却了很久的事情。
他粗野的外表和激昂的言辞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凡是他现身的地方,都会聚集起大量的人群。
当他谈论即将到来的审判日时,一把肮脏而杂乱的长须随风飘动,双臂也激动地挥舞着,这个约翰,是一个能使最顽固不化的罪犯的内心深处都会产生疑惧的人。
很快,人群就开始私下低声议论,此人不是别个,正是大家期望已久的弥赛亚。
但约翰自己并不愿意听到这些。
他说自己不是救世主弥赛亚。耶和华派他来,仅仅是为真正的弥赛亚的来临做准备的。
然而,人们总是喜欢带点神秘色彩。他们并不相信约翰这个简单的说法。他们认为,即使他不是弥赛亚,至少也是先知以利亚重生,来展示更多的奇迹。
约翰对此仍然否认。
他牢固地坚持着他为自己选定的那个角色。他不过是上天派来的一个卑微的信使,受命向世人传递绝望与希望的讯息。
而在所有人等待着被迫经受烈火的最后洗礼(以清洁他们的有罪之躯)的同时,他愿意用河水先为那些决心悔改的人施洗,作为他们重新信奉耶和华力量的标志。
这深深地震撼了犹太人。约翰的名气很快从一村传到另一村。四面八方的犹太人纷纷赶来看望他、听他讲道,并接受这位神奇的新先知的亲自洗礼。
施洗者约翰最后,约翰成功布道的消息传到了加利利。
在那里的拿撒勒村,耶稣正在家里过着一个学徒木匠的平静生活。
耶稣在12岁那年,父母曾带他到耶路撒冷去守逾越节。此次对圣殿的参观,给这个男孩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圣殿必要的礼仪结束后,马利亚和约瑟就返回北方了。耶稣并没有和他们同行。父母认为,耶稣肯定是和另一群拿撒勒人在一起,到晚上就会到家。
但是当夜晚降临时,他们的儿子耶稣依旧不见踪影,而且别人都说没看见过他。约瑟和马利亚担心出事,便飞快返回耶路撒冷城。
经过一天的搜找,他们终于在圣殿里发现了耶稣。耶稣正在这里和一群拉比(犹太教教士)探讨高深的宗教问题。
耶稣看到自己吓坏了可怜的母亲,便承诺他再也不乱走了。
但是,现在,他已长大成人,又非常关心当前时代的社会问题。因此,一听到约翰(现在普遍地被称做施洗者约翰)的消息,他就离开了拿撒勒,步行前往死海,加入到那些永远跟随这位严厉先知的人群中,并强烈恳求得到约旦河泥水的洗礼。
死海与表兄的见面,让耶稣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冲动。
因为在这里,耶稣亲眼目睹,到底还有人勇敢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约翰的态度和他对事物攻击的方式,并不是很对耶稣的口味儿。
耶稣生活在北方,那里有美丽的牧场,而约翰则出自南方贫瘠的农场。这些童年的生活环境,让两个表兄弟性格迥异。
耶稣感到约翰能够教给他很多东西。他也请求表兄为自己施洗。此后,时间不长,他就决定到旷野去,在孤寂中寻求自己的灵魂。
耶稣在旷野当耶稣回来时,约翰的事业正迅速地接近尾声。这以后,两个人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
这并不是耶稣的错,而是某个他无法控制的局面的结果。
只要施洗者约翰只谈论一些天国到来的事情,当权者就不会打搅他。可是,一旦他开始批评更具现实性的犹大王国,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幸的是,约翰总是有充分的理由指责小希律王在私生活方面的过错。他和老希律是一路货色。
当他和他的异母兄弟腓力都被召到罗马讨论政事的时候,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兄弟的妻子希罗底。
希罗底根本不喜欢自己的丈夫,她很愿意嫁给希律,条件是他(希律)首先要和自己的妻子--来自佩特拉名城的一名阿拉伯妇女离婚。
那时候的罗马,只要有钱,所有的事情都能办到。希律离婚的事情获得了成功。
罗马士兵希罗底成了希律的王后,希罗底的女儿莎乐美,也搬来与她的继父生活在一起。
加利利和犹大的人民对这一有违伦理的事情感到非常震惊。但他们明智地保持着缄默,在隔墙有耳、国王的士兵随时有可能偷听到的情况下,他们并不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然而,约翰在这样的恶行面前,意识到自己作为耶和华意愿的执行者的重任,却不可能保持缄默。
他无时无刻不在谴责希律和希罗底。
地牢假以时日,约翰的严词谴责有可能达到激怒人民、引发暴动的程度,而这事,却正是当权者要不惜一切代价加以制止的。
国王逮捕约翰的命令下达了。
即便如此,约翰这位先知仍然拒绝保持沉默。从阴暗地牢的底部,他继续攻击着这对王族夫妇,在他眼中,他们比普通的奸夫淫妇好不到哪去。
小希律王处境困难。从个人安全的角度考虑,他非常害怕这个无名先知的神秘力量。
无名先知不过,他更畏惧妻子的利舌。
有一天,他想让人处死约翰,但到第二天,他又会有所缓和。他说,如果约翰保持沉默,就可以获准免死。
最后,希罗底终于不耐烦了,她决定结束这种游移不定的局面。她知道丈夫非常宠爱继女莎乐美,这个女孩儿舞姿优雅,希律很爱看她跳舞。
希罗底告诉女儿,除非国王答应她的一切请求,否则她就不在王宫中跳舞。
希律轻率地说"可以",于是莎乐美按照母亲的教唆,要求得到施洗者约翰的人头。约翰已离开地牢
希律很后悔自己的愚行,提出如果她允许他收回成命,他情愿把整个王国都送给她。但母亲和女儿都丝毫不为所动。于是,约翰就被下令处斩了。
刽子手走进锁着先知约翰的地牢。一分钟以后,约翰的人头就送到莎乐美面前。莎乐美吓得浑身发抖。
这就是约翰之死。约翰是一个勇于在沉溺于享乐的世界当中谈论严峻事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