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0:22
3.毫不傲慢地接受,毫不勉强地放弃。
34.你见过一只手或一只脚被剁掉,或头颅被从躯干上砍下,身首异处。一个人如果不满于他所遭遇的事情,自绝于人类,或行为孤僻,那他也正是这样对待自己。你可以说,你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脱离自然的整体;因为根据你出生的法则,你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如今,你把自己切割掉了。然而,这里有一个很微妙的条件,你能够重新回到整体。神没有把这一条件加诸其他的部分,一旦分离出去,它们便不可能重新合在一起。是的,看看他对人的仁慈吧,那是何等荣耀!他使得人有这样的能力:永不脱离整体,即使脱离了,他还可以回来,与其余的部分重新联为一体,重新获得他作为组成部分的一席之地。
35.正如宇宙的本性赋予了每个理性存在以几乎所有的力量,我们也正是从它那里得到了这样的力量;既然宇宙的本性能够把它所遇到的任何干扰或反对塑造得适合于它的目的,并在预定的事物秩序中给予它一席之地,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那么,理性动物也能把每一种妨碍转变为自己的可用之材,并为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它们。
36.不要让想象中的整个生活图景把你吓倒。不要满脑子想着那等待你的有多少怎样可怕的恶,面对眼下的每一种情况都要自问:这一经历中究竟有什么是压倒性的、不能忍受的?在如实回答的时候你会感到羞愧。要进一步想到,把沉重的负担带给你的,既不是未来,也不是过去,而是现在。不过,这样的负担微不足道,只要你把它孤立起来,并责备自己:难道就连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扛不住。
37.潘西亚(Pantheia)如今是否还守在她丈夫的墓旁?帕伽玛(Pergamus)呢?卡布里亚斯(Chabrias)或狄俄提姆斯是否还守在哈德良的墓旁?真是荒唐!就算他们如今依然坐守在那里,死去的人会知道吗?就算他们知道,他们会不会高兴?就算他们高兴,那会不会让哀悼者长生不死?他们还不是和别人一样,注定要变成老头老太太,然后死去。那么,当他们死去的时候,他们又会给他们所哀悼的人留下什么呢?不过是臭皮囊里包裹的一堆恶臭难闻的腐朽之物而已。
38.你是否有敏锐的眼光?正如常言所说的那样:始终要明智而有判断力地使用它。
39.在理性动物的构造中,我看不出有哪种美德跟正义不相容,但我看到了跟享乐不相容的东西——克己自制。
40.驱除你对于任何假想痛苦的意见,你的自我就会确保无虞。那“自我”是什么?就是理性。但我并不是理性。就算这样吧。无论如何,不要让理性使自己痛苦,即使你身上的任何部分出了毛病,就让它有意见好了。
41.对动物的天性来说,对感官认知的妨碍就是一种恶,正如对冲动的妨碍也是一种恶。同样,如果有其他东西妨碍植物的构成,对它们来说那就是一种恶。因此,对智性来说,妨碍智力就是一种恶。不妨把所有这些应用于你自己。痛苦或快乐是不是攫住了你?就让感官去关注吧。你是否不得不做一件事情并受到了阻挠?如果你的推动力期望你无条件地实现它,那么,对于作为理性动物的你来说,失败就立即成为一种恶。但是,承认普遍的局限,你就不会受到伤害,甚至也不会受到妨碍。事实上,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有办法妨碍心里的内在意图。因为,无论是火焰、钢铁、暴君、辱骂,还是其他什么,都不能触及你的内心:一个球体一旦形成,它就一直是浑圆的。
42.如果我自寻痛苦,那是不对的,因为我甚至从来都不曾故意让别人痛苦。
43.此事使此人高兴,彼事使彼人高兴。而对我来说,如果能使自己的理性保持健全,对任何人以及人所遭遇的任何事都不侧目而视,而是友善地看待,按照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接受并利用每一事物,那就是值得高兴的事了。
44.注意,要把当下这个时代视为己有。那些宁愿追求身后之名的人没有认识到,他们的后人必定就像他们所不能容忍的同时代人一样,都不过是要死的凡夫俗子。就算他们遥远的声音发出了这样那样的回响,就算他们对你有这样那样的看法,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45.你可以把我拿起来,爱扔到哪里就扔到哪里。因为不管在哪里,我也会让我“内心的守护神”保持宁静,也就是说,只要在它本身并在它的活动中都能遵循其固有的法则,也就心满意足了。
仅仅因为换了个地方,我的灵魂难道就该局促不安、自贬身价、奴颜婢膝、贪得无厌、紧张挣扎、惊慌失措,值得吗?什么事值得它这样呢?
46.与一个人的本性相违背的事情,没有一件会发生在他身上;与牛的本性相违背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一头牛身上,与葡萄树的本性相违背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一棵葡萄树身上,与石头的本性相违背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一块石头身上。因此,如果所发生的只不过是一些自然而然、习以为常的事情,为什么要愤愤不平呢?因为,共同的大自然不会把你不能承受的事情降临在你的身上。
47.当你因为外部的困扰而焦虑烦恼时,让你烦恼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它的主观判断。你完全可以在片刻之间宣告这样的判断作废。不过,如果你所烦恼的是自己性格当中的某些问题,谁又能阻止你纠正应该对此负责的准则呢?同样,如果是因为没有去做那件在你看来正当合理的事而烦恼,那为什么不去做而宁愿烦恼呢?因为路上有狮子挡道。那也用不着烦恼,因为不做这事的责任并不在你。可如果不做这事活着就没有价值呢?那就辞别人世吧,像实现了自己目标的人一样安详地死去,泰然接受那阻挠你的障碍。
48.千万不要忘记,那主宰一切的理性,当它不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即使它的拒绝纯粹出于反对,而不是出于什么道理,但只要它专注于自身,它也会对自己感到满意,此时,它表现得不可征服——而如果他对事情的判断是基于合理的理由,而且经过深思熟虑,那么它就更加不可征服了。因此,不被激情所左右的心灵,就是一座堡垒,一个人再也没有比这更加坚固的堡垒了,他永远可以到那里去寻求庇护,并且不会被攻陷。没有发现这座堡垒的人是无知的,而发现了却不去那里寻求庇护的人是不幸的。
49.除了最初的印象所传达的信息之外,不要再对自己说什么。有人告诉你,某某说你的坏话。这事已告诉你了,但并没有告诉你:你受到了损害。我看到我的孩子在生病。我看到了这一点,但我并没有看到他命在旦夕。那么,要始终保持第一印象,不要在内心里添油加醋,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不过要补充这一点:我对这个世界上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都习以为常。
50.这条黄瓜是苦的。扔掉它。路上有荆棘。绕过去。这就足够了,你大可不必补充道:这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种东西?这就像你在木匠或鞋匠的店铺里责问他们为什么有木屑和碎皮,同样会被他们所嘲笑。他们有空间处理这些碎屑,而宇宙在自身之外却没有别的空间;但它高超技艺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尽管它被局限于自身,但它能够把自身内部看上去衰朽无用之物转变为它自己的物质,从这些物质中再次产生出其他新的物质;这表明,它不需要自身之外的任何东西,也用不着专门的角落来存放他可能丢弃的衰朽之物。它自己的空间,它自己的物质,还有它自己的技艺,就是它所需要的一切。
51.做事不要拖延,谈话不要混乱,思维不要含糊;灵魂不要完全关注自身,也不要情不自禁地焦虑不安;在生活中要给自己留出一点闲暇。
他们杀戮我们,他们肢解我们,他们用咒语伤害我们!这如何能阻止你的心灵依然纯洁、稳健、清醒和公正呢?试想,一个人站在清澈甘甜的泉水旁,对它厉声责骂;而它依然会汩汩冒出有益健康的清水。丢进泥巴甚或是秽物,它很快就会把它们冲走,洁身自净,全无污染。那么,你如何才能拥有一眼活的泉水,而不仅仅是一口井呢?只要你时刻小心翼翼地用友善、简朴和谦逊引导自己,进入自由的境界。
52.不知道宇宙为何物的人,也就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处。不知道宇宙存在之目的的人,也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宇宙为何物。而对这些事情一概不知的人,也就说不出他自己存在之目的。那么,对于那些不知自己是谁、不知置身何处,却要追求或回避欢呼喝彩的人,我们又该作如何想呢?
53.一个片刻之间责骂自己三次的人,你还在乎得到他的赞扬吗?一个不能赢得他自己赞许的人,你还在乎赢得他的赞许吗?一个对自己所做的几乎每件事情都后悔不迭的人,能说他赢得了自己的赞许吗?
54.别再仅仅满足于让你的呼吸与那包罗万象的空气和谐一致,从此刻起,还要让你的思想与那包罗万象的理性和谐一致。因为这种理性能力无处不在,从四面八方呈献给能够接纳它的人,就像空气呈献给能够呼吸它的人一样。
55.就总体而言,邪恶无害于宇宙,就个别而言,邪恶无害于他人;它只有害于某一个人,而且,只要他愿意,他完全可以摆脱伤害。
56.对于我自己的选择权来说,旁人的选择权是一件毫不相干的事,就像他的呼吸和他的肉体一样跟我毫不相干。不管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互相依赖,而我们的理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自家的主人。否则的话,旁人的邪恶就有可能成为我自己的祸害;这不是神的意愿,我的幸与不幸不可能受他人的掌控。
57.阳光看来似乎是向下扩散,而且是朝着每个方向,然而它并没有把自己扩散殆尽。因为这种扩散是延伸。无论如何,太阳的光束被称作延伸光束,因为它们是空间里的一种延伸。如果你注意观察阳光穿过一道狭缝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你就很容易看出阳光是什么,因为它笔直向前延伸,当它遇到任何切断空气的固体时,它就被阻挡住了。光线停留在那里,既不溜走,也不暗淡下来。那么,心灵的弥漫和散播也应当这样,对它所遇到的任何障碍,决不应作出粗暴或无法控制的冲撞,不,也不应该崩溃,而是要稳稳当当地停留在那里,照亮挡住它的东西。至于那拒绝传导阳光的东西,也就故意剥夺了自己被光束照亮的机会。
58.害怕死亡就是害怕无感觉,或害怕新感觉。可是,既然你没有感觉,也就感觉不到任何恶;要么,你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那么,你也就有了一种不同的生命,但那依然是生命。
59.人类是为了彼此的利益而被创造出来的。因此,要么互相指导,要么互相容忍。
60.一支箭的运行是沿着这条路,心灵是沿着另一条路。但心灵,不管是在审慎研究路面还是在忙着打听方向,它终归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径直向前。
61.进入每一个人的理性,也给别人以机会,让他能够进入你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