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建国方略

第七章不知亦能行

书名:建国方略 作者:孙中山(孙文) 本章字数:4586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23:38


第七章不知亦能行

  或曰:"诚如先生所言,今日文明已进于科学时代,凡有兴作,必先求知而后从事于行,则中国富强事业,非先从事于普及教育,使全国人民皆有科学知识不可.按以先生之新发明’行之非艰,知之惟艰‘,又按之古人之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则教育之普及,非百十年不为功.乃先生之论,有一跃而能致中国于富强隆盛之地者,其道何由?"曰:子徒知知之而后能行,而不知不知亦能行也.当科学未发明之前,固全属不知而行,及行之而犹有不知者.故凡事无不委之于天数气运,而不敢以人力为之转移也.迨人类渐起觉悟,始有由行而后知者,乃甫有欲尽人事者矣,然亦不能不听之于天也.至今科学昌明,始知人事可以胜天,凡所谓天数气运者,皆心理之作用也.然而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者为尤多也.且人类之进步,皆发动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故人类之进化,以不知而行者为必要之门径也.夫习练也、试验也、探索也、冒险也,之四事者,乃文明之动机也.生徒之习练也,即行其所不知以达其欲能也.科学家之试验也,即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也.探索家之探索也,即行其所不知以求其发见也.伟人杰士之冒险也,即行其所不知以建其功业也.由是观之,行其所不知者,于人类则促进文明,于国家则图致富强也.是故不知而行者,不独为人类所皆能,亦为人类所当行,而尤为人类之欲生存发达者之所必要也.有志国家富强者,宜黾勉力行也.

  夫古今来一跃而致隆盛者不可胜数,即近代之列强,亦多有跻于强盛而后乃从事于教育者.夫以中国现在之地位,现有之知识,已良足一跃而致隆盛,比肩于今世之列强矣.所以不能者,究非在于不知不行也.而向来之积弱退化有如江流日下者,其原因实在政府官吏之腐败,倒行逆施,积极作恶也.其大者,则有欲图一己之私,而至于牺牲国家而不恤;其次者,则以一督军一师长而年中聚敛,动至数百万数十万;又其次者,则种种之作弊,无一不为断丧国家之元气,伤残人民之命脉.比之他国之政策务在保民而治,奖士、劝农、励工、惠商以图富强者,则我无一不与之相反也.由此观之,若政府官吏能无为而治,不倒行逆施,不积极作恶以害国害民,则中国之强盛已自然可致,而不待于发奋思为.是今日图治之道,兴利尚可缓,而除害尤宜急;倘能除害,则自然之进化,已足登中国于强盛之地矣.何以言之?夫国之贫弱,必有一定之由也,有以地小而贫者,有以地瘠而贫者,有以民少而弱者,有以民愚而弱者,此贫弱之四大原因也.乃中国之土地则四百余万方咪之广,居世界之第四,尚在美国之上.而物产之丰、宝藏之富,实居世界之第一.至于人民之数则有四万万,亦为世界之第一.而人民之聪明才智自古无匹,承五千年之文化,为世界所未有,千百年前已尝为世界之雄矣.四大贫弱之原因,我曾无一焉.然则何为而贫弱至是也?曰:官吏贪污、政治腐败之为害也.倘此害一除,则致中国之富强,实头头是道也.在昔异族专制之时,官吏为君主之鹰犬,高居民上,可任意为恶,民无可如何也.今经革命之后,专制已覆,人民为一国之主,官吏不过为人民之仆,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其循良者吾民当任用之,其酷劣者当淘汰之而已.为人民者只知除害足矣,为此需要,不必待于普通教育科学知识,而凡人有切身利害,皆能知能行也.国害一除,则国利自兴,而富强之基于是乎立.是中国今日欲富强则富强矣,几有不待一跃之功也.

  中国为世界最古之国,承数千年文化,为东方首出之邦.未与欧美通市以前,中国在亚洲之地位,向无有与之匹敌者.即间被外族入寇,如元清两代之僭主中国,然亦不能不奉中国之礼法.而其他四邻之国,或入贡称藩,或来朝亲善,莫不羡慕中国之文化,而以中国为上邦也.中国亦素自尊大,目无他国,习惯自然,遂成为孤立之性.故从来若欲有所改革,其采法惟有本国,其取资亦尽于本国而已,其外则无可取材借助之处也.是犹孤人之处于荒岛,其所需要皆一人为之,不独自耕而食、自织而衣,亦必自爨而后得食、自缝而后得衣,其劳苦繁难,不可思议,然其人亦习惯自然,而不知有社会互助之便利、人类交通之广益也.倘时移势变,此荒岛一旦成为世界航路之中枢,海客接踵而至,有悯此孤人之劳苦者,劝之曰:"君不必事事躬亲,只从所长专于一业足矣,其他当有人为君效劳也."其人必不之信,盖以为一己之才力所不能致者,则为必不可能之事也.此犹今日中国之人,不信中国之富强可坐而致者,同一例也.盖中国之孤立自大,由来已久,而向未知国际互助之益,故不能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中国所不知所不能者,则以为必无由以致之也.虽闭关自守之局为外力所打破者已六七十年,而思想则犹是闭关时代荒岛孤人之思想,故尚不能利用外资、利用外才以图中国之富强也.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中国之为国,拥有广大之土地、无量之富源、众多之人力,是无异一富家翁享有广大之田园、盈仓之财宝、众多之子孙,而乃不善治家,田园则任其荒芜,财宝则封锁不用,子孙则日事游荡,而举家则饥寒交迫,朝不保夕,此实中国今日之景象也.呜呼!谁为为之?孰令致之?吾国人果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人人当自奋矣!

  夫以中国之人处中国之地,际当今之时,而欲致中国于富强之境,其道固多矣.今试陈其一:即利用今回世界大战争各国新设之制造厂,为开发我富源之利器是也.夫此等工厂专为供给战品而设,今大战已息,此等工厂将成为废物矣.其佣于此等工厂之千百万工人,亦将失业矣.其投于此等工厂之数十万万资本,将无从取偿矣.此为欧美战后问题之一大烦难,而彼中政治家尚无解决之方也.倘

我中国人能利用此机会,借彼将废之工厂以开发我无穷之富源,则必为各国所乐许也.此所谓天与之机.语曰:"天与不取,必受其祸."倘我失此不图,则三五年后,欧美工业悉复原状,则其发达必十倍于前,而商战起矣.吾中国手工之工业,必不能与彼之新机械大规模之工业竞争,如此则我工商之失败必将见于十年之内矣.及今图之,则数年之间,我之机器工业亦可发达,则此祸可免.此以实业救国之道也,国人其注意之.

  今之美国,吾人知其为世界最富最强之国也,然其所以致富强者,实业发达也.当其发展实业之初也,资本则悉借之欧洲,人才亦多聘之欧洲,而工人且有招之中国.其进行则多由冒险试验,而少出于计划统筹,且向未遇各国有投闲置散之全备工厂,为彼取材之机会如我之今日也.而其富源尚不及我之丰盛.然其实业之发达,今已为世界冠矣.试以其钢、铁、炭、油之出产而观其成绩.美国一千九百十六年所产铁四千万吨,钢四千三百四十八万吨.而我国每年所产之钢铁不过二十余万吨,较之美国不过四百分之一耳.美国同年所产煤炭五万八千七百四十七万吨,等于九千八百万匹马力;所产燃油二万九千二百三十万桶,等于一千九百七十五万匹马力;所产自然汽约三百万匹马力;所发展水力电约六百万匹马力.夫钢铁者,实业之体也;炭、油、汽、电者,实业之用也.统计美国所发展之自然力约一万六千六百七十五万匹马力,以一马力等八人力计之,则美国约有一十三万万有奇之人力以助之生产.其人口一万万,除人力作工之外,每人尚有十三人之机器力为之助,而此十三人之机力乃夜以继日,连作二十四时之工而不歇者,而人之作工每日八时耳,机力则每日多作三倍之工,是一机力无异三人也,而十三人之机力则等于三十九人矣.

  《大学》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此美国之所以富也.我中国人口四万万,除老少而外,能作工者不过二万万人.然因工业不发达,虽能作工者亦恒无工可作,流为游手好闲而寄食于人者或亦半之.如是有工可作者,不过一万万人耳.且此一万万人之中,又不尽作生利之工,而半为消耗之业,其为生产之事业者实不过五千万人而已.由此观之,中国八人中不过一人生产耳.此国之所以贫,尚过于韩愈所云:"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较之美国人口一万万,而当有五千万人有工可作,而每人更有三十九人之机器力以助之,即三十九人有半作工以给一人,此其所以不患贫反忧生产之过盛,供过于求,而岌岌向外以觅市场为尾闾 1之疏泄也.此贫弱富强之所由分,亦商战胜败之所由决也.

  然则今日欲求迅速之法,以发展中国之财源,而立救贫弱者,其道为何?倘以中国而言,则本无其法,更无迅速之法也.若欲中国之实业于十年之间,而发达至美国现在之程度,则中国人不独不能知,不能行,且为梦想所不能及也.是犹望荒岛之孤人,以一人之力而发展其荒岛,使之田园尽辟,道路悉修,港湾深浚,市场繁盛,楼宇林立,公园宏伟,居宅丽都,生活优逸,如此,虽延长其寿命至万年,彼必无由以成此等之事业也.然若荒岛之孤人,肯出其岩穴所埋藏累累之金块明珠,以与海客谋,将其荒岛发展成为繁盛华丽之海市,而许酬以相当之金块明珠,则必有人焉,为之经营,为之筹划,为之招集人才,为之搜罗资料,不期年而诸事可以毕集矣.荒岛孤人,直可从心所欲,坐享其成耳.中国之欲发展其工商事业,其道亦犹是也.故其问题已不在能知不能知、能行不能行也,而直在欲不欲耳.

  夫以中国之地位、中国之富源,处今日之时会,倘吾国人民能举国一致,欢迎外资,欢迎外才,以发展我之生产事业,则十年之内吾实业之发达必能并驾欧美矣.如其不信,请观美国工业发达之速率,可以知矣.当十余年前,美国之议继凿巴拿马运河也,初拟以二十年为期,以达成功,及后实行施工,不过八年而毕厥事.是比其数年前所知之工程,已加速二倍半矣.及美国对德宣战而后,其战时之工业进步更令人不可思议.往时非数十年所不能成者,而今则一年可成之

  1尾闾:古代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现多用来指河流的下游.此处则指美国忙于寻找海外市场,以倾销其商品.

  矣.如造船也,昔需一两年而造成一艘者,今则二十余日可成矣.倘以战时大规模、大组织之工程,施之于建筑巴拿马运河,则一个月间便可成一运河矣.有此非常速率之工程,若吾国人能晓然于互助之利、交换之益,用人所长,补我所短,则数年之间,即可将中国之实业造成如美国今日矣.

  中国实业之发达,固不仅中国一国之益也,而世界亦必同沾其利.故世界之专门名家,无不乐为中国效力,如海客之欲为荒岛孤人效力者一也.予近日致各国政府《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一书 1,已得美国大表赞同,想其他之国当必惟美国之马首是瞻也.果尔,则此后只须中国人民之欲之而已.倘知此为兴国之要图,为救亡之急务,而能万众一心,举国一致,而欢迎列国之雄厚资本、博大规模、宿学人才、精练技术,为我筹划,为我组织,为我经营,为我训练,则十年之内,我国之大事业必能林立于国中,我实业之人才亦同时并起.十年之后,则外资可以陆续偿还,人才可以陆续成就,则我可以独立经营矣.若必俟我教育之普及、知识之完备而后始行,则河清无日,坐失良机,殊可惜也.必也治本为先,救穷宜急,"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实业发达,民生畅遂,此时普及教育乃可实行矣.今者宜乘欧战告终之机,利用其战时工业之大规模,以发展我中国之实业,诚有如反掌之易也.故曰:不知亦能行者,此也.

  1此书原附录于本章最末,但因与《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篇首所载重复,被孙中山删除.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建国方略》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