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12月04日 12:28
。他说给我的酬劳,是他诚心诚意要送给我的,不是我巧取豪夺。如今他如愿以偿,翻脸不认人,我咽不下这口气!
鲁桓公道:贵国帮助突,突不会忘记的。只是刚刚接管政权,家底很薄,一下子凑不齐那么些东西,你要谅解。我担保,不用很久,郑国攒够数就会把东西送来。
宋庄公道:好,东西一时没有那么多,我暂且相信。可是,三座城不用现建吧,为什么不办手续?
鲁桓公道:突担心的是一上台就割地,国内国际交代不过去。他用赋税代替也可以看出诚意,我听说已经送给贵国粮食了。
宋庄公道:他送来的两万吨粮食,不是三座城的赋税。突本来就答应我,每年给我三万吨粮食,这才送来三分之二。所有该给我的东西都不够数。现在这样,将来更是什么都别想。说是将来送来,糊弄鬼吧。今天国君您亲自为这事跑一趟,也别专门为郑国说话,也把我的意思转告给突。帮我要回我该得的。
鲁桓公气得就差拍桌子。他想问问这位得理不饶人的冯,知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着回到宋国的,你有今天是不是应该感谢点谁!转念一想,算了,不说了。要是把这个激烈的言辞说出去,两国的关系就会反转直下,划不来。我进到力就得了,走了,回去把结果告诉郑国完事。
扶钟会议在两国庄严的国歌声中结束。
鲁桓公很没面子地回到都城,把情况写清楚,派使者去郑国。
突知道结果后,派雍纠这位政府二把手,捧着商彝,就是宋国的传家宝,就是郑国帮着冯上台后冯的礼品,急冲冲再度来到鲁国。
雍纠是宋国人,倒插门定居在郑国。各为其主,雍纠帮着突说话:国君啊,这个商彝是历史的见证,是郑国曾有恩于宋国君的象征。希望国君您再辛苦一趟吧,感动一下宋国。我们把这个礼物退回去,外加白璧三十对,黄金二千两,就算两清。
鲁桓公没有办法,不好意思推脱,只好再一次会晤宋庄公。
这才几天的功夫,两国领导人又见面了。大家不用废话,都知道彼此的意图。开门见山,鲁桓公道:我回去把上一次会晤的情况通报了郑国,突很内疚,觉得对不住你。翻遍国库库房,又凑了一些白璧和黄金,(指着旁边的集装箱)都在那了。
宋庄公并不领情,不依不饶,问:三座城什么时候交接?
鲁桓公道:突左想右想,土地是先君庄公留下来的,实在不敢做出令先君伤心的事。现在他们给贵国奉献一件宝贝,希望能够抵销三座城池的条件。
说到这,鲁桓公命手下人把东西献上。
手下人献上一个黄色锦缎包裹的一物,跪着递给宋庄公。
宋庄公对刚才鲁桓公说的一个东西就能抵销三座城,很是不高兴。等打开包袱一看,认识这是商彝(这是他家的东西,怎会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去的郑国,宋庄公太清楚了。看见这个东西,他立即明白郑国的用意,气往上涌,脸色也变了,道:这是什么东西,我不认识?
鲁桓公一看,这小子彻底丧良了,不可救药了。事已至此,不说不快,说完拉倒,我也不管了。
鲁桓公道:这是贵国的宝贝,一直是贵国的镇国之宝。郑国先君曾经帮助过贵国,贵国感念恩德,就把它送给了郑国。郑国专门修了祠堂供放此宝,等待合适的机会归还贵国。我都被你们两国的友谊感动了,希望贵国能够珍惜这份情谊,一点小矛盾就算了吧。
宋庄公被鲁桓公戳了伤疤,很是没面子。道:这件事我怎么不记得了?一点印象没有!等我回去好好想想,想不起来再问问岁数大的人,看看究竟有没有这件事。(边说边摇头)想不起来了,编的故事吧?
宋庄公装傻。鲁桓公赶快拿出一粒速效救心丸咽下,不吃药就得气死。
这时,消息到:燕国国君到了。宋庄公自言自语,没有预约呀,知道他来干什么?报信的道:来干什么不知道,知道的是他带着诚意带着笑容扑面而来。
那就快点有请。
宋庄公在庄稼地的一块空地上,举行仪式,欢迎首次来访的第一次看见长啥样子的燕国国家元首。军乐队不会燕国国歌,随便吹了吹号敲了敲鼓,算是完成了这个程序。
互相介绍,互相拥抱,互相端详,各自心说:原来你就长这个熊色儿样儿啊。
检阅完仪仗队,各自在庄稼地地垄上发表讲话。彼此传递了友谊和倾慕,大家鼓掌,礼炮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