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9月20日 22:17
茧。」
鹰真端视自己手心,停顿片刻后方道:
「是啊!吾亦是两手皆有硬茧。」
万钧面容转为狐疑道:
「吾百思不得其解,鹰捷双手肉肤白中透着浓浓鲜红,书生嫩手,完全没有茧,可是,玄亦在此,鹰捷出拳之力道居然超出在下甚多,吾一拳击破一块石板砖,鹰捷居然轻轻松松可以一拳击破三块叠在一起的石板砖。堡主,可否猜出此中秘诀为何?」
顿时,鹰真面露惊讶之色,久久未能言语,头转向看著书房外的庭园,许久才道:
「有此等事?」
鹰真与万钧对视良久,万钧方又轻道:
「有一次,吾笑问鹰捷,石板砖是否硬得令人觉得发痛麻木?堡主,可知鹰捷如何回答?」
鹰真双眼睁大,好奇问:
「捷儿何说?」
「鹰捷回道:软硬乃相对,坚摧硬,硬破软。借宇宙之灵气化为无形之真气,再转为形之于外之真力。哈!哈!鹰捷姪儿可为师父。有其自己一套功夫秘笈。」
鹰真倒了一杯茶,茶盖磨擦着瓷茶杯上缘,唦唦作响,鹰真却未发一语,似陷入思索的深渊。
书房中之氛围似有一股神秘之气笼罩,静默了许久。突然之间,鹰真轻松大笑道:
「哈!哈!吾知也,吾老爹偏心,只教孙子,不教儿子。哈!哈!」
万钧默然如陷五里雾中,嘴巴微张,脑筋一片空白。
鹰真笑声转弱,凝望面容呆滞的万钧,不急不徐道:
「万钧,吾爹自行开创的武功绝学凡十二种,不论是短刀、长剑、拳脚功夫、飞镖、软硬长短棍、飞鹰轻功都有一本秘笈,共有十二大册,皆置于木柜中,捷儿似从未阅过这十二本秘笈啊!嗯!嗯!怪哉!」
………………………………………………………
鹰家堡书房内,鹰真与万钧对视无语,鹰真慢步走至窗边,看著书房外庭院旁的水池,似在思索什么。隔了一阵子时间,鹰真突然转身望着万钧,眼睛急转动,大声道:
「万钧,吾至今方明白,吾爹传授吾俩之武功秘笈记述皆是人体武术的动作面,心灵层次部份只字未提。故其中之窍门在于吾爹自悟而得之禅宗心法并未载明在秘笈中。自达摩西来,主倡『借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的教说,禅宗即流行于中国北方,其后逐渐由北至南,传至唐代六祖慧能,体般若遣相之旨,提倡直指心性,不立文字,于是宗风大变。门下发展分立为临济、曹洞、法眼、沩仰、云门五宗,禅宗至此而称鼎盛。吾爹潜沉研究终身,悟出另类真道,以「禅宗心法」称之。嗯!此无误也,秘笈在外,心法在内,内外须合璧,方可真正发挥吾爹武学的精髓。哈!哈!吾爹疼孙子,授其全部,只教儿子一半。吾分析应无误吧!哈!哈!吾爹如此作必有其道理。」
万钧略带疑惑之眼神问道:
「可是,堡主方才言道,鹰捷从未见过那十二册秘笈,是否?」
鹰真面带笑容,大笑道:
「哈!哈!吾猜不透,爹生前与吾对话不多,跟捷儿却有说不完的话。或许鹰捷在小时候就把爷爷的功力都吸收了。其实,爹过世之后,吾亲自教导捷儿武功之时,即清楚发现捷儿的资质比他爹好太多了。哈!哈!很简单,万钧,如欲了解,现在就去把捷儿找来,我来问他,问之则明也。」
「好,吾即刻去。」万钧应答俐落
隔了没多久时间,万钧带着鹰捷进了书房。
「爹,孩儿请安。」鹰捷半鞠躬向鹰真示礼。
「捷儿,爹此处有爷爷留下来的十二册武功秘笈,汝可阅览之。」
鹰捷愣了片刻,谦恭之势道:
「爹、万叔,爷爷曾言,禅宗实离言说相,离文字相。所谓开口即错,动念即乖,要把口挂在壁上﹔可是,实际上禅宗的祖师们,却最能运用语言,把握机要,活泼潇洒地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往往只用一句简单的话即能神奇奏效,使听者豁然大悟,此即是禅宗所谓的『机锋』。武功秘笈一大册,不如真心体验之寥寥数语,吾称之为『禅机』。因此,如能知晓禅宗祖师此种豪迈不拘的作为,能善加体会者即能融合武术将禅宗精髓运用自如。是故,爷爷、爹及万叔教导鹰捷之十二种武功,吾已全然融会贯通而且添加自己的体会在内。」
鹰真与万钧对视片刻,书房内又陷入一片寂静,此时鹰捷又开口道:
「爹,秘笈可置于此,孩儿如有需要自来取之,可否?」
鹰真面带微笑道:
「好,甚好。还有,爹跟万叔大后天一大早将远赴京城,捷儿亦同前去。」
鹰捷表情异常兴奋道:
「好,好。孩儿先告退,将这几天预定要读的书浏览完毕。爹,万叔,吾先告退。」
「好,去吧!」
鹰捷离开书房后,鹰真笑嘻嘻状对万钧道:
「万钧,真相至明也!武功秘笈一大册不如捷儿自创之数语禅机。哈!哈!非吾爹偏心只教咱一半,是咱自己只悟了一半。」
万钧似恍然大悟,片刻才道:
「是啊!资质优者确是不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