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集而生之处即为江湖,江湖如大水潭,有风就有浪,风愈大,浪涛愈凶猛,勇者可顺浪势而前进,成王建大业;弱者则沦为波臣,永无翻身余地。自古以来皆然,绝无例外。
中国宋朝自宋太祖赵匡胤于西元九六O年建都汴京(即今日之河南开封)后,历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四任皇帝,国力始终积弱不振,由于中国北方没有长城之防护,西夏、契丹、金人与蒙古游牧民族不断侵略中国北方疆土,致使战争频仍,终致国库空虚,内政松弛。
西元一O六七年,北宋英宗赵曙在位三年即因病离世,太子赵顼继位为神宗,年号熙宁,此时,神宗才十八岁。少年时代的赵顼虽深居皇宫,惟其天资聪颖,对事理判断之能力远胜其父英宗,故赵顼在太子时代即对国家面临之窘境知之甚详。及至克承大统继位皇帝后,便亟思改革财政,期使朝廷财源富足,增强国力,然后挥军北方征战,驱逐异族,扩大宋室版图。
太子赵顼在其近臣韩维之推荐下,对王安石的政治观点早已非常欣赏,殷切盼望有一天能重用王安石的政治长才。故赵顼继皇帝位后即开始重用王安石,首先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当年九月即擢升为翰林。过了一年,即熙宁二年,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地位类似于宰相,位高而权重。在与皇帝充份沟通讨论并提出一系列新政构想后,宋神宗非常感动,既年轻又富企图心的皇帝遂准备赴汤蹈火积极实现王安石的政见,即使必须牺牲或贬抑其他大臣亦在所不惜,尽因使国家财富军强才是目前最急迫的任务。
………………………………………………………
有了少年神宗皇帝强国富国的强烈企图心作后盾,王安石对自己的政治、财政与经济政策更显自信,所有新政改革均必须以激烈手段进行,期使政府的财力、物力、军力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达到预期的目标。
王安石推动的各项新政由熙宁二年(即一O六九年)开始,其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九大项,即:1、三项国营企业措施(均输法、市易法、利息二成实收三成的青苗贷款),2、三项新税制(免役法、商税、所得税新法),3、三项管制人民的登记制度(将人民以十家编成一组的军训单位-保甲法,全国重新登记土地的方田均税法,全国马匹重新登记列册的保马法)。
任何时代皆然,一个政府或政权是否能造福芸芸众生,是否受到社会大众爱戴,这一切都必须接受时间的考验。王安石推动新政之后,朝廷内部立即分裂为当权派与反对派。当权派以宋神宗、王安石、曾布等人为首,反对派则以司马光、韩琦、范仲淹、苏东坡等人为主。可是,在专制政府之中,政治游戏规则必定掌握在权力者手中。在宋神宗强力支持之下,王安石极度专权,神圣改革目标既定,任何阻碍皆必须彻底排除,大规模清除异己的行动于焉开始,基于此,反对派所有官员几乎都被撤职、罢官、议罪或贬官流放。
自古以来,平民百姓的生活永远受政治局势左右,当王安石的铁腕政治以国家资本主义、社会改革的名义强加在广大人民之上,社会大众却开始慢慢感受到生活水准不升反降,生活压力渐增,贪官污吏愈发猖獗,民间不满的情绪暗中滋长,有如散布各处的小火苗,开始慢慢加温延烧,神州大地的风起云涌、江湖争斗也从此酝酿滋长。
武夷山中鹰家堡,京城老友通声息
福建武夷山中偌大的一座四方形城堡,静静地隐藏在浓林密树中,城堡前方有一个约百亩大的水潭,后方则有高大的层层山峦,茶园遍布整个山区,这里是江湖人士众所周知的鹰家堡。城堡四个大门上方皆彩绘一个非常鲜明的黑色飞鹰标记。
某日午后,阳光微暗,堡主鹰真手中拿着一封两个时辰以前收到的信
函,一个人在中庭广场慢慢地走着,面容略显严肃,时而抬头望天,时而低头看地,若有所思。
鹰真今年四十五岁,是享誉中国东南半壁武学禅宗大师鹰浩的独子。鹰浩与朝廷重臣司马光、韩琦皆为莫逆之交,武功高强,身拥十余种武林功夫绝学,将禅宗心法的精华融合刚柔并济的阴阳武术,集武学与禅学精髓于一身,心性善良,虽交游广阔,但从未听闻其与江湖人士有任何恩怨。可是,令人费解,十年前,鹰浩带着两名从人,远赴安徽黄山拜访老友,一个人独自在山中静坐禅修时,遭人从背后暗算身亡,遗留江湖绝世悬案至今。自伊日起,鹰真即承袭家业,统领鹰家堡。鹰真心中自订的人生任务有二,首先必须找出杀父凶手,此仇不共戴天,非报不可。另一项重要任务则是继承父亲的武学,并将其发扬光大传至下一代。
此时、鹰真停下脚步,大声喊着:
「何总管、何总管。」
何总管是鹰家堡内总管庶务的人,孩提时代由于饥荒流落苏州街头,鹰浩见其无家可归,遂将其带回鹰家堡内,现年四十岁。
「堡主,吾来也、吾来也。」何总管边跑边大声应答。
鹰真看着跑步过来的何总管,口中嚷着:
「慢慢来,别跑,摔着了怎了得?」
「堡主,有何吩咐?」何总管喘气急问。
「何总管,速去通知万钧前来书房,吾有要事商量。」
「是,是,吾即刻去。」
万钧小鹰真一岁,天资聪颖,小时候家乡闹饥荒,母亲骤逝,其父遂将万钧托付鹰浩抚养,鹰浩对万钧视同己出,万钧与鹰真相处如亲兄弟,感情非常融洽,两个人一起在鹰家堡学堂读书,一起在鹰浩门下习武,及至长大成亲,家眷也全部居住在鹰家堡。堡内外安全护卫与武术教学训练全由万钧负责操持。
………………………………………………………
鹰真静坐书房中,约莫半晌功夫后,何总管与万钧连袂走进书房,两人轻轻对鹰真鞠躬示礼。
「堡主。」
「来,两位请坐。」
鹰真等何总管、万钧坐定之后,开口道:
「京城朋友来函,状似甚急,咱鹰家堡必须及早因应,故有请两位前来共商大计。」
「喔!」何总管、万钧两人对视了一眼,眼神略显惊讶。
鹰真轻叹一口气,缓缓言道:
「一些在朝为官的朋友现在个个人人自危,政治局势变化太突然,王安石现掌大权,又有皇上撑着护着。吾等或须急往京城一趟,方能充分了解全盘状况,鹰家堡上上下下数百户人家要吃饭,此事不可掉以轻心啊!」
「请问堡主,信函何人寄来?」万钧急问道。
鹰真从座位站起,走了几步,才缓缓答道:
「韩琦、韩相爷,司马光、司马相爷两人联名之急函。」
「喔!两位相爷联名之信函。」万钧惊讶口气道。
鹰真思索片刻方又道:
「韩相爷、司马相爷与先父乃莫逆之交,先父生前即时常与其联络,两位前辈一定在京城密谈之后方联名来函,除了暗示王安石当政对鹰家堡的事业必会有负面影响之外,同时建议吾往京城会面。」
书房中的空气似乎冰固,半响后,何总管才开口问:
「堡主,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鹰真毫不迟疑回道:
「大后天一大早出发,万钧,烦帮我物色两名功夫较好的武师同行,还有,这次要顺便带我那两位宝贝儿女,捷儿、岚儿一起出去见见世面。」
万钧与何总管几乎同时面露惊讶之色:
「喔!」
「有何不妥?」鹰真轻笑问。
书房内顿时又陷入一片寂静,何总管似乎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