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10月17日 09:46
是痛,回想是恨,但是,他们的目的,原本存在,便未雨绸缪,准备了,另外的一种方式,另类的一个视角,去阐述着死亡,就是机械与躯体的对撞,强弱胜负一见便知分晓。
意料之中的轻易,将齐军一击即溃,突破了齐军重新建立起来的防线,然后,等待的就是秦军的各个击破,齐军的轻而易举的颓败。
李颐的坚持,到这个时候,终于有点支持不住了,有点溃败,挡开一个攻击的时候,回头的时候,看去,剩下的士兵不多了,苦战之中,死守之下,且,大多负了伤,可是,如今,已然被重重的包围,要脱身,何其之难。
那时,横枪的瞬间,转头的时候,枪下惊诧,心中痛惜:又是他,鲜于长青!
他们都是一窒,李颐、穆天恒、鲜于长青,都知道,分别后的重逢,并不是那样喜的欣悦无比,而是痛的刻骨铭心。
血腥,映现的三张面孔,曾经的生死同路,如今的陌路死敌。
不言语,更能感受,那样的一种痛苦,那样的一种挣扎,那时,重新,在脑海中延续的片段,断续间,拼凑不出可以让自己信服的记忆,一时之间,在脑海中,只有了那五个字:敌人,就该死。
枪法惊人,相似,瞬间的穿插,停留在记忆中的面貌,一点不符实际,将所有击破,因为,敌人,就该生死相搏,你死我活,或者,我死你活!
刺、挡;挑,拨;划,提……
来回,攻防。
不间断,不迟疑,汹涌时,奔腾间,各自的目的,都是为了确定各自的胜局,挽住各自的立场。
在中间,几乎不能夹杂空气,不能存在空隙,更加不能存在阻碍。
一步一步,不会在意,却在乎,将所有的阻碍肃清的时候,同时之间,坚决的插入,另外的一种气氛,便那样的结束,具有着莫名的讽刺,血迹斑斑,在脑海一瞬,视线中,最终也落定,两把枪,同时,抵在鲜于长青的喉间,迟疑,却不刺进。
旁边的兵卒一惊,要去抢救的时候,却免不了都倒在那一片已然干涸的血迹中,一时,迫于那威严,迫于那势力,没有人再敢上前。
鲜于长青叹气,心中却出奇的平静,紧闭了双目:“两位师哥,是我对不起你们,我……死而无怨。”
面对鲜于长青如此的沉定自若,视死如归,李颐反而不知所措,有些惋惜,看向穆天恒的时候,也同他一般的神情,只是他神色中多了几丝痛惜,几丝痛恨:“为何要投奔秦国?”
穆天恒,他的话是在质问么?
鲜于长青却不知道,那时,只记得,当年,三个少年,怀揣着的那个梦想,三人谁都不会忘记的梦,如今,在那个梦的路上一路走过的时候,走的太远的时候,距离就会越远,信念就会相距越远,就形同陌路,就形同敌人。
原来,彼此,真的很在乎,彼此的不同的立场!
自嘲,笑着,根本,不想去辩解,其实,根本也不需要辩解,他们,三人,谁都知道,都清楚,各自现在的处境,与,立场,都是为了当年的那个梦——心有所求,才会义无反顾。
或许,他们仅仅不明白的是,自己为何要选择这样的一条路,一条曾经被别人逼上绝路的路。
迟疑,僵持不下,因为,谁也不愿妥协,忍下心,去杀害当年的师弟。
那时,秦兵在将领的命令下,却在瞬间再次涌上,没有再去顾及那枪下的严实与威胁。
一时之间,李、穆两人,心存顾忌,维持不了现在的局面,也杀不尽涌过来的兵,片刻,被格开的李、穆两人的银枪,再次,挥洒,将鲜血当做良药,祭奠手中的亡灵银枪。
渐渐的被逼退,自然顾不上鲜于长青的重新禁锢,脱离,原本只是一瞬的时间,鲜于长青能够感觉到,却仍然楞立,不想去动,还是不愿去动,直到看见公输挫,从另外的一个方向,巨大的阴影投在李、穆两人的身侧,背后,是庶离惊慌失措的追赶,与堵截。
一时之间,他醒悟,惊讶,震怒,掠起的一瞬,不知道如何去同时的救下两人,迟疑,犹豫,终于作出决定,时间上,却也令李颐、穆天恒两人同时一惊,一骇,他们没有察觉到即将降临的死亡,只是感觉到,眼前之人,再一次的背叛。
本能的,举枪刺出的一瞬,去阻挡,忽而有了一种感觉,才明白,头顶的阴影笼罩过来,是恐惧,是死亡,一直在穆天恒身边守护的霍平,同样的惊惧,慌乱,不迟疑的,还是将穆天恒推开,巨大的机关兽爪落下,不知是鲜血,还是泥土,溅满了一身,失却了心神。
庶离的追赶,那时,也没有挽回这一幕惨剧。
醒悟过来,面对现实的残忍,现实的惨烈,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