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第一章 诚、信、争、和

书名: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作者:曾国藩 本章字数:1182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20:20


第一章 诚、信、争、和

  

  待人以诚信,是曾国藩一贯处世原则,他把这一原则也应用到对外交涉上。者实际上是对强敌权且笼络,争取一个和平环境,速图自强,最终达到御侮的目的。当时,中外实力悬殊甚大,和列强硬碰,单纯靠武力与之周旋,是不明智、不现实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贫穷落后、受人欺侮的中国,尽量延长相对和平的环境,尽量减少列强对中国造成的损害,使中国赢得时间来卧薪尝胆,反弱为强。曾国藩认为和洋人打交道不外乎四个字:“诚”,推诚相见;“信”,信守和约;“争”,据理力争;“和”,外敦和睦。

  “诚”是前提。曾国藩所说的“诚”就是“老老实实,推诚相见,和他平情说理”,因为“我现在既没有实在力量,任你如何虚强做作,他是看得明明白白,都是不中用的。” “诚”的含义就是“忠信笃敬”。

  “信”是核心。他为筹备外国修约事宜,向朝廷陈述已见说: “臣愚以为与外国交际,最重信义,尤贵果决。”他与友人信中也说:“鄙人尝论,与洋人交际,首先贵一‘信’字,信者,不伪不夸之谓也。

  曾国藩的“信”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信守已经签订的条约,把列强限制在条约许可的范围内,抑制其贪而无厌的要求;二是讲“恩信”或“威信”,从自身的道德完善中获取自信、自立和自强的力量。他说:“自古善驭外国或称恩信,或称威信,总不出一信字......既已讲好通和,凡事公平照拂,不使远人吃亏,此恩信也。至

于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不在装模做样。临难有不可屈扰之节,临财有不可点染之嫌,此威信也。曾国藩的“信”并非要人们顺从侵略,而是切忌“装模做样”,要反观自身的弱点,完善自己,达到自立自强,这样才有“信”可言。

  “争”是手段。曾国藩崇尚“自强”“自立”,他在对外交涉时有抗拒力争的一面,李鸿章称其在一些“虚仪”的争执上有让步,而在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问题上则不含糊。他说:“其争彼我之虚仪者许之,其夺吾民之生计者勿许。”这就是说,原来力争保全的中华帝国的虚假威仪可以放弃,但对于国计民生的事项,则不得讨价还价。这是他处理对外关系的底线。

  “和”是目的。曾国藩的“和戎”和“制夷”思想是并存的,现在的“和戎”是为了将来的“制夷”。他感叹地说:“承示驭夷之法,以羁縻为上。诚为至理名言。自宋以来,君子好诋和局,而轻言战争,至今清议未改此态。”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他指出:“洋人方敦和好,暂可羁縻,若思深虑远,当使兵力财力均能取胜于彼,庶几可刚可柔。”这是颇有见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的“驭夷”思想开始成熟,他认为与洋人交际,“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四字,对洋人要以诚相待,谨守条约,条约既订,无奈之际,只能设法不让危害继续扩大,应当维持现状,争取自立自强。”曾国藩说:“凡附强不附弱,人与万物之情一也,中国与外夷之情一也。以自立为本,以推诚为用,当可渐为我用。”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