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9
于说图谶,我也姓李,同样应验了图谶的内容.如今他不杀我,还让我去山东.这足以证明,天不亡我,我应当能称王!即使唐朝占据关中,但山东终归会是我的.这是老天爷给的,我为什么不拿?难道要我白白浪费这次大好机会,自缚双手去投降别人吗?我拿您当自己人,可您竟然是这种想法!既然您和我不是一条心,我只好先把您给杀了!"
贾闰甫哽咽着说:"明公,虽说您也应了谶文,可是现在天下的局势,已经非同往日.如今,天下分崩离析,稍有实力的人都各自为政,打算争夺天下.明公您一旦背叛李唐,就要开始逃亡,又有谁肯听命于您呢?何况,您杀了翟让后,大家都说您忘恩负义,不可信.谁还愿意把自己手中军队托付给您?他们肯定担心被您夺走兵权,那样的话,势必会引起纷争.一旦失势,哪还有您的容身之地呢?要不是明公对我恩重如山,我绝不会这样直言不讳,坦露自己的想法!请明公三思!千万不能轻率地作出决定!否则只怕您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只要您能有立足之地,在下死不足惜!"
李密听了这些话,愈发恼怒.拔出刀来,要砍贾闰甫.王伯当等人迅速上前劝阻,苦苦求情.李密这才放过贾闰甫.当天夜里,贾闰甫趁机逃跑,去了熊州.王伯当觉得贾闰甫分析的很有道理,极力劝阻李密,要谨慎行事.此时,李密已经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了.见此状况,王伯当说:"人的意志不会被生死左右,也不会因为生死而改变.您既然不听劝告,到时候,我陪您一起赴死就是了!我只害怕自己的死对您没什么帮助!" 随后,李密杀了前来传旨的使者.
三十日清晨,李密率军到达桃林县.李密对县令撒谎,说:"皇帝下诏,命我即刻返回长安.随行的家人不方便和我一起回京.能否将他们暂时安置在县衙内居住?"桃林县令欣然答应.李密随即挑选了麾下数十名勇士.他们假扮成李密的妻妾,换上女人的衣服,刀藏在裙子里,蒙着面纱,随李密进入县府.过了一会儿,李密带领他们突然杀出,占领县城.随后,李密率军羁押着当地百姓和士兵,前往南山,沿着险要道路向东进发.与此同时,李密派快马飞报他的旧部,伊州刺史张善相,让他迅速出兵接应.
当时,右翊卫将军史万宝镇守在熊州.他对自己的副手,行军总管盛彦师说:"李密这个人,骁勇善战,身边又有王伯当这样的人才辅佐.他如今反叛,恐怕没几个人能抵挡得住."闻言,盛彦师笑着答道:"将军如果能给我几千人马,我必能双手奉上李密的人头."史万宝忙问:"您打算如何用兵?"盛彦师说:"兵不厌诈!暂时不能告诉您."
随后,盛彦师带领士兵急行军,赶在李密之前到达熊耳山南麓.盛彦师让步兵手持刀盾,埋伏在溪谷.在山路两侧的高处,则埋伏下弓箭手.盛彦师下令:"兄弟们,看到敌军过河,快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家一起杀出去!"有士兵问:"听说李密是要去洛州,为什么您却要进山呢?"盛彦师说:"李密对外说自己要去洛州,其实是在掩人耳目,打算从襄城直奔伊州,去找张善相.如果让李密这个贼人先行一步进入谷口,而我们从后面追击的话,山路险窄,很难进攻.他只要派一名部将殿后,就能挡住我们,从容逃脱.现在我们先占领了谷口,必定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密带军通过陕州,到达熊耳山后,认为自己已经逃脱,前面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于是,部队减慢了行军速度.不出盛彦师所料,李密果然率领手下从熊耳山南麓经过,进入了事先埋伏好的山谷.盛彦师依据有利地形,突然发动攻击.李密的大军被拦腰截断,首尾不能相顾,士兵慌乱一团.混战中,盛彦师杀死了李密和王伯当.几天后,二人的首级被送回长安.在此战中,盛彦师因战功卓着,被封为葛国公,继续在熊州镇守.
李密归唐时,徐世■被高祖李渊赐姓,改名李世■,仍驻守黎阳.
李密被杀后,高祖派遣专人到黎阳,告诉李世■有关李密反叛被杀的经过,并把李密的头颅交给他.李世■看到李密的首级,号啕大哭,跪在地上向北行礼.李世■向高祖呈上奏章,希望能把尸首与尸身合成一处,安葬李密.高祖准许了他的奏请.
李密的尸体运送到黎阳后,李世■和部下全部换上丧服,为李密披麻戴孝.李世■军中多是瓦岗军的旧部,很多人想到李密以往的好处,悲痛欲绝.有人甚至哭得吐了血.李世■以君臣之礼给李密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把他安葬在了黎阳山的南麓.
李密,这个曾经号令四方、驰骋中原的英雄,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短暂而又轰轰烈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