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8
队展开战斗,北齐勇将贺兰豹子等人先后被杀,北齐军队便退走了.接着,宇文宪带领军队度过汾水追赶北周国主,最终在玉壁会合.
北周军向西退走后,北齐军便围困了平阳,昼夜发起进攻.城上的敌楼和矮墙几乎都被夷平,只残存六七尺高的城墙.城里形势十分危急,交战双方时而短兵相接,时而有马匹从城墙随意进出.而此时城外的援兵又进不来,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害怕.这时,梁士彦站了出来,慷慨从容地对将士们说:"今日一战若不能生还,我一定死在你们的前面."大家听到这样的话瞬时士气大振,奋勇杀敌,几乎以一敌百.看到北齐军队稍稍后退,梁士彦立即下令所有人奋力修葺城池,甚至连妻妾、军民、妇女都积极上阵 ,昼夜修城,用了三天时间就修完毕了.与此同时,北周国主派齐王宇文宪率兵六万驻屯在涑川,希望能够远远地声援平阳.而北齐军打算通过挖地道进攻平阳,致使平阳城下陷了好几丈,就在将士们打算乘势进入城内时,北齐后主竟然下令暂时停止进攻,并要求把冯淑妃召来一同观看.冯淑妃因为穿衣打扮没能及时赶到,平阳城不断地下陷,北周人只好用木头堵住了下陷的地方,自然的也就未能攻克平阳城.晋州城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城西的石头上有圣人的遗迹,冯淑妃便想去那里观看.齐后主担心北周军的箭会射到桥上,便在离城较远的地方,抽调了一些用来攻城的大木头造了一座桥.谁曾想,北齐后主和冯淑妃过桥时桥梁损坏,他们二人一直到晚上才返回来.
十八日,北周国主回到长安.
十九日,北齐大军围困晋州,北周国主再次下诏并又统率军前往攻打.
二十一日,北周释放了北齐的投降者让他们回去.
二十二日,北周国主从长安出发,并于二十七日渡过黄河,和各路军队会合.
十二月初三,北周国主率军到达高显,派齐王宇文宪率领部下的军队先向平阳进发.初四,北周国主也抵达了平阳.初六,各路军队大约八万人,逐渐向平阳城推进,并最终在平阳城下摆开阵势,东西绵延二十多里地.
北齐军在城南凿通护城河,从乔山连接到汾水,防止北周军的突然袭击.随后北齐军在护城河的北面列阵.北周国主命令齐王宇文宪骑马前去观察阵势,宇文宪回来报告说:"就目前形势来看不足为惧,先拿下他们我们再去吃饭."北周国主很高兴,说:"情势如果真像你所说描述的那样,我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北周国主便骑着平时所用的马,和几个随从一起到到阵前巡视,每到一处,就用呼叫主帅名字的方式,鼓舞军队士气、慰问将士们.将士们看到这样的场面,也深深被国君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信任感所感动,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临战前,随从官员们要求君主换马.北周国主却说:"你们让朕独自一人骑着骏马,去往何方呢?还是直接向逼近北齐军队进发吧!".无奈护城河的阻碍了军队的进攻步伐,双方相持不下,一直从早上直到下午.
北齐后主对高阿那肱说:"我们是进攻的好,还是不进攻的好?"高阿那肱说:"虽然我军队人数占优,但能够作战的力量也不过十万人,更为头疼的是,在这十万人里生病负伤和负责后勤保障的又占三分之一,今天的将士,也不胜过神武皇帝时代的将士,也不能像以前攻打碧玉时那样,能够实现援军一到就马上退走!不如退守高梁桥,平息战事."安吐根说:"只不过是一小帮乱臣贼子,光在马背上就能刺杀捉住他们,然后扔在汾水中,如此简单而已!"听了双方的分析,北齐后主更是犹豫不决.这时,一旁的一些太监们说:"北周的君王是天子,陛下您也是天子.他尚且能从老远的地方一路攻打过来,我们为什么只是怯弱的守着护城河,而不敢应战呢?"北齐国主听从了太监们的话,填塞了护城河,把水引向南面.听到这样的消息,北周国主后十分高兴,立即统率各路军队发起攻击.
作战双方刚刚接触,北齐后主就带着冯淑妃骑着马一起观战.当东面的部分军队稍稍有点后退,冯淑妃就害怕的说:"哎呀,我们的军队要打败了!"录尚书事城阳王穆提婆也跟风说到:"皇上快离开!皇上快离开!"北齐后主便立即就要和冯淑妃向高梁桥退去.开府仪同三司奚长劝阻齐后主说:"目前士兵们没有任何挫折和伤残,完全整齐,而作战时军队半进半退的现象也是常有的.陛下此时离开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况且陛下的马脚一动,势必会影响我军的情绪,怕是大家惊恐混乱,便不能重新振作,奋勇杀敌了!希望陛下迅速回去以慰军心啊!"武卫张常山从后面赶到,也说:"我军目前非常完整,很快也就收拢完毕,前方围城的士兵也没有丝毫动摇,恳请天子返回!陛下可以领着太监们去巡看战场,看我等说的是否属实!"北齐后主就要按张常山所说的去做,穆提婆却拉着后主的胳膊说:"陛下不可轻易相信他的话啊!"北齐后主又改变了主意,并带冯淑妃向北退走了.齐后主这一走,北齐军队乱了阵脚,丢盔弃甲,很快败下阵来,死了一万多人,被遗弃的军用物资以及兵器,在方圆几百里间堆积如山.也只剩下安德王高延宗全军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