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第四十七章 崔涂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本章字数:1143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2


第四十七章 崔涂

  

  崔涂(854年—?年),字礼山,今浙江省富春江一带的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年)中进士。曾长期羁旅于四川和陕西一带,终生都在过着漂泊的生活,因此其诗歌多以漂泊生活为题材,基调苍凉。

  孤雁

  几行归塞(一)尽(二),念尔(三)独何之(四)?

  暮雨(五)相呼失(六),寒塘(七)欲(八)下迟(九)。

  渚(十)云低暗度,关月(十一)冷相随。

  未必逢矰(十二)缴(十三),孤飞自可疑(十四)。

  【注释】

  (一)塞:边塞,塞上。

  (二)尽:全部。

  (三)尔:指孤雁。

  (四)之:往,前往。

  (五)暮雨:指傍晚下的雨。宋代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六)失:指失群、离群。

  (七)寒塘:寒冷冰凉的池塘。唐代韦应物《三台》(其二):“冰泮寒塘始绿,雨余百草皆生。”唐代王维《奉寄韦太守陟》:“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宋代朱熹《苧溪道中》:“更有寒塘水,应将此处同。”

  (八)欲:想要,将要。一作“独”。

  (九)迟:迟疑,犹豫。

  (十)渚:这里指水中的小沙洲。

  (十一)关月:指边疆地区、边关的月亮。

  (十二)矰:古代专门用来射鸟的装有丝绳的一种短箭。念zēng。

  (十三)缴:用来系短箭的丝绳。念zhuó。

  (十四)疑

:疑虑、担忧的意思。

  【译文】

  几行大雁齐飞过一起回到了塞上,只有你不知要独自飞往哪里去?

  傍晚的小雨中,你凄凉地呼唤失散的同伴,想要休息却又在寒冷的池塘边犹豫不决。

  沙洲上的云层低压昏暗,只有关山的冷月始终伴随着你。

  你未必会遭到短箭的暗算,但独自飞行总是让人疑虑担忧。

  【背景与赏析】

  题名《孤雁》,“孤”即为“诗眼”,全诗的神韵和意境被一个“孤”字体现得淋漓尽致。笔锋独具匠心。“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道出“离群”这个背景。鸿雁北飞,萧然表意。“行”与“独”作对比,又将孤雁的萧然意境凸显。“念尔”二字,笔锋突转表现了诗人的同情之心。“独何之”,可见是人异他乡客,是借孤雁以写离愁。托物寓志,寄兴深微。孤雁因何失群、失群的仓皇表现则由颔联陈铺,可谓全篇的警策。以自然环境的萧瑟烘托作者内心的孤独构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注意一个“低”字、一个“冷”字。二字深刻地表达了行程的艰辛和内心的孤独;而这都是紧紧地扣着一个“孤”字。唯其孤,才有云低的畏惧;而冷月相随,更是备显孤单凄凉。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的良好愿望以及矛盾心情的纠结,愿孤雁归队但又惧怕其遭遇暗箭,心有余悸。可以说,将孤雁化为自己现状的真实写照,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曾有清代词人赞美《孤雁》字字珠玑、余音袅袅,是借物抒情这类诗歌中的上品。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