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第四十八章 秦韬玉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本章字数:1270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2


第四十八章 秦韬玉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仲明,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曾应进士不中,之后跟随僖宗入蜀,成为宦官田令孜的幕僚。僖宗中和二年,由田令孜举荐,官拜官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并赐进士及第。他的诗作皆为七言诗,构思精妙,语言雅致,意境可谓浑然一体,且多有佳句,颇具艺术价值。《全唐诗》中收录其作品共三十六首,其中《贫女》一诗最为有名,流传最广。

  贫女(一)

  蓬门(二)未识绮罗香(三),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四)高格调(五),共怜(六)时世(七)俭梳妆(八)。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九),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

  (一)《贫女》:这首诗是作者为表示对当时的社会现象不满而作的,借贫女来倾诉自己的抑郁心情。

  (二)蓬门:茅屋的门,指贫苦人家。

  (三)绮罗香:指富贵人家的女性的衣饰。

  (四)风流:动作和举止很潇洒。

  (五)高格调:胸襟宽广,气度超凡。

  (六)怜:爱。

  (七)时世:当世,当代。

  (八)俭梳妆:奇怪的穿着和打扮。俭,通“险”,奇怪的意思。

  (九)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用手指按住,是刺绣手法中的一种。

  【译文】

  贫苦人家出生的女子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绮罗香,也想找好的媒人为自己说门亲事,可是想到世人的嫌贫爱富就更加伤感。

  谁能欣赏潇洒高雅,不同于流俗的格调呢,世人都喜爱奇装异服以及奢靡的打扮。

  我自信自己有一双善于刺绣的巧

手,也自信自己的双眉天然而秀美,不需要描画长眉与别人争美。

  只恨年复一年我都要辛勤地用金线刺绣,为别人赶制新婚的嫁衣。

  【背景与赏析】

  这首诗语意双关,表面上看是一个未嫁贫女的内心独白,但其实也寄托了出身贫贱的寒士怀才不遇、举荐无人的感伤。所以,内蕴丰富,被人们传诵至今。这首诗刻画的形象鲜明,且诗情哀怨。诗中贫女虽然“十指夸针巧”,可是就算“拟托良媒”,也没法找到可以欣赏“风流高格调”的人,最后只好“苦恨年年”。而“为他人作嫁衣裳”一句,则表达了终年为他人劳累的寒士,不被人赏识,只能久屈人下的愤懑心情。

  无名氏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二)折直须(三)折,莫待(四)无花空折枝。

  【注释】

  (一)金缕衣:装饰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二)堪:能够,可以。

  (三)直须:尽管,不用犹豫。

  (四)莫待:不要等到。

  【译文】

  我劝你不要可惜那缀有金线的名贵衣裳,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年少的时光。

  花开可以摘时只管去摘不用犹豫,不要等到花谢之后去折空空的花枝。

  【背景与赏析】

  在《全唐诗》中此诗的作者为无名氏。有些唐诗选本里认为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秋娘或李锜是不确切的。这首诗通俗易懂,一直在向读者强调一定要珍惜时光,千万不要虚度青春年华。就字面意思上来看,本诗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赞叹,提倡及时行乐,但是深层的含义就是珍惜短暂的青春时光,这也是这首诗的主旨。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