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第三十四章 张籍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本章字数:1824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2


第三十四章 张籍

  

  张籍(约767年—约830年),字文昌。原籍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之后迁居到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贞元十四年(798年),张籍开始北游,并经由孟郊的介绍,在汴州与韩愈结识。当时韩愈为汴州的进士考官,于是张籍通过推荐,第二年在长安中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被任命为太常寺太祝,认识了白居易,经常在一起互相切磋学问,对于两人的创作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张籍患上目疾,几乎快失明,因此,人们称其为“穷瞎张太祝”。元和十一年,张籍转任国子监助教,目疾已经有所好转。15年后,又升迁为秘书郎。长庆元年(821年),被韩愈推荐任国子博士一职,同时又迁为水部员外郎一级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年)时,升迁为国子司业。世人也称其为“张水部”“张司业”。张籍在乐府诗方面与王建齐名,两人并称为“张王乐府”。

  湘江曲

  湘水无潮(一)秋水(二)阔(三),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四)茫茫(五)鹧鸪飞。

  【注释】

  (一)潮:指江中的波涛。

  (二)秋水:秋日的江水。

  (三)阔:这里是广阔的意思。

  (四)白■:也作“白萍”,即水中浮草。南朝宋鲍照《送别王宣城》:“既逢青春献,复值白萍生。”五代时期齐己《放鹭鸶》:“白萍红蓼碧江涯,日暖双双立睡时。”

  (五)茫茫:形容模糊不清、旷远辽阔的样子。

  【译文】

  湘水没有波浪而秋水却宽阔无边,湘江之上,月落时分,行人准备出发了。

  送人出发,又送人归乡,江上的浮萍茫茫一片,鹧鸪在这时飞起。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看似平常然而奇崛的乐府诗,白居易曾评价过张籍的乐府诗:“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而当中的这首更是语浅情深,极具代表性。

  诗的第一句描写的是秋日湘江的景色,七个字中就出现了两个“水”字,这就是诗词中常用的“同字”手法,更形象地表达出了诗人此刻的心情。第二句则把重点放在了时间上,“湘”字的重复也加强了整首诗的音韵回环之美,这也是乐府诗的特点之一。加上第三句里长短句的运用,使得全诗更为流畅自然,同时,第二句与第三句连用了三个“人”字,这就是“顶针”格的修辞手法,诗人

以此加强了诗的旋律感。最后一句则回应了开头对景物的描写,这样以景结尾的手法更能让人回味无穷。

  节妇吟(一)

  君知妾(二)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三)意,系在红罗(四)襦(五)。

  妾家高楼连苑(六)起,良人(七)执戟(八)明光(九)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十)夫誓拟(十一)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释】

  (一)《节妇吟》:这是一首具有双重内涵的诗,文字层面上写的是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喻义层面上则是一位忠于朝廷的清廉官员。节妇,能守住自己节操的妇女,对丈夫非常忠贞。吟,诗体的名称。

  (二)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一种谦称。

  (三)缠绵:情意绵绵。

  (四)罗:一种丝织品,质地轻薄,且手感滑爽,非常透气。

  (五)襦:短袄或者是短衣。

  (六)苑:帝王以及贵族们用来游玩和打猎的皇家园林或风景园林。

  (七)良人:指丈夫。古代女性习惯称其丈夫为良人。

  (八)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九)明光:指皇宫里的明光殿,这里用来指代皇宫。

  (十)事:侍奉,服侍。

  (十一)拟:计划,打算。

  【译文】

  你明知我已有丈夫,还送我一对明珠。

  对于你的情意绵绵,我心中非常感激,所以我将你送我的明珠系在了我的红罗短袄上。

  我家的高楼与皇家的园林相连,我的丈夫正拿着长戟在明光殿里站岗。

  我知道你的真心犹如朗朗乾坤的日月一般,但我已发誓要侍奉丈夫并与其同生共死。

  将你送的明珠归还,我的双眼泪流不止,只怨恨在我未嫁之前没有遇到你。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精品诗,叙述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追求,最终守住自己妇道的故事。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关乎男女情事的诗,实际上它的内在却是一首拒绝贪官污吏拉拢、用以明志的政治诗。全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非常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诗中的“妾”是诗人的自比,“君”则是指拉拢诗人的贪官污吏,“夫”为诗人效忠的唐王朝,全诗言辞委婉细腻,但是态度却非常坚决。既给足了拉拢诗人的人面子,也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可以说,完全能达到诗人写它的目的。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