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本章字数:1337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2
中武陵渔人意外发现桃花源的故事与传说中刘晨、阮肇遇到仙女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
(五)传情:通常是指男女之间相互传递情意。
【译文】
春天快要离去,花朵都零落飘散,我的眼泪沾湿了红笺,因为我怨恨我们之间的离别。
我常常害怕我们之间会像巫山云雨的故事一样一散而不再相聚,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像武陵渔人遇到桃花源那样再次团聚?
我和你之间传递的情意通过花儿散发的芬芳就能知道,就算相互间不说话也能知道对方的情意。
我只想在栏杆边安放枕席,在夜深人静时向牡丹述说我的相思之情。
【背景与赏析】
这首牡丹诗构思极为新颖。看着眼前牡丹盛开,阔别已久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此时的感情已经超越了人和物之间的界限,也就是说诗人已经进入了角色,开始以花代人备受相思之苦。全诗构思独具匠心,独具艺术风采。诗人将牡丹化为自己的情人,用细腻的笔锋进行传神的表达。“巫峡散”一词表现出了诗人唯恐失去情人的细腻情绪。“因何重有武陵期”又表现诗人在失落至极之时因为又可以和情人重逢,所以备增喜悦之情。两句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落差以及悲喜交加的情绪更是完美体现出了诗人惜爱牡丹之情。“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这两句是作者完全将牡丹拟人化的表现。牡丹以“馨香”来传情,沁诗人的心脾,而牡丹的“不语”情怀更是深得诗人赏识。尾联非常直接地写出了诗人喜爱牡丹的强烈情感,“安枕席”以及“说相思”等词已经完全将牡丹化为了诗人身边至亲至爱的情人角色。全诗亲切感人,表现手法的直白而深刻,这使得本诗的意境被推向了高峰,艺术魅力也得到了无限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