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第三十章 孟郊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本章字数:1066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2


第三十章 孟郊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年轻时屡试不第。直到46岁时才登进士第,曾担任溧阳尉、协律郎等职,元和九年暴病去世,由韩愈等人凑了百贯钱为他下葬,人称“寒酸孟夫子”,由于性格耿直孤傲,其朋友给他的谥号是“贞曜先生”。

  游子吟(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二),报得三春晖(三)!

  【注释】

  (一)《游子吟》:诗人题下自注:“迎母溧上作。”吟,诗体的一种。

  (二)寸草心:比喻子女对母亲的心意。寸草,指子女。心,草木的茎干,比喻子女的心意。

  (三)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母亲对子女的关心。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和季春。晖,阳光。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之时她将衣服缝得严密结实,担心孩子这次远行会归来得很迟。

  谁说像小草那样的孝心,可以报答母亲那犹如春日阳光般的恩情。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赞扬母爱的诗。对于孟郊这位常年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母子分离是最痛苦的时刻。而此诗描写的正是这样一幅场景。开头两句诗用最普通的场景与东西表现出了母子之间那种真挚深厚的骨肉之

情,虽无华丽的辞藻,却从朴实中透露出一种亲切感人的情怀,更加动人心弦。最后的两句则是前面四句的升华,寄托了游子对母亲那浓浓的眷恋之情,用反问和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纯真厚重的感情。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一)不足夸,今朝放荡(二)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

  (一)龌龊:指处境上的不如意以及思想上的局促和拘谨。

  (二)放荡:没有约束,自由自在。

  【译文】

  以往生活上的困窘以及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已经不值一提,如今终于可以自由自在,思想上也没有任何约束。

  策马奔腾在春花烂漫的大道上,马蹄又轻又疾,感觉一日之内就能把长安的花儿全都看遍。

  【背景与赏析】

  孟郊差不多半辈子都在为应试而奔波,终于,在四十六岁登科中第,喜悦的心情可想而知,这首小诗就是在那个时候完成的。我们熟知的成语“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也是从这首诗中演变而来。诗的一开头就表明自己的郁闷心情已经烟消云散,心情也随之畅快。而后两句诗更是运用夸张与比喻的手法将诗人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由于心情好的缘故,周围的景色也变得愈加美好。整首诗极富情韵且明朗畅达,“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成为后世传诵的名句之一。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