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第三十一章 武元衡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本章字数:668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2


第三十一章 武元衡

  

  武元衡(758年—815年),字伯苍。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市)人。武则天的曾侄孙。德宗建中四年(783年)登第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华原县令、比部员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等职。元和二年(807年)十月被封为临淮郡公,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八年被召还京,重新为相。因为主张削藩,遭到藩镇忌恨。元和十年六月三日早朝,被淄青藩帅李师道派刺客暗杀。

  春兴(一)

  杨柳阴阴(二)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三)。

  【注释】

  (一)春兴:在欣赏春天的景物时抒发出来的感慨。

  (二)阴阴:指颜色变深。

  (三)洛城:洛阳。

  【译文】

  杨柳的叶子已经变成深绿色,雨渐渐变小,天气转晴,树枝

上残留的花朵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鸣叫的流莺。

  夜里,春风吹入了我思乡的梦中,我追逐着春风来到了故乡洛阳。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最大的特点是将春景、乡思、归梦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根据题目来看,这首诗描述的是由于看到春天的景物而被触发出来的感情。上半句点出这是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已经一片翠绿,残花也已经在雨中落尽,暗示春天马上就要过去,再加上到处流转的流莺,使诗人不由得联想到了家乡的春色,思乡之情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下半部分则充满了想象力与表现力,春风在诗人笔下获得了生命,化作了不断为进入梦乡的思乡者吹送故乡春天信息的使者,这让春风显得善解人意而又多情,也因为这艺术的想象,原本抽象的感情就这么被诗人形象化了。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