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第二十八章 张继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本章字数:979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2


第二十八章 张继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县)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进士。宝应元年(762年)10月,又被任命为员外郎,后入内成为检校员外郎,没过多久又提升为检校郎中,最后任职盐铁判官。掌管洪州财赋。一年后病逝于任上。

  枫桥夜泊(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二)渔火(三)对愁眠(四)。

  姑苏(五)城外寒山寺(六),夜半钟声(七)到客船。

  【注释】

  (一)《枫桥夜泊》:一作《夜泊枫江》。枫桥,位于今江苏省苏州西郊阊门外。

  (二)江枫:江边的枫树。

  (三)渔火:渔船上点亮的灯火。

  (四)愁眠:因忧愁而无法入睡之人。据说当地有一座山因为此诗而被命名为“愁眠”。

  (五)姑苏:过去对苏州的别称。

  (六)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建于南朝梁代。据说因僧人寒山住此而得此名。

  (七)夜半钟声:当时的寺庙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称“无常钟”。宋代欧阳修曾在《六一诗话》中质疑:“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这个质疑

自然是不对的。《庚溪诗话》就曾反驳过:“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译文】

  明月已经落下,乌鸦还在啼叫,满天的秋霜暮色朦胧,忧愁让我难眠,只好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江上的渔火。

  姑苏城外那清冷寂静的寒山寺里有僧人夜半敲钟,钟声传到了我休息的客船上。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夜泊枫桥的风景与感受的诗。首句表明了诗人的所见所闻与所感;第二句则描绘枫桥周围的景色以及诗人充满愁绪的心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客船上卧听古刹传来的“夜半钟声”。一切的景物看起来都如此的平凡,但是经过诗人的艺术构思以及创造,最终变成了一幅幽静诱人、情味隽永的江南水乡夜景图。尤其是最后的“夜半钟声”这一笔让本诗的神韵最完美地表现了出来,不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有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带上了一丝宗教气息,使得全诗具有了一种庄严古雅之感。所以,本诗能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也不足为奇了。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