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2
到天涯!
【注释】
(一)《长沙过贾谊宅》:一作《过贾谊宅》。据传此诗是刘长卿因故被贬往潘州(今广东省的茂名市)时于途中路过长沙时所作。贾谊宅,据说为贾谊在长沙时的住所。据《元和郡县志》卷二第十九章《江南道?潭州?长沙县》记载:“贾谊宅在县南四十步。”贾谊,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少年得志,但被其他大臣所猜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之后又被召回任命为梁怀王太傅,但没过多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也因此伤恨而死,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二)谪宦:指被贬降的官吏。唐代皇甫冉《归阳羡兼送刘八长卿》:“湖上孤帆别,江南谪宦归。”
(三)栖迟:指居留、滞留。《后汉书?冯衍传下》:“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凄情悲。”宋代孔武仲《瓜步阻风》:“门前白浪如银山,江上狂风如怒虎。船痴橹硬不能拔,未免栖迟傍洲渚。”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母怒,逐其故夫去,此子愤悒不食,其故夫亦栖迟旅舍,不肯行。”
(四)楚客:这里指贾谊。
(五)汉文:汉文帝。“汉文”为汉文帝刘恒的省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汉文中年,始举贤良。”清代洪升《长生殿?定情》:“庶几贞观之年,刑措成风,不减汉文之世。”
(六)湘水:指贾谊凭吊屈原的地方。屈原原本投汩罗江自尽,而汩罗江与湘水相通,所以贾谊在湘水凭吊屈原。
(七)吊:凭吊,这里指贾谊作赋凭吊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谊)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八)寂寂:形容寂静的样子。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庭院寂寂。”
(九)摇落:零落、凋残的意思。《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唐代杜甫《谒先主庙》:“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明代何景明《答望之》:“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清代曹寅《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十)君:指贾谊,同时这里也是诗人的自指。
(十一)何事:何故、为何。晋代左思《招隐》:“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宋代刘过《水调歌头》:“湖上新亭好,何事不曾来?”清代李渔《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译文】
你因谪贬而居留于此地三年,但你的悲伤却流传了千古。
秋草萧瑟,我独自寻找你曾经留下的踪迹,最终只能在寂寥的树林中看着夕阳斜落。
贤明的汉文帝都对你如此薄恩,湘水如此无情又岂能知道你曾来此凭吊?
江山寂静,一切如秋叶般摇摇欲坠,可怜你到底因为何故而被放逐到天涯!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堪称精品的怀古七律。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首联中,诗人由于自己的遭遇与汉代的贾谊极为相似因而伤今怀古,发出了万千感慨,而诗中的“万古”留悲给人一种压抑沉重的悲凉之感,这也奠定了全诗凄怆的基调。颔联则是围绕题目中一个“过”字展开描写的,渲染出了故宅一片萧索而冷落的景色,犹如唐王朝未来的写照,让人更觉黯然。颈联诗人则通过贾谊开始联系到了自己,表达了自己寻求知音,却依然抑郁无诉的心境,整个描写显得动情而真切。最后的尾联象征了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当中的“君”既指贾谊,其实也是诗人自己,也就是说所谓的“怜君”不仅是在怜人,也是在怜己。“何事到天涯”则是诗人对于不合理现实的控诉:为何无罪之人要遭受这样的惩罚!读来犹如看到诗人的泪水,听到诗人的哀叹。表面上看这首诗所说的是古人古事,但实际上它的着眼点却是在今人今事上,诗人极为巧妙地将自己的身世以及际遇结合到了诗歌的形象里,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警醒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