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2
安蹇劣(六),谁谓薄世荣(七)。
【注释】
(一)幽居:宁静的住所。
(二)营:营谋,营生。
(三)牵:牵挂。
(四)曙:曙光,破晓之光。
(五)偶:这里是邂逅的意思。
(六)蹇劣:笨拙愚钝、境遇不好的意思。清代赵翼《咏物?杖》:“蹇劣平生愧逐群,一枝籐助草鞋勤。”蹇,念jiǎn。
(七)薄世荣:鄙薄世人对荣华富贵的追求。
【译文】
尽管身份高低不同,但为了生存都要奔走营生。
我独自一人没有身外之物的牵挂,因此可以顺从自己想要幽居的心愿。
细雨在夜里来过,不知春草是何时生长起来的。
青山那里忽然有了一丝曙光,这时已有鸟雀绕着屋舍鸣叫。
时不时与山中的道士邂逅,或者与砍柴之人同行。
我原本就是境遇不好的愚笨之人,过这样的幽居生活是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在鄙薄那些追求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
【背景与赏析】
这是韦应物山水诗中比较有名的一首。大约写于诗人辞官闲居的时候。全诗向读者展现出了一个悠闲而宁静的境界,反映出诗人幽居独处且知足的心情。全诗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是当中却有一些佳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开篇两句以世人的“皆有营”作为背景,以此来反衬自己幽居时的清闲,表达一种举世辛劳而我独闲的思想感情。之后两句则表现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能平安地辞官归来,使得自己一身轻松,自然是满心欢喜。从“微雨夜来过”一直到“鸟雀绕舍鸣”四句,运用的都是白描的手法,仍旧为表达诗人心情的喜悦而服务。而后来的两句则表明自从幽居山林以来已经很少与其他人交流,由此也可以看出诗人日子的平静与淡漠。最后的结尾除了再次表明对于现在生活的满足,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别人的追求从不鄙弃的态度。
滁州西涧(一)
独怜(二)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三)深树(四)鸣。
春潮(五)带雨晚来急,野渡(六)无人舟自横(七)。
【注释】
(一)《滁州西涧》:诗人是在任滁州刺史时写下的这首诗。滁州,今安徽省的滁州市。西涧,位于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俗名是上马河。也就是今天的滁州市城西水库。
(二)独怜:独独怜爱,独爱,形容对幽草的情有独钟。
(三)黄鹂:指黄莺。
(四)深树:树丛或树荫深处。
(五)春潮:指春日的潮水。
(六)野渡:无人管理的野外渡口。
(七)自横:随意地漂浮。指渡口由于无人管理,船只都横七竖八地漂浮在水面上。
【译文】
我只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树丛的深处啼叫。
夜晚春日的潮水伴随着细雨急急地涌来,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处,那些无主的船只随意漂浮在水面上。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写景诗,同时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前两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物,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后两句描写的是黄昏时分的晚景,在怡然自得的同时也有一种不在其位的无奈忧伤之感。诗中描绘的虽然都是平时常见的景物,但在诗人的精心安排和渲染下却带出了一股意境幽深的韵味。诗中的感情都是自然流露,且动静交替,不愧为山水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