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第十三章 元稹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本章字数:1277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2


第十三章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15岁时中进士。21岁时任河中府,25岁出任秘书省校书郎,28岁时任左拾遗,官至监察御史。但因触犯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之后任通州(今四川省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则担任膳部员外郎。第二年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年)升迁为中书舍人,并成为翰林院承旨。第二年任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任尚书左丞,最后,在大和五年(831年)逝世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与白居易并称为“元白”,同时也是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闻乐天授江州(一)司马

  残灯无焰(二)影幢幢(三),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

  (一)江州:今江西省的九江市。

  (二)焰:火苗,烛火。

  (三)影幢幢:灯影昏暗且摇曳不定的样子。幢,念chuáng。

  【译文】

  只剩下残油的油灯已经没有火焰了,这使周围留下了许多昏暗且摇曳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到了江州。

  因病而在垂死挣扎的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地从床上坐了起来,黑夜的风雨吹进了我的窗户让人备感寒冷。

  【背景与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听闻好友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写下的,当时诗人抱病在床,但还是坚持写下本诗并寄往江州安慰好友。元稹与白居易友情极为深厚,据《唐才子传》载:“微之(元稹)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这也

使得本作充满了真情实感,尤其从“惊坐起”三字可以看出,诗人的担忧之情溢于言表,而“残灯无焰”“垂死病中”“暗风吹雨”这些词语也体现出了作者凄凉的心境。

  离思(其四)

  曾经(一)沧海(二)难为水,除却(三)巫山不是云。

  取次(四)花丛懒回顾,半缘(五)修道(六)半缘君。

  【注释】

  (一)曾经:曾经历过的事情。曾,副词,过去。经,经历。

  (二)沧海:指大海。古人都称渤海为沧海,因海水经常呈现出一种苍青色,所以称其为沧海。

  (三)除却:除了。

  (四)取次:循序渐进。

  (五)半缘: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

  (六)修道:诗人既信佛教也信道教,这里是指品德以及学问的修养。

  【译文】

  曾经欣赏过沧海之广阔的人,再看别处的水就不能称之为水了,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地方的云彩都不能称之为云。

  信步经过花丛,也懒得回头看一眼,会这样做的原因一半是因为我的品德修养,还有一半则是因为思念你。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其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更是流传千古,表达了诗人忠于爱情、专一执著的感情。后一句的“取次花丛懒回顾”又进一步表明了诗人的专一,意思是就算从花丛中经过也懒得再看一眼,不再寻花问柳,这样的比喻可以说是形象而又贴切。元稹还曾在《梦游春七十韵》中说过:“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而白居易则在《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中赞过他:“京洛八九春,未曾花里宿。”由此可见,元稹也算是一个深于情者的诗人。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