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第十一章 王昌龄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本章字数:2402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2


第十一章 王昌龄

  

  王昌龄(690年—约756年),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于开元十五年(727年)中进士,曾任汜水尉、校书郎,后被贬为江宁丞,最后再次被贬为龙标尉,所以王昌龄也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更有人称其为王龙标。王昌龄的籍贯,一直有京兆和太原两种说法。《旧唐书》认为王昌龄应该是京兆(唐朝的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原因是王昌龄曾在《别李浦之京》这首诗中说过:“故园今在霸陵西”,再加上又有诗作《霸上闲居》。但是唐代有许多山西籍贯的诗人因为洛阳和长安为当时的文化中心,所以多在洛阳与长安游览,有的甚至居住在京城,所以不能就因为这样便认定王昌龄为京城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河岳英灵集》则认为王昌龄是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籍贯在太原。

  芙蓉楼送辛渐(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二),平明(三)送客楚山(四)孤(五)。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六)在玉壶。

  【注释】

  (一)《芙蓉楼送辛渐》:原作共两首,此为第一首。诗人于天宝元年出任江宁丞期间所写。芙蓉楼,位于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面。《元和郡县志》中第二十五卷《江南道?润州》:“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辛渐,诗人的朋友。

  (二)吴:三国时期吴国位于长江下游一带,所以这片区域也被称为吴。

  (三)平明:早晨,清晨。

  (四)楚山:春秋时期的楚国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这片区域的山也被称为楚山。

  (五)孤:孤单一人,独自一人。

  (六)冰心:比喻内心纯洁,为人正直廉明。

  【译文】

  寒冷的雨水在夜间洒满大地,吴地江天都笼罩在烟雨中,清晨送走朋友,独自一人面对楚山离愁无限。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问起我,请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保存在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剔透。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早晨诗人与朋友江边离别的情景。本诗的构思极为新颖,以描写送别场景为辅,真正为主的反而是表达自己的高风亮节。前两句的景物描写用来烘托送别时的孤独寂寞之情,后两句则自比冰壶,表达自己的清廉正直。王昌龄的自比来源于姚崇的《冰壶诫》:“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只不过王昌龄将这些句子概括得更加生动简练,使之成为千古名句。

  出塞(其一)(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二)龙城(三)飞将(四)在,不教(五)胡马(六)度(七)阴山(八)。

  【注释】

  (一)《出塞》:乐府旧题《横吹曲辞?汉横吹曲》,原作有两首,此为第一首。唐代诗人描写边塞生活时常用的题目。

  (二)但使:只要。

  (三)龙城:一作“卢城”。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匈奴祭天的地方,位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的西面以及硕柴达木湖的附近。一种说

法为卢龙城,位于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汉代右北平郡的所在地。还有一种说法是指代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汉代名将卫青。

  (四)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史记?李将军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五)不教:不让,不允许,不叫。

  (六)胡马:指匈奴的战马,这里指代匈奴。胡,古代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惯用称呼。

  (七)度:越过。

  (八)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北连接着内兴安岭的阴山山脉。汉朝时期匈奴常常通过阴山来侵扰汉朝疆域。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万里远征的将士们至今还未回来。

  如果袭击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在,绝不让匈奴的人马越过阴山。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感时之作,同时也是一首感叹战乱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歌。全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了雄浑诚挚的爱国热情。再加上纵观古今,以明快的手法来针砭时弊,明代的李攀龙曾称它为唐朝时期的七绝压卷之作,也算是名副其实。

  从军行(其四)(一)

  青海(二)长云暗雪山(三),孤城(四)遥望玉门关(五)。

  黄沙百战穿(六)金甲(七),不破楼兰(八)终不还。

  【注释】

  (一)《从军行》:乐府旧题,《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为军队战争。原作有七首,本诗为第四首。

  (二)青海:指青海湖,位于今青海省西宁市西面。

  (三)雪山: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四)孤城:一种说法为青海地区的一座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就是玉门关。前一种说法比较可信。

  (五)玉门关:汉武帝时期设立,由于从西域输入玉石必须取道于此因而得名。旧址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的小方盘城。六朝时期关址曾向东移动过,新址今位于安西县双塔堡周围。

  (六)穿:磨破,穿坏。

  (七)金甲:用金属制成的铠甲,战衣。

  (八)楼兰:汉朝时期西域的鄯善国,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的东南面。西汉时期,楼兰王曾与匈奴勾结,数次诛杀由汉朝派出前往西域的使臣,最后汉武帝派遣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刺杀了楼兰王。《汉书?傅介子传》:“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这里也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地区的敌人。

  【译文】

  青海湖上空阴云弥漫,阴云下的雪山也有点暗淡了,站在孤城上,与之遥遥相对的就是远处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们身经百战,都磨穿了身上的战甲,只要不打败西北地区的敌人就誓不归家。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第一部分描绘的是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突出了玉门关所处地势的重要性。这当中也融入了众多感情,有戍边将士们对于自己所承担任务的责任感与自豪感,也有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孤独感和困苦之感。第二部分则是抒情部分,表达了战斗的惨烈与艰苦,最后一句的结尾更是戍边将士的誓言。就这样,抒情不再空洞,环境描写与人物感情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