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19:24
,甘露三年(公元258年),魏少帝曹璜被封于此。白祀水又往东南流,注入圣水。圣水又东南流,经韩城的东面。《诗经·大雅·韩奕》一章说:那高大的韩城啊,是燕国军队所筑。周王封给韩侯,有追、貊等国,并拥有北方诸国的领土。郑玄说:周朝分封诸侯,将韩侯的领地封在韩城,为侯伯,后来韩侯为北方的猃狁所逼,便将领地稍稍东迁。王肃说:现今涿郡方城县的韩侯城,被世人称为寒号城,是错误的。圣水又东南流,它的右边与清淀水汇合。清淀水源出西淀,东流注入圣水,二水汇流处被称做刘公口。
又东流,过安次县南,往东流入大海。
圣水往东流,流经勃海安次县旧城的南面。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 186年),封荆州刺史王敏于此,为安次侯。圣水又东南流,注入巨马河,并不直接入海。
巨马河源出代郡广昌县涞山,
巨马河即涞水,涞水共有两个源头,皆发自涞山。涞水往东流,经广昌县故城南,王莽时此处为广屏。曹魏时,封乐进为广昌侯。涞水又东北流,经西射鱼城东南后东北流,流经东射鱼城南,又折而流过城东。《竹书纪年》说:晋国的荀瑶征伐中山国,取穷鱼之丘。穷与射字相似,故疑是此城,不过这也很难说。涞水又流经三女亭以西,再流经楼亭以北,它的左岸属于白涧溪。白涧溪的源头有两个,两个源头合流后,便成一溪,白涧溪的溪石呈白色,望去洁白如雪,故溪以石得名。水又往东北流,名为石槽水,水流到这里,潜流入地,只有待到涨水时,方从地面流过,注入涞水。二水的汇流处叫白涧口。涞水又东北流,其间有桑谷水注入。桑谷水源出南方的桑溪,往北流入涞水。涞水又北流,经小黉岭东面,折向东流,经大黉岭南,这或许就是霍原隐居教学的地方。徐广说:霍原在广阳山隐居,教授的弟子有数千,后来被王浚借谶纬之言所害。虽然那个时代距今已经很遥远,但至今还有大黉小黉(学校)的名称,不过没有碑文颂辞,无法肯定是谁在此处隐居过。涞水又东北流,至紫石溪口汇合紫水。紫水源出圣人城北大亘山下,向东南流,它的左岸与磊砢溪水相汇。或许从前这里有过山崩,坍塌下来的乱石堆满了溪涧,溪水也因而得名。磊砢溪水源出东北,往西南流,注入紫石溪水。紫石溪水经圣人城东,又东南流,右边汇于檐车水。檐车水源出檐车硎,往东南流,经圣人城南,往南流入紫石水。
紫石水又往南,流入涞水。涞水又东南流,过榆城县南后,又转弯流过城东,名为榆城河。涞水又往南流,经过藏刀山下。藏刀山层岩卓立,直指云天,远远望去,犹若无数的刀堆在一起,这些刀的刀头全朝向西方,刀环与刀环之间紧紧相靠,森然而列。涞水往东流,经徐城北,这里有一条旧河道分出,世人称此为沙沟水。涞水又东流,督亢沟从中分出。一水往东南流,即督亢沟;另一水往西南流,即涞水的旧河道。这里的水一旦涨水,就长流滚滚;一旦水位干枯,就潜入地下,直到逎县方再度流出地面,这就是涞水的旧河道。
又东流,过逎县北,
涞水于逎县北部边境接纳了旧河道,水源再度流出,积水聚为宽约一百步,长数百步的长潭,由于潭的左右两边有许多小支流注入,因而汇集成了深潭。潭水下流约十余里后,往东南流,经逎县旧城东面。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降汉的匈奴王隆疆得封此地,被立为侯国,王莽时把名字改为逎屏。这条水称巨马河,又名渠水。涞水又东南流,三国时,袁绍遣别将崔巨业攻固安,未克。他撤军时,公孙瓒军追击袁军至巨刀水,双方在此交战,战死者有六七千人,指的就是这条水。涞水继续东南流,经范阳老城的北面,易水注入。
又东南流,流经容城县的北面,
巨马水又东流,有郦亭沟水注入。郦亭沟的上流在逎县东面接纳了督亢沟水,往东南流,经紫渊东面。我的六世祖曾担任乐浪太守,从涿县的先贤乡移到水南居住。宅第的西边是巨马水,东面就是这条水,水的支流相互交通,于田园间弯弯曲曲地流过,此地不但有令人怀想的鱼米之富,也是游览的胜地。这条流向东南的水,又叫郦亭沟。水又转向西南流,经大利亭南流,然后注入巨马水。巨马水又东流,经容城县旧城的北面,又向东流,有督亢沟水注入。督亢沟水的上流在涞谷接纳了涞水,如打开水口放水,其水便会长流直下;若堵住水口,这里就会变为涓涓细流,甚至有断水之虞。水性和顺,如何对其加以利用,则全看世人的见识。督亢沟水流向东南,经过逎县的北面,又东流,经涿县郦亭楼桑里之南,这里是刘备的故居。水又东流,经督亢泽,督亢泽环抱着方城县。方城县以前属广阳郡管辖,直到后来才划归到涿郡。《郡国志》说:
方城县有督亢亭。孙畅之的《述画记》中载有督亢地图,说是燕国的太子丹遣荆轲携督亢之图献予秦国,始皇帝斩了荆轲,督亢之图也亡佚了。地理书《上古圣贤冢地记》说:督亢故地在涿郡,督亢陌在现今故安县南面,属于幽州的南部边界。《风俗通》解字说:沆,浩淼也。即烟波浩淼,无边无际。沆,即无水的洼地,也即是盐碱地。沟水自泽地分出,往东流,经涿县旧城的南面,东流经汉侍中卢植陵墓之南,再分散东流形成督亢泽,并在此北转,注入桃水。督亢水又南流,名为白沟水。又南流,经广阳亭的西面,继续南流,汇合于支沟。
沟水的西面引入了巨马河水,再东分一水成为支沟,又东流入白沟。白沟南流,注入巨马河。巨马河又东南流,经益昌县时,护淀水从它的右边注入。护淀水的上游位于临乡县旧城西面的承接护陂,流向东南,经临乡城南面。汉朝时,这里是广阳顷王之子,临乡侯刘云的封地。《地理风俗记》说:临乡城在方城南面约十里处,是旧县城。淀水又东南流,经益昌旧城西南后,注入巨马水。巨马水东流,经益昌县旧城南,汉朝时,这里是广阳顷王之子,益昌侯刘婴的封地,王莽时改名为有秩。《地理风俗记》说:益昌城在方城县东面八十里处,是旧县城。巨马水继续东流,有安次县东北平地涌出的八丈沟水注入。八丈沟水往东南流,经安次城东面后,又东南流,经泉州县旧城西折向南流,它的右边有滹沱河的枯沟汇入。枯沟由安次县西北往东流,经常道城东、安次县旧城西。
晋时,司空刘琨曾驻兵在此,以抗石勒。枯沟又东南流,至泉州县西南,东流注入八丈沟。八丈沟又南流,注入巨马河,然后乱流东奔而去。
又东流,过渤海东平舒县北,往东流,注入大海。
《地理志》说:涞水东南流,至容城入河。此河即濡水。这两条水相互汇
合。巨马河于平舒城北南流,注入滹沱河,然后一同流奔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