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19:19
,人民的思想性情愚昧粗野,而那些受旧教束缚,学习受到局限的人士时常强迫人们接受古代教义,不审察事理的真实性等情况,于是笛卡尔创立既尊重又怀疑古学的学说,著有《道术新论》一书,以批判驳斥旧教。
笛卡尔说:“我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没有别的,就是不胡言乱语而已。在学理未阐明之前,即使把最严厉的刑罚置于我面前,我也决不隐讳疑问而轻言信服。学问如同建造大厦,首先必须建立不可动摇的基础。从别处来的泥土质地疏松,不可信赖。要挖掘挖穿地基,一定要寻找坚实的土地。有坚实的地基吗?事理的基础就在这里;没有坚实的地基吗?
也希望了解清楚。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看到的种种现象,随便哪一样都是虚妄的,古代的训教和现成的学说,很多都失去了其真实性,虽然证据纷杂繁多,也只是徒增偏见蒙蔽而已。
凭借思想探求学理,而邪说谬论日益积累,就是人的思想引起的。即使用认识来寻求真理,而逃离尘世的根源,就是由于人的认识。这类事情的迹象本来就很明显,而我们见到的形象却互相背离。人的耳目本来是最真切的,但它们告诉我们的东西有些并不真实。梦境,是虚妄的,但当人没有觉醒时,就像真实的感觉一样;真实倒是真实了,但哪里知道这并非梦境中的虚妄和名义上的感觉,凡毕生所经过的历程,就像有巨大的妖魅,常常以迷惑人为快乐呢?然而我一生之中真有什么事,一定无可怀疑而又可以据此作为真实吗?探寻事物变化的起因和结局,是真实而非虚幻的,唯有意识而已。为什么说只有意识才是真实的呢?原来意识只有正确与否而没有真实或虚妄之分,怀疑意识为虚妄的人,他的怀疑又是属于意识,如果说没有意识,那也就没有怀疑存在了。所以说,唯有意识没有虚幻,没有虚幻就没有生灭变迁。我一生的始终,只是意识的一种境界而已。积累意识就成了我,意识自然存在我就自然存在,并非我可不可以变成虚妄。这就是我所说的真实的‘我’。”笛卡尔的学说就是如此。
二百余年之后,赫胥黎解释笛卡尔学说的大意说:“世间只有两种东西,一种叫做‘我’,一种叫做‘非我’。‘非我’称之为物质世界,‘我’则指人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与物质世界是连接在一起的。由人的感官感觉物相,而所感觉到的物相,是意识而非物质。意识与物质之间,常被尘世所阻隔;物质是原因意识是结果,是不能径直等同的。所以这样一来,人纯粹生存在意识的境界之中。”
笛卡尔这番话既不是奇特的创造,也不艰深难懂。一个人倘若凝神思考,随时都可能自我发现。假设有一枚红色的圆石子放在这里,把它拿给大家看,大家都会说看到它是红色的和圆形的,它的质地很坚硬,它的数量只有一枚。红色、圆形、坚硬、一枚,集合成这个物体。石子完全具备这四种特性,不能有哪怕是暂时的分割。假如现在说这四种特性,在你的意识之中存在,本与这物体无关。大家听了定当大为奇怪,认为是虚妄之言。虽然如此,但试想这红色从哪里感觉而来?原来是由太阳在一种名叫“以太”
的最清纯的气体中照射成的光波,因传播速度不同,照射到石子上,其他的光波都射入石子,只有一种光波不射入石子而被反射进入人的眼中。人的眼睛像一个水晶盂,吸收石子反射进来的光波,引导进入眼帘。眼帘之中,脑筋脉络会集之处,受到光波的刺激,如同电报机,引导达到人的大脑,大脑感受这种光波的刺激发生变化而感知红色。假如现在石子本身不变,而这诸多条件,如光波的速度、眼帘内的晶体等,有一样发生变化,那么人所看到的石子,就不成为红色,而将看到其他的颜色(有的人一出生下来就患有眼病,叫做“色盲”,不能分辨颜色。别人说是红色,而他都说成绿色。又用干酒加入盐,在暗室之中燃烧,则所有的红色物都变成灰色,平常人的面孔都像死灰之色)。每把一种物体放在人们面前,一个人说是红色,另一个人说是青绿色。而红绿二色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由此可知颜色是随着感觉变化的,说颜色是物体的属性,是不正确的。
我们通常说的圆形,也不是物体的属性,而是人见到这种形状,就取如此名称。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假如人眼睛的水晶体,变其圆珠形状为圆柱形状,那么所有的圆形物体都会改变形状。
至于坚硬与松脆的区别,却是来自人体自身的力量。假如人自身的力量增加一百倍,现在所说的坚硬,都将变成松脆,而这石子就与馒头没有什么两样了。由此可知坚硬的特性,也在于人的感觉。
红色、圆形与坚硬,这三种特性,都是由于我们的感觉而引起的。
所谓一数,似乎应当属于物体的特性,但细细审思,却也是由感觉引起的。怎么说是这样呢?这种称为“一”的,起源于两方面的事:一方面是由于眼睛看见,另一方面是由于接触感知。眼见与手触会同于一个物体,就定称为“一”。现在拿起石子,努力用对眼看它,那么在手上接触到的是“一”,而在眼中看到的则是“二”。再用通常的办法看它,而将中指和食指相交,把石子置于相交两指之间,那么所看到的反而是“单”,所接触到的反而是“双”。
现在如果用感官接触物体,看到的与接触到的互相重复,而前后感觉互相不同,那么哪一种感觉应该是可信的呢?由此可知这种称为“一”的,纯系人的意识所造成,与物体无关。
即便谈及物质,能够分离隔开它的,首推物体的属性了,并不是凭人的意识。然而分离隔开物质的知觉,也是由于人的视觉、触觉,既然是由于人的视觉、触觉,也本就是人的心理。由此总的来说,石子本身必定是不可认知的,我们所能感知的,不会超越意识,绝对是这样的。唯有意识可以认识,所以唯有意识不是虚幻。这是笛卡尔“积累意识成我”学说产生的原由。
并不是不知道一定有外在原因,才能产生内在的结果。然而原因与结果相同与否,则是一定不可知道的。所看到的影子,说它与物体本身相像即可,或者原因与结果各不相同,就像鼓声与击鼓的人不同一样,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所以人的知识,只限于意识与经验相符合的范围内。像这样的作为,就足以产生出许多事来(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心理活动在与外界相符的时候停止下来了),再要追求高远的认识,那就真不适当了。仅就意识与经验的相符方面,生物学就显示出可贵之处。这就是从笛卡尔以来,自然科学事业日益兴起,而古代宗教所说的心性学说日渐衰落的原因(然而现在的人自有他们的心性学说,只不过与古人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