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天演论

佛释第六

书名:天演论 作者:托马斯·赫胥黎 本章字数:1565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19:19


佛释第六

  本文主要介绍了佛教的轮回、因果学说。佛教的这个学说,是用可以说明的道理,引证不可知的事物,借以阐释难以认识的自然法则。这个学说认为,一切善与恶都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不能以一个人当前的遭遇来计算,而应当以一生来计算。文章对这种学说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是一种客观的介绍。

  自然规律既然如此难以了解,而自古以来,根据所谓上天的旨意创立教派的宗教家,其所存的本意是为了拯救世人。于是把人的意识推崇为上天的旨意,认为上天是创造万物的始祖,一定不会像现世这样混乱,这样就有了为上天申冤的意思了。

  人们献上祭品在郊野举行祭天大典,用蓍草和龟甲来占卜问天,那么上天本来就无所不在。所以阐释自然灾害和异常现象的诸多教派,虽有如君子和小人的差别,但他们所说的天运法则昭示的意义,必定与人世间的事有互为表里内外的联系,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不过他们所阐释的多是牵强附会的邪僻之说,让人们看不到依据。直到他们的阐释被揭破,他们就各持一种观点,斗争、互不相让,甚至残酷激烈地互相残杀,导致天下大乱,甚而指责这是上天的所作所为。

  宋朝元朝时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科学事业日益发展,宗教的祸乱渐渐消除。具有深远见地的人士,深入揭示事物原理和研究事物的精微本质,公开提出自然法则不可知论,以告诫世上那些崇尚古代学说、过于自信的人。古代如希腊的波尔仑尼,近代的如洛克、休谟、康德等哲学家,反复推论证明,都是出自这个目的。而印度一个名叫佛陀的圣人,则认为这些都是不值得传播的学说和不值得树立的教义。他另辟教义,于是有了轮回、因果的佛家学说。

  那么什么是轮回、因果的学说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拿可以阐明的道理,引证不可知的事物,借以阐释难以认识的自然法则而已。如今世人固然不能解脱忧患,而忧患涉及到每一个人,就好像雨露淋洒在草木上一样。从所能看得见的方面来说,则上天本来

就不曾仔细区分善与恶,并且因此从中给予奖赏、惩罚、损害、利益。佛家说:这些事有因果关系。这种原因与结果,均是人所造成的,要说上天不曾参与涉及其中,也未尝不可以。人的生命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三个时期首尾互相衔接,就像铁链的环节,又像鱼网的网眼。灾祸与福祉的到来,实在应当总和前后的所有事情来统一计算。人们只取当前遭遇的事情,来考核自己的祸福增减,本来就不可以。所以人身世的苦乐的端由,都是人自食自己种下的果子。人世间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也没有无原因的结果。现在所享受的一切结果,不是出于现在的原因,就必定出于过去的原因;现在的所作所为,不在现在产生结果,就必定会在未来产生结果。原因与结果得出的比值,就如同代数的乘积,就是集合正、负数值而得到的总和,必定要将正数、负数互相抵消,通过总和化为零,其过程是急迫不得的事。超过零这个界限就有正余数、负余数。

  所谓原因和结果,不一定都会在现在全部显现,欠下的负数未能偿还,将来总有偿还的那一天。就以原因和结果的比值在看得见的方面而言,则有的看起来应当得到灾祸的却反而得到福祉,有的好像应当得到吉利的却反倒得到灾难。他们不知道经过全盘核算相抵之后,其本身还有很大的亏损。这种伸缩盈亏的定数,哪里是凡夫俗子所能懂得的?

  从婆罗门教到佛教,他们替上天伸冤的情况就是如此。

  这精妙的理论却无从察辨其所说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妄的。即令这样,可上天为何如此固执地不怕麻烦呢?又因什么缘故要这样做呢?这也是终将无法知道的了。虽然如此,这是不是我们所说的持论有据、言之成理的情况呢?一味指责这些理论虚妄,而用鲁莽的意见看待,恐怕是不妥当的。并且轮回的学说,原来也是根据看得见的人世事物常理进行推论的,就是在日常的应用实践之中探求,也确实有相似之处。这是那些潜心研究佛学神道的学者乐于反复阐说的,而其目的在于探求佛学教义的最深底蕴。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天演论》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