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天演论

天刑第五

书名:天演论 作者:托马斯·赫胥黎 本章字数:2145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19:19


天刑第五

  本文主要批驳、否定了“吉凶祸福者,天之刑赏”、“天道福善而祸淫”观点。统治者称他们“刑当罪而赏当功”,是替天行道。文章以洪水、火山、灾荒、瘟疫导致无计其数的善良百姓死亡、成吉思汗杀人如割草却贵为天子等等生动的事例,一举推翻了上述观点。并指出当今做好事的人不一定得到幸福,做坏事的人不一定遭到灾祸,从而戳穿了统治者“动云天命”的谎言。

  现在刑罚惩治有罪者而赏赐有功者,君王自称这是替天行道。古书上早就说过,把福祉降给好人把祸患带给坏人就是天道,“遵循规律做事就得到吉利,违背规律做事则得到不幸,就像如影随形如响随声一样”。吉利、不幸、灾祸、福祉,是上天的惩罚和奖赏吗?从以上所说的意思看,是否刑罚和奖赏的得当,没有比上天更公正的。然而超过了公正的通常标准,又难以逃过人们的责难,这又该怎么讲呢?请让我们追寻其本来原由。

  现在平安、快乐、危难、痛苦,不仅只是人类才有,那些飞禽走兽鱼类等动物都有与人类相同的情形。假使平安快乐为幸福,危难痛苦为灾祸,有灾祸的人有罪过,得幸福的人有功劳,那么这些飞禽走兽鱼类动物对上天有何功过而招致祸福呢?有人会回答说不是这样,飞禽走兽鱼类之类的动物,本来就是上天所不体恤的。这难道不是在说上天没有广为施行祸福,而且有什么证据来说明上天对人类的特别厚爱呢?即使像回答者所说的那样,假如上天对人类特别厚爱又怎么样呢?

  如今做好事的人不一定得到幸福,做坏事的人不一定遭遇灾祸。在没有文字之前的历史太久远了,我们无从考证;而有文字以来,这样的事则真不知道总计有多少了。贪婪凶狠、残忍暴虐的兴起,就像初夏的草木;而那些谨慎老实、慈善仁爱、非正道而不发奋有为的人,活着时往往遭遇饥饿形如槁木,却还要遭受刑罚而死。这在历史上可找到一个又一个例子。并且祖辈、父辈的罪孽,为什么还要传给子孙后代承受?愚昧无知蒙受的祸殃,为什么等同于作恶多端的盗贼?一二个人疯狂瞎说他人败坏的事情,却让善良无辜的人因此而受到株连,这种情况常常多得像国家财政一样难以算清。刑罚与奖赏的公正,原来就是如此吗?呜呼,昏乱糊涂的苍天,印度、希腊、闪米特三族的人民,是了解得多么明白啊!达摩先祖的《悉昙》篇章、《旧约》中的《约伯之纪》,与鄂谟(或叫荷马,希腊古代诗人)所作的哀歌,他们所说的上天不悲悯苍生,是何等的相似啊!洪水泛滥,火山爆发,灾荒瘟疫时常流行,计算因此遇难的人,就是夏桀商纣的残暴行为,也显得微不足道了!难道这些遇难者都是坏人而应该把灾祸加在他们身上吗?

  当帝王的人,常说自己是奉了上天的诏命。而成吉思汗凶狠残暴没

有仁道,杀人就像除草一样,使得国土疆域之广大,横跨了两大海洋和一个经度。俄狄浦斯,是一位义士,但他所做的事却身不由己,以至于用刀杀死父亲而娶母亲为妻。哈姆雷特,是一个孝子,却为了给父亲复仇的原故,不得不杀死自己的叔父,侮辱自己的母亲,而最后用刀刺进了自己的胸膛。这些是人生最痛苦最残酷的经历,而不是他们的罪恶。但这是谁操纵造成的呢?像这样的事情难道还要说在冥冥之中,有一个高高在上、具有与人类共同的好恶,掌握着惩恶扬善权力的上帝帮助人类权衡是非吗?

  有一位研究动物的学者,得到一只鹿,进行解剖研究,发现鹿胸腔两侧柔软坚实而又身躯轻便,既能听见远处的声音又能长途奔跑,于是感叹道:“造化真是伟大啊!赋予如此警觉善于奔跑的特性,足以使鹿远离危险保护自己。”另一天他得到一匹狼,又进行解剖研究,发现狼的嘴尖长而肺宽大,倔强而不会疲劳,于是惊叹道:“造化真是伟大啊!赋予如此凶猛强劲的秉性,足以使狼获得食物养活自己。”

  如果从科学方面来看,通过狼与鹿两种动物,都可从中看到造物的极其精巧,其间又好像并无造物用心的痕迹。从人类的意识来看,狼猎食鹿与鹿被狼猎食,是截然不同的。人们认为鹿温顺善良,而狼凶狠残忍,凡是有利于鹿安全的,都是仁慈的事情;凡是帮助狼生存的,都是残暴的事情。其实狼与鹿两种动物,都是造化所生成的。比如一个人,他的右手拿着兵器用来杀人,他的左手却能让人起死回生让白骨生长出肌肤来。这个人是仁慈呢还是残暴呢?是好人呢还是恶人呢?依我个人的观点看,这既不是仁慈也不是残暴,既无所谓好人也无所谓恶人。他应当是超越了这二者,而我却惊奇地看着他,拿着这两方面的标准去评判他的功罪,那实在离这事的本质太远了。

  所以依古代道德观的说法,认为道理原本出自上天,那么我将要让“道理”置于公堂上听听审断,就将会发现这天道法则,自己已成为罪魁祸首而无法对万物作出自我解释,还怎么能执掌刑罚和奖赏的大权,恬不知耻地说谁做好事就赏赐给他许多吉利,谁做坏事就给予他许多灾祸呢(俄狄浦斯的传说故事,见希腊古代史,他自幼被父亲抛弃,为他人收养,所以长大之后不认识他的父亲)?

  

〖严复按语〗

  这篇文章所讲的道理,与《易传》所说的自然规律鼓动万物生长而不与圣人同忧虑,《老子》所讲的“天地不仁”,是同一道理。老子所讲的“不仁”,并非真的没有仁慈,它已超越了仁与不仁的定数,而不可用“仁慈”来评说。赫伯特·斯宾塞著《天演公例》说教与学两个宗派都把不可思议作为出发点,也就是天竺佛经上所说的“不二法门”。这些言辞最为深奥渊博,可与前一篇文章参照起来阅读。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天演论》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