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天演论

恕败第十四

书名:天演论 作者:托马斯·赫胥黎 本章字数:1909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19:19


恕败第十四

要合力与社会之外的自然力抗争,必须开展有效的政治教化以克私倡廉,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而所谓“恕”道,正是这种良好风气的体现。但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克制私欲的强制力过了头,人类便使去了对外竞争的创造力和动力。因此损人利己与损己利人都是不恰当的,在法制与“恕”道的轨道上,注重经济规律,做到共同得利,也许是社会发展的正道所在。

社会组织之所以不会涣散,是由人们的内心中存有良心,良心则是从人的感情相通中产生的,它从最细微处孕育,但在最关键时却能发挥出它卓越的功效。这也可以称作政治教化。

而政治教化也是进化过程中发生的事。政治教化的作用在于提高人的认识,充实人的社会生活,提高他们与万物相竞争的能力,使他们在自然力最严酷、肆虐之时能够保全自己。可见我们所说的政治教化,虽然其本源来自上天,但不能说它与自然力本身不相抗悖。就我们制定的礼制、刑律等而言,它的效用是消除各种仇怨,平息各种社会争端。因此当政治教化进展了,自然力的淫威便趋于减少和消失,也就是说人的素质提高了,抵抗自然力的能力就自然增强了。不过自然力的影响自然地减少到完全丧失,那么人类与万物进行竞争的威势和能力又不得不与之一同消失,这又是不能不加以探讨的。

我们且对上述观点来一番比较。

社会稳定就是要平息和规范其成员的生存竞争,借此增强对社会外部自然力的抗争力。人类起初由于自己独有的自行其是使其在万物中脱颖而出,但若自行其是到了独断专行,人类社会的发展即可因此而削弱。人类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有意识地进行政治、道德教化,政教德育进步了,盲目的自行其是便减少了,克制了私欲,廉洁,谦让的风气才能抬头。可是作为庞大的社会组织来说,它又不可能不与大自然的外界事物相竞争,所以如果克制私欲过了分,人之自行其是的天性被全部扼制,人类社会又不得不趋于失败。没有平地就不会有高坡,没有付出也没有收获,其中道理就是这样,这是无可掩饰的。

今日天下凡谈论道德之人,都认为对人来说可以终身施行的莫过于恕道,而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也莫过于法制。中国有古言:“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能强施于他人,对朋友有所求,应先有所施予。”西欧的学者也曾说:“给予别人好处,要像自己愿意从别人那里承受一样”,又说“假设自己处在同样的环

境,对待朋友应像别人所期待得到的一样”。所有这些名言都被称为不变的金科玉律,能够在社会中上下贯通。如果这些信条由平常人去实行,定然达不到它应当达到的效果。

虽然如此,但科学研究的关键,在于明确它的真实性,而不能一心只注意治学者说话的好与坏上。如认真审察其事物的真实性,则恕道与人的自我认识,尚有可完全相比的认识。

凡天下那些作恶者,无不设法逃脱应当遭受的制裁。假设今有一贼抢我的财物,若使我处于这盗贼的境地,就希望不受逮捕和处罚;如果现有一打我耳光的人,假如使我处于打人者的角度,被打者仅是左颊挨打,而右脸不受重击,就是十分幸运的事了。如果持这种理论去跟外界的事物作竞争,我们赖以捍卫社会的基础还有哪些?所以说这些方面是不能相作比拟的。

然而恕道和法制只能应用于本国人民之中,却不能应用于国际事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各国都有其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规则给本国的人民主持公道、处理万事。而关于国家之间发生的争议和纠纷,又由谁来给予公正的评判和正确的处理呢?

〖严复按语〗

赫胥黎所说的这些话,意思是要阐明保护社会组织以维护自我生存的途径,不应完全清除人性中自行其是的私心。只是这些话的意思过于狭隘而已。再说他所列举的东亚和西欧学者的所谓名言,都还算不上社会学意义上最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人们认可的太平盛世的公共定义是:“每一个人都获得了自由,但每个人的自由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限。”使用这一定义,就没有前面那些定义的弊病了。斯宾塞的《群谊》一篇。即是为解释这一公共定义而写的。

最近一段时期欧洲各国所出现的经济繁茂的现象,理论家们都将其归于经济学的功劳。

而社会经济学是由亚当·斯密首先创立的,这门科学中也有它最大的公共秘诀。他说道,巨大的经济利益所在,一定是利益的双赢,损人利己和损己利人都是不对的,损下利上,损上利下也同样是不对的,关键要做好利益均衡,社会共赢。他写的那部书共有五卷几十篇,在其内容中他大多是一再强调共赢的意义。自道光、咸丰以来,英国免除了保护关税的法令,平均了商品进出口的税率,使商业贸易大为兴隆,整个国民都为之受益。啊,从今之后方明白社会经济规律也像广阔的道路一样遥远坎坷,如果你只是斤斤计较于细小的盈亏,那才是真正的不应该呀!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天演论》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