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天演论

互争第五

书名:天演论 作者:托马斯·赫胥黎 本章字数:2445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19:19


互争第五

这所说的“互争”,是指人类跟自然的相互争斗。作者在本章中指出这种争斗是异常激烈的。人的创造力往往会使大自然有所改观,从而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更佳的条件。但大自然也总是无休止地在反击着人类的这种努力。作者以河上的铁桥和沿河的石堰作比喻,说明人类从植树、放牧到齐家、论国、平天下,没有一处不是处于与自然激烈的互争之中。而人类的与生俱来的种种恶习,则往往给人类的种种努力带来人为的阻碍。如果人类能够用知识和道理来取代最原始的天性,那么,人类战胜自然的实力将大大增强。

有的责难者提问:“人工运作和自然法则同属于进化的范畴,这番话现在人们已经相信了。然而逻辑论认为事物间不相违背的现象才叫做‘同’,相互间功能不相毁坏的也可叫做‘同’。在前文我们论述的那两类事物的生存现象相互背离,且相互间毁坏的现象也非常明显,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就发现这些现象自相抵触,这确实是不能统一的矛盾呵。由此断言,难道逻辑学的基本观点有时也不能信赖吗?”我们的回答是:“上述所言事理,皆处处由各种事实来加以验证,倘若逻辑学一定要说前面的事例有相互背离和相互毁损的现象,是因为它将两类事情混同于同一论题范畴。因人类的创造活动和自然法则不能同属于所谓进化的范畴,而主张逻辑严密论的人之错在于:它仅以抽象的理论去论述事理,而事物的发现往往是多样性的,不应轻意妄下结论。

那些园林台榭等都可以说是人工建造的,说它是由于人类的天然愿望和潜能促使其建造了这些人工物,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只是在人类以人工改造了一定的自然环境后,这自然力每时每刻都无处不在地试图毁坏它的成就,好像务必使其返回到原来的状态方可罢休。这说明如果园丁不能经常地注意园林的维护修缮,那么,经过了一段时期,他所管理并卓有成效的花园一定会逐步回到以前那种原生态的境地。这种事情在现实中是必然会发生的,也是无法解决的。

现在我们以河上的铁桥与沿河的石堰来作一比较。原本这两个工程全是天然材料与人工技术相结合而制成的实体物,可是如果历经风吹雨打,铁桥间衔接的种种机械就可能锈蚀损坏,久经浪涛冲刷、铁桥和石堰的基脚也可能悄悄松动。况且一年四季的炎热冰冻、河水的上涨与退落,又会使榫头的结合处松弛;冰霜和潮湿,又往往促进铁锈的生长,更别说那些在张开,闭合、摇撼和晃荡的情况下给铁桥造成的损害了。因此,一座铁桥必须每年勘察保修,石堰也需经常垒土夯实,方能使它们的利用价值保持长久。

因此,依仗人的能力创造事物靠的是天,而依靠天然资源创立事业的则是人。当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功业建成后,自然和人类之间的情势似乎仍不相容,仿佛是天意一样自然要将人类的成就拉回到原来一般。这不仅仅以前面所列举的一两件事例如此,从培植树木、放牧牲口那样的小事到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样的大事,没有一处不是大自然与人类相互争夺的竞争领域。人与自然的本原同一,到演化成人类后却最终发生分歧。读者们怀疑我说的话

吗?那我们何不来以拉弓的形状作一示例呢?拉弓的人用左手撑开弓,用右手反方向拽开箭,虽然全部力是从同一个人的身上发出的,可左右手的用力却是在互相抵触。由此可见所谓天运法则和人之创造力虽然两相违背,但其本原又为何不能相同呢?同出一本原却又相互对立,这恐怕正是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以至不断变化的原因吧!

〖严复按语〗

从以上两文,我们对斯宾塞、赫胥黎两位专家的进化论异同可见一斑。斯宾塞所谈论的进化之道,其主要观点在于纵任大自然的天性,人力则仅是进化的辅佐,好似我们古代的黄帝和老子一样,既探明了大自然的运行原理和规则,却又对大自然崇敬有加、宽厚为怀。赫胥黎所著的其他著作,原先也是十之八九地主张放纵自然天性,唯独在这本书中,他竟违反对自然的一概顺从,这大概是对持前一种学说的人观点过于偏颇的一种矫正吧。

斯宾塞说:“当人们该用膳时,自然会感到饥饿而想进食,而今如果设法删除了人类这种因饥饿而渴望进食的本能,那情况将会怎样呢?一位高明的医生曾较精深地做了一个实验。

他研究了人饮水及食物的准则,像考核学生成绩一样给每一个人计算出了每天起码的饮食规格。但即使有延续生命最必需最精确的饮食量计算,也会有因失去饥饿感和进食欲而饿死的人,其尸体定会堆积如山。生物们个个关爱它们的后裔,这是物种能延续的本能。现在我们假若删除了人类爱护子女的情感和本能,那么,就算整天以传宗接代、保存宗族繁衍的大道理来深切教诲他们,并加以严格的监督和警戒,我们知道,这将全然无用,而人类则可能早已灭亡了。这是其中特别明显的原因之所在。从这一点来推论,凡是属于人类在保护自身和种族繁衍,跟社会群体加以协作以促进进化等应当做的事,好像都有大自然在暗中默默地驱使和悄悄地统筹。人类这般共同促进的事愈显得重要,人类的相互情感将愈是殷切。如果我们人民泯灭这种自古有之的天性,而仅靠生硬的知识和道德说教来替换它,使大家能在领悟后再去共同开展人类的和平发展活动,即使是日日应用,常常施行,甚至繁琐复杂到极点,便是最伟大的圣人也不可能短时间内使人类走向进步。

这时,如有责难者又问:“果真如上述所言,那么世上仍有不少放任性情,而超越人性底线的人四处泛滥,这又作何解释呢?”回答是:“放任性情、灭绝人性,其所为定然违背了自然规律和人之常情。人因饥饿而进食,因进食而腹饱,有的已饱仍还在试图进食;由口渴而饮水,因饮足了水而不再口渴,有的虽不再口渴而仍再行饮水。这是因为坏习惯养成后,直至背离了正常的饮食习惯。此后毛病就一天天加深而难以医治,这自然就会产生各种坏处了。而您说的世上那些祸害之人,实际上是放任恶习,而不是放任性情。如果在开始时就做到对性情的适当调剂,哪又怎么会超越限度呢?学术上的研讨因根据其学理将人的情绪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好叫人们不至于因过于放任而养成恶习,以至最终灭绝人性去伤害生命。”

斯宾塞纵任天性的学说,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天演论》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