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38
点就马上领悟。霞裳初次会见我时,呈上十多首诗。我不忍心扫他的兴致,就将它们全粘贴在墙壁上。他也面露喜色。后来我们一同游览天台,我和他一路上作诗唱和,却没有一句话提及他呈给我的诗。此次出游来去过了两个月,一回家,霞裳急忙跑到园中,将墙壁上的诗取下来,撕烂烧毁了,还对我大笑。我也开玩笑地学着桓宣武的话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一一九、才子尹三郎
【原文】
尹氏昆季皆能诗,而推三郎两峰为最。一日,文端公退朝,召两峰曰:”今日我惫矣。皇上命和《春雨诗》,我不及作,汝速拟一稿,我明早要带去。“两峰构成送上,公已酣寝。黎明,公盛服将朝,诸公子侍立阶下,两峰惴惴,虑有嗔喝。忽见公向之拱手,曰:”拜服!拜服!不料汝诗大好。“回头呼婢曰:”速煨我所吃莲子,与三哥儿吃。“两峰大喜过望。四公子树斋笑曰:”我今日却又得一诗题。“诸公子问何题。曰:”《见人吃莲子有感》。“(两峰名庆玉)
【译文】
尹家几个兄弟都能写诗,其中数三子两峰写得最好。一天,文端公退朝后,把两峰叫过去说:”今天我太累了,皇上命我应和《春雨诗》,我来不及作,你快拟一稿,我明天早上带去。“两峰写成送上,文端公已经酣睡。第二天黎明,文端公盛装上朝,各位公子站在台阶上伺候,两峰惴惴不安,担心受到父亲呵责。忽见文端公向他拱手说:”佩服!佩服!想不到你的诗写得这么好。“回头叫唤奴婢说:”赶快把我吃的莲子煨给三儿吃。“两峰大喜过望。四公子树斋笑着说:”我今天却是得到了一个诗题。“诸公子问是什么诗题。他说:”《见人吃莲子有感》。“(两峰名叫庆玉)
一二○、少而精
【原文】
某画《折兰小照》,求题七古。余晓之曰:”兰为幽静之花,七古乃沉雄之作,考钟鼓以享幽人,与题不称。若必以多为贵,则须知米豆千甔①,不若明珠一粒也;刀枪杂弄,不如老僧之寸铁杀人也。世充万言,何如阮咸三语?成王冠,周公使祝雍作祝词曰:‘达而勿多也。’此贵少之证也。若夫谢艾虽繁不可删,王济虽少不能益,则各极其妙,亦在相题行事耳。唐人句云:‘药灵丸不大,棋妙子无多。’“或问:”如先生言,简固佳乎?“余曰:”是又不可以有意为也。宋子京修《唐书》,有意为简,遂硬割字句,几于文理不通。顾宁人摘出数条。余摘百十余条,载《随笔》中。“
【注释】
①甔:陶制成的形似坛子的容器。
【译文】
某人画了一幅《折兰小照》,请我题一首七言古诗。我向他解释说:”兰花是雅致宁静的花,七言古诗是沉毅雄浑的作品,就像用敲击钟鼓来款待性情幽雅的人一样,可以说是文不对题。如果一定要以数量多为贵的话,那么须知即使是一千坛大米也比不上一粒明珠珍贵。把刀和枪混夹着使用,还不如老和尚手中的一根铁针同样可以致人于死地。世充写起文章来数万言,哪里比得上阮咸的三言两语?周成王登基称王时,周公命祝雍作庆贺词说:‘意思通达但不要多写。’这就是少反而贵重的例子。假如谢艾的文章字数虽然繁多但不能再进行删除,王济的文章字数虽少但无法再添加,那么他们的文章各自恰到好处,也在于针对题目而行文的缘故。唐朝人的一首诗说:‘药灵验但药丸却不大,棋下得妙却不一定要很多子。’“有人问我说:”按照先生所说,文字简少就一定是好文章吗?“我回答说:”是这样,但这一点是不可以故意做到的。宋子京在修纂《唐书》时,想把它编得简略些,便生硬地删除字句,几乎导致文字不通顺。顾宁人曾从中摘录过几条,我也摘录了百十条,收藏在《随笔》中。“
一二一、曹子妙答
【原文】
钱塘令曹江庐明府,有子名一熊,乳名顺生,聪颖异常,有李邺侯、晏元献之风,对客挥毫。赋《秋声》云:”西风飒飒日相摧,桐叶飘摇满绿苔。最爱秋霜添逸韵,树中传出一声来。“其时,曹公方逐土娼。客问:”娼应逐否?“笑曰:”好事者为之也。“客又问:”汝想作官否?“曰:”要作,又不要作。“问:”何也?“曰:”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不仕。“问:”作官可要钱否?“曰:”要钱,又不要钱。“问:”何也?“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不取。“
【译文】
钱塘县令明府曹江庐,有个儿子叫曹一熊,乳名叫顺生,聪颖异常,有李邺侯、晏元献的风范,能当着客人的面挥毫作诗。赋《秋声》诗:”西风飒飒秋日相摧,桐叶飘摇满阶绿苔。最爱秋霜平添逸韵,树中传出一声鸟鸣。“当时,曹公正在驱逐当地的土妓。客人问顺生:‘娼妓应该被驱赶吗?”他笑着说:“多管闲事的人才做这种事。”客人又问:“你是否想做官?”他回答说:“想做,又不想做。”客人问:“为什么?”他回答说:“学业有所成就做官,学业无所成就不做官。”问:“做官是否想要钱?”回答说:“要钱,又不要钱。”问:“什么原因?”答:“获取钱财燕地百姓高兴,就要;获取钱财燕地百姓不高兴,就不要。”
一二二、诗之性情
【原文】
近见作诗者好作拗语以为古,好填浮词以为富,孟子所谓“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也。朱竹君学士督学皖江,来山中论诗,与余意合。因自述其序池州太守张芝亭之诗,曰:“《三百篇》专主性情。性情有厚薄之分,则诗亦有浅深之别。性情薄者,词深而转浅;性情厚者,词浅而转深。”余道:“学士腹笥最富,而何以论诗之清妙若此?”竹君曰:“某所论,即诗家唐、宋之所由分也。”因诵芝亭《过望华亭》云:“昨夜望华亭,未睹九峰面。肩舆复匆匆,流光如掣电。当境不及探,过后心逾恋。”“九叠芙蓉万壑深,登临不到几沉吟。何当直上东峰宿,海月天风夜鼓琴。”又,《江行》云:“犬吠人归处,灯移岸转时。”《端阳》云:“看人悬艾虎,到处戏龙舟。”《太白楼》云:“何时江上无明月?千古人间一谪仙。”《同人自齐山泛舟》云:“聊以公余偕旧友,须知兴到即新吾。”皆极浅语,而读之有余味。昔人称陆逊意思深长,信然。芝亭字仲谟,名士范,陕西人,今观察芜湖。其长君汝骧亦能继声继志。《题署中小园》云:“风吹花气香归砚,月过松心凉到书。”《将往邳州》云:“此去正过桃叶渡,归来不负菊花期。”又《华盖寺》云:“曲径松遮洞,岩深寺隐山。”皆清雅可传。
【译文】
近来看见一些作诗的人,爱用拗口晦涩的词语,以为这样做具有古人的风格;喜好用浮华虚美的词藻,自以为是学富五车,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一生都不能明白真正原因”的人。学士朱竹君在皖江主管学政时,到山中来与我谈论诗学,和我意趣相投。他给我讲述了他为池州太守张芝亭的诗作的序,他说:“《诗经》中的诗尤其注重性情。性情有宽厚和浅薄之分,所以诗作也有浅显与深奥的区别。性情浅薄的诗,词句浮华看似深奥却含义肤浅;性情宽厚的诗,词句浅显易懂但含义深刻。”我说道:“学士你学识渊博,难得在评估诗学上竟如此清妙。”朱竹君说:“我所谈到的,正是区分唐宋两派诗家的依据。”他又背诵了张芝亭的《过望华亭》诗,诗中说:“昨夜途经望华亭,没能欣赏九华山的美景。我坐的轿子走得很快,时光飞逝有如风驰电掣。经过而不能亲身前往,事后越发地思念它。”“九华山像盛开的荷花沟壑深有万丈,苦于攀登不上,几次暗自沉吟思索。如何才能径直登上东峰小宿,夜晚面对云海清月在凉风习习中弹响瑶琴。”还有,张芝亭在《江行》诗中说:“人回归的地方总有狗叫声。江水转弯的时候,岸上的灯火也跟着户户都在移动。”有一首《端阳》说:“看见人人都插着辟邪的艾蒿,到处都是人们坐船游戏的情景。”他写了一首《太白楼》诗:“到何时江面上才能没有明月,李白是许多年来被贬下凡的神仙。”还有一首《同人自齐山泛舟》写到:“等办完事以后,我和过去的老朋友一起坐船,要知道兴致上来时,我们就像换上了新容貌。”这些诗都是用朴实的词语,但意味深长。古时候的人称赞陆逊的诗,的确是这样啊。张芝亭字仲谟,名士范,是陕西人,现担任芜湖观察。他的大儿子汝骧也继承他的诗风并且成了名。他在《题署中小园》中写道:“花香被风吹到砚台旁,月亮照在松树上,我读书时感到阵阵凉气。”他写了一首《将往邳州》:“去的路上经过桃叶渡,回来不会错过菊花开的时间。”他的《华盖寺》诗写道:“蜿蜒的小路上,茂密的松林遮住了洞口,岩边高高的寺庙在群山中若隐若现。”这些诗清新隽永,应流传到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