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吴调侯
本章字数:1008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2
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入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当时杜甫来往于梓州、阆州两地,出峡北归,似由嘉陵江南下,转入长江为是。所以诗中的巴峡,应是嘉陵江上游之地。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长江三峡之一。《水经·江水注》:“(巫峡)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唐军收复了大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安史之乱算是平定了。但这时成都发生兵乱,杜甫避乱寄居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不禁惊喜若狂,在极度的兴奋之中写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写得很好的抒情诗。诗人直抒胸臆,用直叙的手法,抒写他在听到胜利消息后的激动心情。起首一句写突然传来胜利消息,劈空而来,提起全篇,很有气势。第二联以两个很有特点的行动具体表现诗人听到胜利喜讯的表现,生动地反映了作者极其欢悦的心情。最后两联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举酒痛饮,放声高歌的无限欣慰;同时想象将在鸟语花香、明媚绚丽的春光中穿三峡,下襄阳,返回久别的洛阳故居。全诗一泻而下,层层抒写,轻快开朗,充满激情,一扫沉郁苍凉的诗风,所以前人评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