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①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吴调侯 本章字数:1008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①

  

  剑外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③。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④。即从巴峡穿巫峡⑤,便下襄阳向洛阳。

  ①收:收复。河南:指黄河以南的洛阳、郑州、开封一带。河北:指黄河以北,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代宗宝应元年(762)十月,唐军收复洛阳、郑、汴等地,十一月进军黄河以北。次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其部下纷纷投降,延续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②剑外:剑门关以南地区,这里实际指四川。蓟北: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即今河北省东北部,当时是安史叛军的老巢。

  ③却看(kān刊):回头看。愁何在:表示高兴已极,忧愁都消除了。漫卷:随手将书收卷起来。

  ④放歌:因兴奋而纵情高歌。纵酒:开怀畅饮。青春:春天万物生发,一片葱翠,欣欣向荣,所以称春天为青春。还乡:回到洛阳。据杜甫自注:“余有田园在东京。”

  ⑤即:即刻。巴峡:指重庆以东一段地方。这一带丛山峻岭,江流湍急。《华阳国志·巴志》载:“郡东枳有明月峡、广德屿,故巴亦有三峡。”因这一带古属巴郡,所以也称巴峡,不是湖北巴东县西的巴峡。又《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说:“阆、白二水合

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入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当时杜甫来往于梓州、阆州两地,出峡北归,似由嘉陵江南下,转入长江为是。所以诗中的巴峡,应是嘉陵江上游之地。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长江三峡之一。《水经·江水注》:“(巫峡)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唐军收复了大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安史之乱算是平定了。但这时成都发生兵乱,杜甫避乱寄居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不禁惊喜若狂,在极度的兴奋之中写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写得很好的抒情诗。诗人直抒胸臆,用直叙的手法,抒写他在听到胜利消息后的激动心情。起首一句写突然传来胜利消息,劈空而来,提起全篇,很有气势。第二联以两个很有特点的行动具体表现诗人听到胜利喜讯的表现,生动地反映了作者极其欢悦的心情。最后两联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举酒痛饮,放声高歌的无限欣慰;同时想象将在鸟语花香、明媚绚丽的春光中穿三峡,下襄阳,返回久别的洛阳故居。全诗一泻而下,层层抒写,轻快开朗,充满激情,一扫沉郁苍凉的诗风,所以前人评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