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5
过两年的经营,我发现我们无法再合作下去。我们有七、八百个黑奴,我不能一个个都非常熟悉,也不能关注他们每一个人的利益。他们像一群牲口那样被奴役,怎样才能把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继续降低,但还能让他们照样干活,这就成了一个经常碰到的问题。当然少不了监工和工头,也不能没有皮鞭,因为那是最具说服力的方法——这一切都让我憎恨和厌恶;但我当想起母亲对每一个受苦的人的灵魂所做的评价时,我感觉更可怕了。”
“如果有人说奴隶就吃这一套,那完全是胡说八道!实际是什么样的,每个人心里都有数。世上哪有这种人,愿意终生在别人的监督下干活,而没有行使自己意志的权力,一直从事一成不变的劳作,一年到头却仅仅得到一条裤子、一双鞋和一个住的地方,以及仅能糊口从而维持体力继续干活的口粮!谁要是认为任何人都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得很舒服,我倒希望他也能来尝一尝其中的滋味。我愿意把这狗东西买来,强迫他干所有的活,而且心里绝不会有歉疚!”
“我一向认为,”奥菲莉亚小姐说,“你,你们所有的人,都拥护这个制度,而且从《圣经》上找到依据,认为它合理呢。”
“胡扯!我们并没有堕落到那种地步。阿尔弗雷德是个顽固的暴君,但他都不屑于做这样的辩护;不,他傲慢地引用那冠冕堂皇的理论:弱肉强食。他说,美国的庄园主‘只不过以另一种形式做着英国资本家和贵族对下层阶级所做的事。’我觉得他说得很对。那就是为了上层阶级的利益,剥削他们的骨头和肉体,精神和灵魂。他说,不对广大群众奴役,就不可能有高度发展的文明,不管这种奴役是名义上的,还是实质性的。他说,必须有一个下层阶级,专门从事体力劳动;这样上层阶级才有财富和余暇去谋求渊博的知识和进步,才能成为主宰者。他提出这样一套理论,因为他是天生的贵族;但我不信这一套,因为我天生是民主派。”
“这两件事怎么能算一回事呢?”奥菲莉亚小姐说。“英国的劳工不能随便买卖,不能交换,既不会被逼得妻离子散,也不会遭资本家的鞭打呀。”
“英国的劳工也必须听凭雇主使唤,跟卖身为奴没有什么不同。奴隶主可以把不听话的奴隶鞭打至死——资本家可以把劳工饿死。至于家庭的稳定,很难说哪个更糟——是把他们卖掉呢,还是眼睁睁看着他们在家里饿死。”
“可是,即使证明了奴隶制并不是最坏的制度,也不能成为为奴隶制辩护的理由啊。”
“我没有这个意思,我还要说,我们侵犯人权比英国人做得更光明正大些。实际上,我们买一个奴隶就像买一匹马一样——看看他的牙齿,摸摸他的关节,再叫他走几步看看,然后交货付款——参与者各种多样有奴隶贩子、饲养人、黑奴拍卖商和掮客等等——把这件事明摆在文明世界的眼前,但就其性质而言,我们所做的事和英国人一样。那就是:为了一部分人获利,而剥削另一部分人,而不考虑后者的利益。”
“我从来没这么考虑过这个问题。”奥菲莉亚小姐说。
“我到过英国,读过很多有关他们下层阶级生活状况的资料;阿尔弗雷德说,他的奴隶日子过得比英国一部分人要好,我觉得这是对的。”
“我跟他在一起经营庄园的时候,曾坚持要他教育黑奴;为了讨我喜欢,他真的请来一位牧师,每个礼拜天教给奴隶们教义;他心里一定认为,这样做没什么好处,跟请牧师给他的马和狗讲教义差不多。实际上,如果一个人一出生便受到不好的影响,只剩下动物本能,每周六天只是干活而不动脑筋,仅仅单靠礼拜天几个小时的教育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那么,”奥菲莉亚小姐说,“你后来为什么放弃了庄园的生活呢?”
“是这样,我们勉强合作了一段时间,后来阿尔弗雷德看清楚我并不是当庄园主的材料。为了迎合我的观念,他在各方面都做了一些改革或改进,但我对此依然不满意,让他觉得太荒唐了。我跟阿尔弗雷德的关系也就闹得非常僵。于是他对我说,我太感情用事,经营不了庄园;他让我带着银行的股票,到新奥尔良家宅住下来写诗,庄园由他一个人经营。于是我们分道扬镳,我就到这里来了。”
“那么,你为什么不让你的黑奴获得自由呢?”
“那可不行。把他们当作赚钱的工具,我于心不忍;而让他们帮助我花钱,那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其中有一些是从前家宅里的佣人,我离不开他们。他们都对自己的处境也很满足。”他停顿片刻,在房里若有所思地踱步。
“我一生中有过一个阶段,”圣·克莱尔说,“不愿随波逐流,希望能在这个世界上做一番事业。我渴望成为一个解放者——替我的祖国擦掉这个污点。我想,所有的年青人都有过这种狂热——但是后来——”
“你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奥菲莉亚小姐说;“你应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才对。”
“咳,后来情况不尽人意,我对生活绝望了。我想,我们两个都有必要从这件事中学得聪明些。然而,不知为何,我不仅没有成为一个社会的改革者和实践者,反而变成了一块漂木,随波逐流。每次遇到我哥哥,他都责备我;我承认,我没有他强;因为他确实做出了一番事业。他一生的成就是他观念的必然结果;而我的一生,充满矛盾,令人费解。”
“亲爱的弟弟,你用这样的方式评价自己,你会觉得心安理得吗?”
“心安理得!你刚才不是说我鄙夷他们么?咱们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吧,刚才谈的是黑奴解放问题。我相信我对奴隶制的见解并不特别,许多人的内心里都有相同的看法。全国都在这个制度下痛苦地呻吟,奴隶制度不仅对黑奴来说很坏,对奴隶主更坏。英国的贵族和资本家根本不会有我们这样的感受,因为他们不像我们与奴隶混居在一起。黑人就住在我们家里;他们跟我们的孩子交往,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比我们更快;因为孩子喜欢同他们在一起,容易同他们打成一片。我们不让黑人受教育,任他们道德败坏,却还以为我们的孩子不会受到影响,这样做与允许天花在他们中间蔓延,而指望我们的孩子不会被传染一样。然而我们的法律却全面地、明确地禁止全民受教育制度,当然,他们这样做的确聪明;因为你只要对一代黑人进行彻底的教育,整个奴隶制就会彻底瓦解。如果我们不给他们自由,他们就会自己夺取自由。”
“你认为这件事最终会有什么结果呢?”
“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全世界的民众都在积蓄力量,或早或晚,最后审判日都会到来。这种情况,在英国,在我们国家在世界上都在酝酿着。我母亲生前常对我谈起即将到来的至福千年,到时候耶稣会做王,万民会享受自由和幸福。小时候她就教我祈祷‘王国降临’。有时我想,这些骨瘦如柴的人们的呻吟、叹息和躁动正预示着母亲所说的至福千年的来临。但是谁能等得到耶稣降临的那一天呢?”
“奥古斯丁,有时候我觉得你离那个王国越来越近了。”奥菲莉亚小姐放下手中的毛线活儿,急切地望着她的堂弟说。
“多谢夸奖;但是我的情况起伏不定——在理论上高达天国,在实践上却落入尘埃。茶点的时间到了,咱们走吧,现在可别说我一句正经话都没有了。”餐桌上,玛丽委婉地提起普露事件。“我想,姐姐,”玛丽说,“你可能认为我们都是些残忍野蛮的人。”
“我认为这是一个野蛮事件,”奥菲莉亚小姐说道,“但我并不认为你们都是野蛮人。”
“唉,”玛丽说,“有些黑人确实太坏,死了也活该。我一点也不同情这些人。他们要是规规矩矩的,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呢。”
“可是,妈妈,”伊娃说,“那个老婆婆是心里不好受才喝酒的呀。”
“哼,胡扯!这能是借口吗?我也常常心里不好受,”玛丽若有所思地说,“我经受的痛苦比她大多了。是因为他们太坏,才出这种事。有的人无论你怎么严加管教都教育不好。我记得父亲有个奴隶很懒惰,他经常逃到沼泽地里,逃避干活,偷东西,干各种坏事。每次被抓回,来都被打得死去活来,但根本没有用。最后他还是逃跑了,死在沼泽地里。太没道理了,我父亲对黑奴一向很好呀。”
“我曾驯服过一个黑奴,”圣·克莱尔说,“在这之前,所有的东家和监工都试过,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你!”玛丽说,“你什么时候干过这种事。”
“哦,他是个彪形大汉,力大无穷,是个土生土长的非洲人;而且看上去有一种强烈追求自由的本能。大家都叫他西皮奥。没有人制服得了他;于是他被辗转倒卖,换了好几个主人,直到我哥哥把他买下来。阿尔弗雷德觉得驯服这个黑奴不在话下。有一天,西皮奥将监工打翻在地,逃进了沼泽地。那是我们散伙以后的事了,当时我去他的庄园上看望他。阿尔弗雷德气得暴跳如雷,我却指责他说,这是他的错,并且打赌说我能制服那个人。最后我们约定,如果我把他抓住,我就可以把他带回去做试验。于是他们集合了六、七个人,带上狗和枪,开始追捕。事实上我自己也很激动,尽管我明白他万一被抓获,我也只能扮演一个调停人的角色。
”他像一头野鹿跳跃,飞奔,有一段时间把我们远远甩在后面。最后,一片茂密的甘蔗林挡住了他的去路;他转身大吼,同那几只狗英勇地搏斗起来。他赤手空拳地接连摔死了三只。一直到一颗子弹击中了他,他鲜血淋淋,倒在我的脚下。那个可怜的家伙抬头看着我,眼神里夹杂着绝望。狗和追捕的人逼近了,我将他们喝退,宣布他是我的俘虏。这是防止他们因胜利的热情而向他开枪的惟一办法。我开始调教他,不到半月的时间,他就对我惟命是从了。“
”你对他采取了什么办法?“玛丽问道。
”办法很简单。我把他带到我的卧室,让他睡在一张温暖的床上,亲自给他包扎伤口并照顾他,一直到他能够下床走路。在这期间,我为他办妥了自由证书,告诉他,他已经获得了自由了。“
”那他走了吗?“奥菲莉亚小姐说。
”没有。那个家伙一下将自由证书撕成两半,死活也不肯离开我。我再也没见过向他一样更勇敢、更忠诚的仆人了。后来他皈依了基督教,像孩子一样温顺。他替我管理湖边那幢别墅,管理得非常好。闹霍乱的那年,我永远失去了他。实际上,他是为了我才死了的。因为我病得快要死了,家里人纷纷逃走,只有西皮奥一个人不顾自身安危,留下来照顾我,居然使我起死回生。但是,不久他也染上霍乱,无药可救。我为他的夫去非常伤心,从来没有那么伤心过。“
他讲这故事的时候,伊娃渐渐向父亲靠近——她瞪大眼睛,张着小嘴,全神贯注。故事一讲完,她猛然,搂住父亲的脖子,大哭起来。
”伊娃,亲爱的宝贝,你这是怎么啦?“见她那弱小的身体剧烈地颤抖,哭的如此伤心,圣·克莱尔急忙说。”这孩子,“他接着说,”不该听这样的事——她胆小。“
”不,爸爸,“伊娃突然以孩子少有的意志力控制住自己,说道,”我不是胆小,而是这样的事已渗透进我的内心了。“
”这是什么意思,伊娃?“
”我不能告诉你,爸爸。我有很多想法,也许有一天我会告诉你。“
”好吧,就由你去想吧!只是不要哭,那会让爸爸难受的,“圣·克莱尔说。”瞧这儿——我给你挑了好多桃子!“
伊娃破涕为笑,拿过桃子,不过嘴角还在不由自主地抽搐着。
”走,和爸爸看金鱼去。“圣·克莱尔说着,牵着她的手,走到回廊上。几分钟后,帷幕后面响起欢快的笑声。他们父女两个在庭院的甬道上追逐嬉戏,互相投掷玫瑰花。
在谈论上流社会的人的冒险奇遇的时候,我们的朋友汤姆极有可能被忽略;不过,没关系,如果读者愿意随同我一起登上马厩顶上的小阁楼,或许在那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那是个十分不错的房间,放着一张床,一把椅子,还有一张粗糙的小桌,上面放着汤姆的《圣经》和赞美诗集。这时他正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做着一些叫他大伤脑筋的事。
其实,汤姆十分思念家乡,他向伊娃要了一页信纸,调动起从乔治少爷那里学来的一点文化,充满信心地要写一封家书。现在他正忙着写出第一份草稿。汤姆开始发愁了,因为有些字母的写法他全都忘记了,记住的那些也不知道该怎么用了。就在他气喘吁吁,不知所措的时候,伊娃像一只小鸟似的落在他的圆椅子背后,从他肩头偷看他写字。
”啊,汤姆大叔!你画的是什么东西呀!“
”伊娃小姐,我正在给我那可怜的老伴和孩子们写信呢,“汤姆用手背抹了抹眼睛说道,”不知怎么搞的,恐怕写不成了。“
”我来帮你好吗,汤姆!我练过字,去年所有的字母我都写得来,只怕现在我已经忘记了。“
于是,两个人一本正经地开始讨论起来,两人同样认真,但知识也同样少得可怜;他们满怀信心,不断推敲,渐渐地那封信有点模样了。
”汤姆大叔,不错,这封信已经开始像个样了,“伊娃高兴地凝视着石板上的字说。”你的妻子和孩子看了肯寂静会很高兴的!唉,那些人逼得你离开他们,太没道理了!以后我打算请求爸爸将你送回去。“
”太太说等她们凑够了钱,就来赎我回去,“汤姆说。”我相信她说话算数。乔治小少爷也说,他要亲自来接我;他给了我这个银圆作为纪念。“汤姆从衣服下面掏出那一枚宝贵的银圆。
”嗯,他肯定会来的!“伊娃说。”我太高兴啦!“
”所以我想寄一封信,让他们知道我在哪里,也告诉我妻子我一切都好,因为她太伤心了,苦命的人哪!“
”汤姆!“这时门口响起圣·克莱尔的声音。
伊娃和汤姆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圣·克莱尔走到近前,望着石板说道。
”喂,这是汤姆的信。我正帮他写呢,“伊娃说;”你看写得怎么样?“
”我不想给你们泼冷水,“圣·克莱尔说,”不过我想,汤姆,还是我帮你写这封信吧。等我从外面回来就帮你写。“
”他这封信特重要,“伊娃说,”你不知道,爸爸,他的老主母会寄钱过来为他赎身的;他说,他们就是这样许诺的。“
圣·克莱尔心中暗想,这只不过是好心的主人,说的几句安慰话而已,其实他们根本没打算将他赎回去。但他没把自己的看法说出口——只吩咐汤姆把车套好,侍候他出门。
当天晚上圣·克莱尔就工工整整地帮汤姆把信写好,稳妥地送进邮局的信箱里。
奥菲莉亚小姐仍在操持着家务。所有人都认为奥菲莉亚小姐绝对是个”古怪人“——这是南方仆人暗示他们的主人不合他们胃口时常用的词儿。
对于阿道夫、简和罗莎而言,都一致认为她不像个大家闺秀。他们说,她没有一点派头;圣·克莱尔有这样一门亲戚,他们感到非常惊奇。甚至玛丽都直接地说,看见堂姐整天忙里忙外,实在累得慌。实际上,奥菲莉亚小姐这样忙得没完没了,也是招人埋怨的原因。她从早到晚缝来缝去,天色一黑,她就把针线活卷起来,到外面去散散步;回来以后,马上又拿起老在手边搁着的毛线活,急急忙忙地织起来。